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学低年级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2018-02-26 18:28巩秀玲王桂荣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工作育人

巩秀玲 王桂荣

(1.桓台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山东 桓台 256410;2. 桓台县城南学校,山东 桓台 256400)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认识社会的初级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引导,才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说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教学实际,将德育工作常态化。

一、小学低年级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中”,可见学校德育在整个德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有些学校认为低年级孩子年龄小,对他们谈德育是又空又虚,没有实际意义。再就是学校对文化课成绩要求比较严格,德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在学校层面缺乏系统的课程管理体系,导致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系统的计划安排,缺乏专职的德育教师,德育工作往往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另外学校缺乏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能有效调动教师的德育工作积极性,导致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就是“某个人”“某节课”的事,未能实现“全员育人”。学校层面的不重视,是导致学校德育工作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因素。

2.德育工作没有常态化

“坚持常态开展”是《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的四个基本原则之一。在低年级德育工作中,教师对德育的作用不够重视。作为德育主阵地的品德课,课上讲授的内容少之又少,很多时候就是读读课本,再加上低年级没有考试任务,教师便不会认真组织相关的活动。另外由于本学科的任课教师往往是语文或其他教师兼任,道德与法治课很多时候给其他学科“让路”,按时上的寥寥无几,即便是能按要求上,也存在缩减课时、缩减内容的现象;由于学校和教师的不重视,直接降低低年级学生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在德育的其他落实途径上也没有形成常态化,往往是上级部门有要求有检查了就突击搞一下德育工作,或者是到了重大节日才会有德育活动,没有把德育工作融合到平时的教学中。同时,德育工作方式陈旧,形式单一,往往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和仪式,忽略了德育的教育价值,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形式上,不能让他们从活动中有所感悟,没有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3.德育内容简单化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德育内容提出了五方面的重点建议。文件颁布一年多,学校在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着实做了大量工作,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进行以上教育工作时,往往途径单一、内容抽象,没有充分考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为了方便往往采取班会或讲授等简单的说教方式,没有采取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没有注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素养是否真正得到了有效提高。至于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比如,生态文明教育的很多内容需要进行生活实践,但是出于安全、时间、场地等方面的考虑,这些教育活动往往被省略,取而代之的还是简单的文字材料或录像资料。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很多教师不愿意涉足这方面的内容,更不能建立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4.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和学校德育缺乏有效衔接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一起努力,但是在目前的工作中,学校德育占了绝大部分,社会和家庭在小学生德育工作方面未能发挥自身优势。自《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发布以来,这一短板有所改善,但笔者认为与目标相差甚远。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各部门协调不够,社会教育资源未能及时向学校开放,且有些资源的主管部门不能主动向社会提供德育信息,使得好多优秀的德育资源白白闲置。再就是学校没有积极地拓展校外德育资源,没有做好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的协调工作。在家庭德育方面,家长没有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里的教育情况,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去教导孩子;还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没有在和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做到以身示范,很多时候要求孩子去做的自己却不做;有的家长的德育方式比较单一,甚至是粗暴,时间长了很容易造成逆反心理;再加上“二胎时代”的来临,家长的压力增大,陪伴孩子的时间减少,都给德育工作造成了障碍。社会环境方面来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变多,低年级的孩子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强,很多暴力游戏、不良社会风气,都对德育工作起到负面影响,往往使学校五天的德育成果,有可能在周末两天就消失殆尽。

二、提升小学低年级德育工作有效性策略

1.提高认识,加强德育工作整体设计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德育工作,《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颁布是从国家层面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具体指导性文件。作为具体落实“指南”的学校,更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整体设计。首先要加强领导,明确校长负责、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要加大经费投入,重视德育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批优秀的德育工作带头人,以点带面,建立起高效优质的师资队伍;其次,要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将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再次,要建立完善的评价管理制度,保证相关德育课程开足开全。像《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环境教育》这些德育课不能出现挪用或减少课时的现象。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要建立起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评价要突出育人导向,使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地参加到德育工作中来。提高认识不仅仅是安排岗位、制定制度,还包含通过认识的提高,让大家自觉推进德育工作的进行。

2.健全课程体系,实现多途径育人

有效的课程体系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剂。特别是对于德育工作来说,在借助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同时,要建立完整的学校德育体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作为德育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更是要把握好德育渗透,利用所教学科实施德育。

第一,学科融合实施德育。比如语文学科,可以通过对课文语句的讲解,对重点文章、重点段落的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要进行海量阅读,通过阅读名著或者故事,了解古今贤人的优秀品德。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眼界,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书中榜样的力量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操。再比如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环保意识;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导向,培养学生有序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我们在进行学科德育渗透时,一定要把握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德育的关系,巧妙地将学科内容和德育融为一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二,有效利用地方和校本课程,适时开发活动课程。除了国家课程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是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我们开设的地方课程如《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等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地方(学校)课程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还要认识到活动对学生品德提升的作用;利用各种节假日、纪念日开展德育活动,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端午节”“中秋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借助重大节日可以开展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绘画、朗诵、征文等系列活动;借助升国旗仪式、入队仪式、班会开展教育。在活动中深化对德育的认识,将德育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除了上述常见的活动之外,还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帮小学生认识生命,善待周围的一草一木;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多种多样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有效的课程体系,加上多样化的育人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保证德育活动可以常态化开展。

3.学校、家庭、社会有效衔接

小学低年级德育工作不仅要学校层面重视,还要坚持与家庭、社会的协调配合。低年级学生的思想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协同育人”“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因此我们的德育工作不能再走“封闭式”的旧模式,而要三位一体,形成合力。

学校层面,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争取家庭、社区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德育资源,主动为学生的德育学习搭建舞台。比如,要主动向家长公开学校的德育资源,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便于和学校形成统一的思想。要牵头组织成立“家委会”,让“家委会”成为学校与家长的纽带。设立“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教育、监督工作、理解工作,充分尊重家长对学校和孩子的知情权,形成家校共育。利用网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如建立微信群、公众号、网站等,及时向家长传递学校信息,并且方便接受家长的反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家长层面,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主动学习相关德育知识,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示范,用实际行动影响孩子品德水平的提高。

社会层面,各职能部门要主动开放德育资源,配合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比如,淄博地区开展的“安全校长进校园”活动,由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全力参与,聘请治安(禁毒)校长、法治教育校长、卫生防疫校长、食品安全校长、交通安全校长、消防安全校长进入校园,定期举行讲座、演习、展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帮助孩子们提高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活动开展一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还可以利用专业的团队组织“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走进社会,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拓宽孩子的视野。

小学低年级的德育工作,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了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解决。学校德育是主导,家庭德育是基础,社会德育是保障,只有三方合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切实将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我们继续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多管齐下,促进小学低年级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工作育人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