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文化中的美德研究
——以山东地区传统舞蹈为例

2018-02-26 08:35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鼓子乐舞秧歌

王 岩

(山东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一、山东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它既包括人文地理、民族历史、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也包括文化艺术、美学思想、道德伦理、思想感悟、传统教育等。传统文化主要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思想特质和精神风貌,它反映了历史的诸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山东文化即齐鲁文化,早前是独立的齐文化与鲁文化。齐文化丰富复杂,在司马谈的“六家”中,齐文化至少包含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文化,以开放性、务实性、兼容性为其特征。相比复杂的齐文化,鲁文化相对单一。以孔孟儒家文化著称,其特点为重“礼”、重“德”、重“人治”。后来齐文化与鲁文化走向融合,构筑了辉煌灿烂的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齐国史》一书中曾这样写道:“齐鲁文化,实为先秦文化的核心,在中国历史上,齐鲁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统派。”[1]山东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洋洋大观,具体包括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地方曲艺、传统艺术、民间刺绣、民族戏剧、京剧脸谱、传统武术、文学著作、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山东传统文化不仅在山东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二、山东传统民间舞蹈文化

在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民间舞蹈深深根植于古老文明文化的沃土之中。这些传统的舞蹈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对姊妹艺术的借鉴与吸收,又有对现代艺术的传承。以山东为例,山东祭孔乐舞与三大秧歌是齐鲁大地中最具代表性的“活态”民间舞蹈文化,也是山东民间舞蹈中最为绚烂的奇葩,更是当今保留比较完整且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祭孔乐舞与三大秧歌历经几百年的传承与衍变,投射出山东人民独特的精神风貌及礼仪特色,承载着齐鲁儿女丰富而淳厚的文化内涵。

1.祭孔乐舞

山东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曲阜是孔子的故里,孔子的思想对我国及世界各地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每年的祭孔大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专家来到曲阜。祭孔大典中的祭孔乐舞是为祭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而举行的大型祭祀乐舞活动,是以仪式为主的综合性舞蹈活动。其表演典雅而不浅俗、沉重而不失庄严。在这种乐舞形式的表演过程中,人们除了使用舞蹈手段外,还有与其密切相关的语言、音乐、美术及仪式等这些非舞蹈形式。在这些非舞蹈的形式中,仪式是最主要的表演形式。仪式中的舞蹈不是单纯的舞蹈动作,而是为特定的仪式活动服务,表达一定的礼仪特色。因此,祭孔乐舞中的舞蹈不具有独立的功能。这种仪式性的舞蹈活动,是在特定结构中将歌、舞、礼、乐等融为一体的一种文化行为。祭孔大典参与人数众多,因此对其乐舞进行了严格演练。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人们静静地表达对孔子的缅怀、尊敬之情。祭孔大典作为山东传统艺术文化,一直流传至今,并通过乐舞的旋律和肢体语言将孔子思想文化代代相传。

2.山东三大秧歌

山东传统舞蹈文化中,山东秧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及吸引力。由于山东所处的地理环境及不同地区的文化底蕴、民俗习惯、生活方式,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秧歌形式,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展现了刚健有力、稳重的秧歌体态,以“稳、沉、抻、韧”为动律。展现鼓子秧歌舞姿动态。以“伞、鼓、棒、扇”为道具,丰富了鼓子秧歌表现形式。鼓子秧歌常以山东汉子为形象,体现其豪放大气的个性及铁骨铮铮、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胶州秧歌又称“跑秧歌”“地秧歌”,民间称为“三道弯”“扭断腰”。常以山东小嫚、山东姑娘为形象,体现灵巧、含蓄、温柔、可爱的女性特点。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海阳秧歌不同于胶州秧歌与鼓子秧歌,它是集歌、舞、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它在表演形式上主要分为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小场子则以双人舞、三人舞、独舞形式出现。海阳秧歌主要表现女性大气、端庄、优美的气质。山东三大秧歌作为传统舞蹈文化中的瑰宝,彰显出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意蕴。它不仅是齐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形态的典型代表。

三、山东地区校园美德建设

山东人具有耿直、实在、淳朴、大方、讲义气、知事理、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等优良的美德品质。而这些美德品质的形成也是与齐鲁文化分不开的。特别是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道德人格的典范是“君子”,“君子”是对道德高尚人的称呼。孔子认为人并非天生都是君子,而要成为君子,必须加强修养。而孔子所谓的修养,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修养,还有对文化、艺术的培养。西周时期,孔子继承了“六艺”教育传统,并对“六艺”进行整理。把“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实施教育的科目。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崩乐坏的出现,他将“六艺”搬进学堂,教授弟子。以使弟子学习礼乐文化加强自身美德品质。

在现代社会亦是如此,通过美育、德育进行美德建设。传统文化是一种“活态”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积淀,有着独立的社会艺术形态,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传统舞蹈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美育的载体,它可以将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展现出来,提升人们认识和领悟美的修养。传统舞蹈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艺术欣赏力,启发学生对于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途径。在文化艺术方面,应大力提倡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学习。首先,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举办一些与美育相关的知识讲座。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观看舞蹈剧目,学生可以直接感受音乐旋律的美、舞蹈动作的美,引起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其次,参加艺术培训班以及各种艺术大赛,以此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其美德品质。在社会公德方面,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等公德规范。在家庭美德建设方面,大力提倡以孝为先、以礼为范、勤俭持家的美德品质。在个人美德建设方面,培养坚持不懈、乐观向上的品德。

四、山东传统舞蹈文化与美德建设

祭孔乐舞与山东三大秧歌作为山东传统舞蹈文化的代表,本身就饱含着浓郁的乡俗气息及礼仪特质。这种乡俗气息与礼仪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到人民生活中,体现在舞蹈动作中,延续至今。祭孔乐舞通过舞蹈编排格局、舞姿动作,反映了“礼仪之道”。鼓子秧歌通过“蹲、跳、转、击”的动作特点及“稳、沉、韧、抻”的动律特征,反映了“做人之道”。胶州秧歌通过优美的舞姿,“拧、倾、圆、曲”的动律特点,反映了‘中庸之道’。

1.礼仪之道——祭孔乐舞

“礼”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它以人的身体来呈现,这点与祭孔舞蹈有共鸣之处。同样舞蹈是身体的语言,由人的肢体呈现。礼仪的许多内容在祭孔舞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其一,礼仪之道主要体现在祭孔乐舞主祭人员的安排上,且都与山东礼规相联系。祭孔乐舞对主祭人员的安排是十分严谨的,不是任何人都能担任主祭人员的。唐初,国学、州以及县学庙,主祭人员只有博士才能担任。至太宗时,主祭人员发生了变化,必须由祭酒、司业、令、丞等有政治身份的人来主持。这些高官重臣代表皇帝和国家向师、圣行礼,以表达对先师、先圣的尊敬与缅怀之情,并以这种方式来表现对礼仪之道的重视。由此也可看出,对孔子的祭祀已成为国家的重要礼仪,而不再是单纯祭拜先师、圣人。

其二,从祭孔乐舞的“跪拜”动作看礼仪之道。在祭孔乐舞中,“跪拜”的动作是很常见的,而在其他舞蹈中很难见到。“跪拜”本身就是一种对圣人、长者、逝者表示尊敬、怀念的行为。用在祭孔乐舞中更为恰当。在每一次三献礼结束时都要以“跪拜”动作结尾,这时祭拜者才能走上殿前进行祭拜。祭拜结束,“跪拜”动作结束,下一乐章才可起舞。“跪拜”动作不只在结束时出现,在起始与过程中也会出现。从跪拜仪式细致的编排、动作的重复性以及庄严的表现形式方面,也足以看出后人对孔子的敬仰、悼念之情。这与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磕头跪拜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不谋而合。从古至今,年俗中磕头跪拜祖先及长辈的仪式一直流传至今,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其三,从传统祭孔过程看礼仪之道,祭孔过程分为六部:迎神礼,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撤馔礼,送神礼。每一次献礼都有32个舞姿动作,三献礼就有96个舞姿动作。利用身体动作表现各项礼仪。仔细观察这些舞蹈动作与我们现今日常生活种的某些礼仪具有一致性。这为山东的礼仪风范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处处合乎“礼”的要求,体现其山东礼仪大省的特色。

2.做人之道——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起源于山东济南商河县,最初叫“跑十五”“闹着玩儿”,20世纪40年代之后,才被冠以“鼓子秧歌”之名。鼓子秧歌中有“蹲、跳、转、击”的动作。其体现了深刻的做人之道。

首先是自强不息的做人之道。自强不息的品德体现在鼓子秧歌动作中。例如最为呈现“抻”劲的“磨韵”动作。这个动作类似与“板腰”动作的感觉。我们在做板腰时以腹肌,背肌为支撑点,往后下腰,身体不可一处碰触到地面,要控制在一个位置上。其“磨韵”动作也是如此,它以腿、腰为支撑点,半蹲,身体向后躺,与膝盖平行,要一直保持在这个位置上,不可过高或过低。可见其难度之高。

其次是见机而作的做人之道。“见机而作”意为见机行事,把握好时机。如鼓子秧歌中抻鼓子动作中“劈”的一下,首先是双脚自然站立,双手垂直于两侧。根据鼓点的响起,双手于左腰部向下击掌,连续左右交替击掌。击掌时一定要把握好节奏,不可过于太急,也不可太迟,也就是说要把握好时机,做在点上。击掌的这一下就是“时机”。这与《周易》主张“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的做人之道如出一辙。

3.中庸之道——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是广大人民最为熟知的,以“拧倾”“三道弯”“捻步”“扭步”为主要动作。如果说鼓子秧歌更多表现为山东人民稳重、沉稳、朴实的美德特质,那么胶州秧歌更多表现为山东人民内敛、含蓄的一面。中庸,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孔子学说体系中,中庸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最高德行,也是孔子“礼”“仁”的思想体现。孔子中庸的思想折射到舞蹈中,同时又以舞蹈的表现形式折射到人的行为模式中,培养了人的中庸行为之道。

首先,“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礼记》解释中庸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执其两端”是要把握好事情的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在百姓中实施最恰当的中庸之道。这两句话简称为“执两用中”。也就是说人在面对问题时,要把握好事物的两个极端,采取符合问题的客观规律、科学的、正确的、恰到好处的方式予以解决。这在胶州秧歌中的“抱扇”动作得以体现。胶州秧歌“抱扇”动作的形成中,起范时甩扇的动作要富有张力,不可大到无边。“抱扇”动作结束时,要紧紧地将扇子收住,含胸抱扇,停在一个点上。一张一收、一开一和。但都要遵循最为合适的动作要求、动作过程、不可过度,以中为标准点。这与中庸行为之道有相同之处。它要求做人要中,处世要中,思虑要中,审事要中,唯中是求,唯中是律。一切以“中”为原则。

其次,“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这可与胶州秧歌的动律相联系。其动律特点是“拧、倾、圆、曲”。“曲”以“三道弯”为例,“三道弯”的姿态是经过人的身体自然的扭动并带有抻劲,给人以柔美的感受。“三道弯”其扭动形式为S形,S没有直棱的角,由三道弯组成。也就是说其动作要掌握一个度,不可跨越。

综上所述,齐鲁文化塑造了山东人民鲜明的性格特征及美德特质,特别是孔子思想的渗入,它不仅影响了山东的过去,对于今天的山东同样产生了作用。它不自觉地渗入到人们思想行为、性格特征、生活习惯、情感方式之中。当前,中国正提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中儒家美德占重要地位,对当前我国构建美德社会有着深刻影响,亦对山东美德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鼓子乐舞秧歌
龟兹乐舞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兰州鼓子传习所调研报告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兰州鼓子:一鼓一曲中的沧桑情怀
昌黎地秧歌
富平村里唱秧歌
兰州鼓子演唱特征研究
兰州鼓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