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阅读课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

2018-02-26 10:54季旭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0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阅读课思维品质

季旭

摘要: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日益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对学生分辨、推断和正确评判各种事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本文以笔者一节阅读课的设计为例,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阅读课;核心素养;思维品质;文本解读;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49

一、思维品质与阅读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发展。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大脑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阅读是训练思维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教学案例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堂课执教的阅读材料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顺序选修七模块五Ethnic Culture中的Reading practice—No Problem。本模块的主题是民族文化。阅读主课文选取了几则英文日记,通过一位外国人的视角,介绍了丽江古城以及纳西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本模块其他几篇文章介绍了中国的白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和美洲、澳大利亚的土著人的历史和现状。笔者所选定的No Problem这篇文章讲述了在丛林中驾车旅游的两个人在遭遇瘪胎、车轮卡死等问題后偶遇当地的居民并意外得到其帮助的故事。整篇文章由叙事和描写两部分穿插而成。叙事部分围绕两位旅行者在丛林中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妙趣横生,成功地刻画了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善良淳朴、乐于助人和两位旅行者窘迫不堪的人物形象;描写部分虽少,却清晰而又不乏生动地展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

2.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川省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高二的学生,在阅读技巧、认知水平和思维品质方面虽已有较大的进步,但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和提升。要在这一节课时间内顺利引领学生并帮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对本节授课老师来说是很大挑战。所以笔者在备课时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性和指向性,并注重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保持开放性、思想性和创造性。

3. 教学目标

(1)通过思维流程图来探索标题“No Problem”在本文中的含义,通过归纳文章主题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通过学习作者故事结局O. Henry式的写作手法重写故事结局,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写作水平;

(3)通过学习当地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各民族间的团结互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4. 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笔者用PPT呈现许多电影海报图片,询问学生是否喜欢看电影,之后播放电影—The Jungle Book中的一段视频。之后提问“What will happen to the boy? ”引起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后老师接着提问“Whats your impression of the jungle?”来导入故事。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教师从学生喜欢并熟悉的电影导入,通过播放电影The Jungle Book中狼孩毛克利被黑豹巴希拉追赶到他从枯树上跌落下来被黑豹扑倒在地的一段视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为后面揭示作者的写作手法埋下伏笔。接着教师告诉学生视频中的故事发生在丛林,第二问通过询问学生对丛林的印象意在由视频引入文章故事,消除学生对于话题的陌生感并和故事戏剧性的结局形成对比。

Step 2: Thinking——how to read a story

教师点出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发生在丛林里的故事,然后询问学生如何阅读一篇故事。

Q1:What makes a story?

Q2:What makes a story not only a story?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询问向学生展示了该如何去阅读一篇故事,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铺垫,也揭示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阅读故事来探求故事的主题。

Step 3:Fast reading

教师让学生速读课本67页的故事,从组成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入手通过抓关键信息来迅速梳理文章。

Time→A rainy day

Place→In the jungle

Characters→George, “I”, the old woman and the young man

Plot→We had a flat tyre in the jungle and were helped by the locals.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成故事的要素去迅速抓关键信息梳理故事内容旨在向学生渗透快速阅读的阅读策略,也是对前面环节分析故事构成要素的一个回扣。

Step 4:Careful reading

教师回到标题No Problem,并通过思维图(Thinking Map)中的流程图(Flow Map,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询问学生如下问题来逐步呈现思维活动的过程:endprint

Q1: Were there any problems in the story?

Q2: What problems did they have?

Q3: Which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story?

Q4: Was the problem solved in the end?

Q5: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设计意图]

思维图(Thinking Maps)是一套用于初级和中级教育(K-12)的图形组织技术。八种图表类型对应八种不同的基本思维过程。本堂课根据教学需要选用了其中的流程图(Flow Map)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由浅入深地进行逻辑推理。事实也证明老师前面环节的铺垫和流程图在这里的使用是非常有效的。根据流程图,学生经過小组讨论能够找出旅行者的“problems”(如图4所示),“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最后得到了解决(如图5所示),而本文标题“No Problem”的含义(如图6所示)一方面暗示旅行者所有的问题最终都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则指当地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Step 5:Theme of the story

在学生得出标题的含义后,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探讨文章的主题。

Which theme do you support?

A.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民族) should help each other.

B. Modern civilization becomes popular even in the most isolated areas. Or you have your own idea.

In my opinion,

[设计意图]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文章的主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设计开放式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审辨性等思维品质。

Step 6:Appreciation of writing skills

The Jungle Book中狼孩毛克利被黑豹扑倒之后的一段视频,狼孩毛克利没有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成为黑豹巴希拉的盘中餐、口中食,而是出人意料地在接受黑豹的丛林生存技能训练,其关系也是亲如父子。看完视频后,学生为毛克利的安危而绷紧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老师趁机询问学生对视频结局的感受“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ending of the video?”学生纷纷回答视频的结局出乎他们的意料。教师此时话题一转问到文章中“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瘪胎是如何得到解决的“How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solved in the story?”学生回答用手机。教师追问“Whose mobile phone? What is the writers intention?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本文故事结尾运用了O. Henry式写作手法,让学生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不禁拍案称奇。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既是为了回扣上课伊始视频的导入环节,也是为了让学生赏析和学习在文学和各种影视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这种O. Henry式的艺术手法。

Step 7:Writing and presentation

1. Rewrite the story and ensure the problem is solved and that the story has a different unexpected ending.(no more than 150 words)

2. Present stories in groups on the blackboard and vote for the best story.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该堂课学生的输出环节,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创新。Maupassant 和O. Henry都擅长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给读者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学生将O. Henry式写作技巧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无论是对他们的思维品质还是对他们的写作水平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六人一组进行小组写作活动,由组长负责分工。这样能确保组内人人有事可做,高效地完成重写任务并最终进行小组展示。投票选取“最佳故事”并给予奖励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和他们的竞争精神。

Step 8:Homework Learn more about Maupassant and O. Henrys works through reading or surfing the Internet.

[设计意图]

通过上网或者阅读了解莫泊桑和欧·亨利的更多作品,能加深学生对O. Henry式写作技巧的了解、拓宽他们的学习渠道和形成他们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三、结语

1. 作为学生思维提升的领路人,教师需注重增强自身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思维素养,提高自身文本解读的能力。

2. 教学设计应注意问题的类型,兼顾读前、中、后各环节问题的序列性和均衡性,设计出具有适切性、梯度性、连贯性、指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链,保证提问的逐步深入,体现批判思维的不同层次和纬度,突显问题设计的思维含量。

3. 尽量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去感知、理解文本,注重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忌在学生还没有完成对文本的阅读时就赶着学生穿梭于各个问题之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钟畅蓉,朱文英.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2).

作者简介:季 旭,中学一级教师,教龄10年。所撰写课堂教学设计曾获全国二等奖,所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中获奖。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 61173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阅读课思维品质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