基于岗位技能需求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8-02-26 13:17贾俊花李利军
职业时空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贾俊花 李利军

摘要: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现实制定,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即识别、选拔、培育、使用和留住人才的技能。教学实践中,将“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技能与岗位密切结合,并采取相应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落地生根,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岗位技能;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职能活动,因此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结合,企业要求学生上岗即能工作,略过实习阶段。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求学生上岗就能开展各种人力职能工作,如职位分析、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等,这些技能的掌握是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即要结合企业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革,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各种技能的能力,达到很好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各项业务活动的目标。文章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性地教学改革。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的创新调整序化

现在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讲授的内容是沿袭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即岗位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招聘与任用、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设计与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課程内容在人力资源管理认知的基础上,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既涵盖理论,也涵盖技能与方法,这样的安排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活动基本涵盖进去。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人才,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与本科院校相比,更加突出技能的实用性,人才培养计划中也不要求学生掌握特别高深的理论,只要求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即如何识别、选拔、培育、使用和留住人才。在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更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方法手段和专业技能,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过程中的技能要求。因此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才能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

基于上述原因,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改革,按照“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主线,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作为管理手段,充实课程的技能性内容,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使教学内容更接近企业实际,更好地突出“管人”的技能。

识人技能,不仅是现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每个阶段都需要的技能,而且也是管理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此部分放在教学的第一部分,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人,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既要选取适合企业需要的新人,也要对现有人才进行选取,以寻找最适合岗位的人才,此项技能能为企业降低人员成本,提高企业效率。育人,涉及到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既要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更要对现有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以挖掘员工的潜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用人,主要目的是人岗匹配,做到人尽其才,才有其用。留人技能,主要是针对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骨干人才以及适合岗位要求的人才,能够通过激励手段,将这些人才留下来为企业服务。因此,五项技能是现实人力资源管理不可缺少的管理技能,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就能很好地胜任岗位需求。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主线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将“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主线贯穿起来,我们采取了以一个组织为载体,模拟从成立到发展壮大整个过程。在模拟这一过程时,将“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各项技能融入其中,把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技能作为手段进行传授。教学内容的设计分为六大部分:基础篇、识人篇、选人篇、育人篇、用人篇、留人篇。在每部分下设置学习模块,模块下设置学习项目。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如下:

(一)基础篇

1.认知专业。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学生刚入大学,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缺乏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因此,本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认识。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和主要任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三年大学时间里要掌握哪些专业素质能力。

2.成立组织。由于高职学生以后大部分要步入企业,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设计一个企业组织,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中,将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融入进去,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我们采取让学生以团队为形式,模拟成立一个企业,为每位队员进行分工,将人力资源各职能活动随着企业的成立壮大,一步步纳入到管理过程中。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求新成立的组织,要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和任务,对组织和工作进行分析,设计出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类别;再对主要岗位进行职位分析,界定职责和职权范围,进行定岗定编定员;在分析内外人才供需的基础上,为组织做出总体人力资源规划和近三年的人力资源需求方案。这样就将原先教学内容中的“工作设计和组织设计,职位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有机地进行了揉合,学生明白了这些技能在管理活动中的如何应用,也知道了自己应掌握的技能有哪些。

(二)识人篇

在建立起公司的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根据人力资源的具体计划,公司就要招兵买马网罗人才,于是教学内容随着公司的发展进入识人篇。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新招员工的招聘面试。学生在模拟此项活动中,既要掌握招聘面试的技能,如何认识鉴别人才,更要对身边的同学有更深入地认识,促使班级凝聚力的产生。学生要掌握招聘流程和面试的基本技能,教师重点介绍历史上著名的识别人才的方法,让学生从中借鉴。再对现代企业识别人才的方法进行介绍。识别人才的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前从未涉及到的内容,由于识人在招聘、选人和用人时都会用到,此部分内容广且深,而且识人经验主要来自于实践活动,因此,重点传授面试时如何有效地识别人才,怎样鉴别人才的技能。

(三)选人篇

在模拟公司的招聘面试后,学生为自己的公司招揽到人才。为了确定这些招来的人才是否真正适合公司业务的需要,或者为了把招来的人才放到最适合的岗位,真正做到人岗匹配,学生需要对招来的人才进行进一步选拔测试,因此,本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选拔人才。选拔人才的主要技能主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高效和程序等方式来传授,同时教会学生在识人的基础上选拔人才。相对于以前的教学内容,吻合之处在于选拔录用的程序、方法和素质测评的技能。

(四)育人篇

學生在模拟公司里将所有的“员工”与岗位进行了科学的匹配,而且对班级里的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也有了深入了解。而这些“员工”进入公司是否能内化为组织的一分子,需要学生对这些招聘的“员工”进行培训开发。育人篇主要向学生传授员工培训和开发的技能。在课堂上主要采取灵活的形式和手段,让学生对各种培训和开发方法进行尝试和训练,使学生不仅掌握培训方法的有效使用,同时了解企业培训开发师必备的素质,从而了解自身短板,不断培养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本部分内容与原有的员工培训开发章节相吻合。

(五)用人篇

要想保持模拟公司的正常运转,要求学生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用人篇主要传授激励方法、绩效管理和薪酬福利管理的技能。激励方法旨在传授管理活动中常用的一些激励方法,结合管理学和心理学知识进行介绍。绩效管理主要传授绩效管理技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绩效管理方法的实务操作。薪酬管理让学生掌握薪酬体系设计,针对模拟公司进行实务操作。福利管理重点传授福利设计实务操作技能。本部分内容将原有的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内容有机地结合在管理活动中。

(六)留人篇

模拟公司正常运转后,还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想办法留住人才,课程的教学内容就进入留人篇。本部分内容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和企业文化传授留人技能。随着“90后”劳动大军进入组织,他们工作目的更多是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何满足这些新生劳动力的需求,把人才留住,就要为他们设计好未来的发展途径,提供发展的平台。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解决了此问题,重点突出生涯设计的实务操作。劳动关系管理重点传授将劳动关系管理的技能,突出设计方法。要将人才留住,最重要的是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这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根本,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此,要传授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技能。三部分内容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掌握留人的技能。

三、针对教学内容采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以上改革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与企业接轨,更加接地气,还要针对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主要采取工作导向方式,以设计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过程性学习。在此过程中还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诸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拟决策等形式,用灵活的形式来促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一)以工作过程导向

课堂教学中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上述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模块和项目教学,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导入案例,知识精讲,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学习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

(二)以练为主,任务驱动,强化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职能的要求,将工作内容设计成不同的工作任务,通过这些工作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以练为主,达到提高职业技能目的。如以识人模块为例的设计。首先精讲识人方法。介绍历代著名的识人方法以及现代企业中的一些方法。然后设计招聘项目,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作为人力资源部进行模拟面试,其他学生做为面试的对象。然后进行实务操作:筛选简历,设计面试问题,组织面试,运用各种方法体验如何识别人才。在这些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识人的技能。

(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1.角色扮演法。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内容设置主题,由学生分别扮演管理角色,在互动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主要运用在绩效沟通和员工关系管理中。

2.情景模拟。针对人力资源实际管理活动,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主要在选人和育人篇中运用。如选人的方法的模拟。

3.案例分析。针对校外实训基地中的一些实际情况作为案例,或者选取一些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直观认识。

4.情景再现。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直观的教学内容。如识人环节,对《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的片断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到自己的面试中。

四、重新设计的优势与不足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岗位需求进行了创新性改革,已经在三届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实践。从实施的效果看,首先,学生的专业技能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大的收效是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提高了对专业的认知度,尤其是2014级的学生毕业后,90%以上都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转行的很少。其次,由于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科学化,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进行技能操作后,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不论是组织招聘、培训,还是策划方案,撰写材料,学生们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提高技能,实现了与岗位技能的有效对接,符合高职教学的特点。第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0后”学生大部分眼高手低,不愿动手,通过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后,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不仅全面了解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而且在大学期间会自觉以此目标提高自身素质,用专业思维来解决问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当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改革后,课程的内容信息量增大,需要相当多的课时才能满足,不仅课上时间要求多,而且课下学生准备的时间也多,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成功实现了在线开放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在宏观上把控好,在精讲基础上紧紧围绕提高技能,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  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刘希珍,王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  吴宝华.人力资源管理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莫寰,张延平,王满四.人力资源管理:原理、技巧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