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球 林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广东 佛山 52821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整合相关教学资源所构建的高效课堂,成为当前教育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想的课堂,不仅是一种应然的课堂,也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和选择。[1]当前教育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对高效课堂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而如何通过构建可行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来推动课堂教学不断向优质化和简约化方向发展,最终真正实现“减负增效”这一愿景,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高效课堂的基本定义
高效课堂是指能够高效率达成教育教学目标,且取得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它是以给予学生自主性为前提,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自主的选择、调控、反思和评价课堂教学为进程,以教师的适时指导和科学评价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
2.高效课堂的达成要求
高效课堂应是一种在“教学时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2],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高效课堂的达成应基于以下两点:
(1) 高效课堂精于备课。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备内容,又要备方法;既要备展示,又要备点拨。只有多维度备课,才能让课堂教学“一气呵成”。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熟知课程标准,更要重视对课程标准的研究。要明确课程中各个层级目标的具体内涵,并通过备课将学习目标贯穿至课前展示、课中围绕以及课后反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准确定位学习内容及其目标层次,有效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教师只有追求了课堂的高效,才可能实现高效的课堂。
(2) 高效课堂忠于自主。高效课堂的高效,在于该课堂能使“学优生吃得饱,学中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更重要的是在关注了单位时间内知识有效传递量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学生对于学习兴趣和能力增长的愿景。因此,对高效课堂的落实必须在理解学生、解放学生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合作、探究”,让教师从“管教”变成“导游”[3],赋予学生最大的自主权,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其学习愿景,提升其学习能力,让课堂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生态型课堂、由“每个学生都能学”变为“每个学生都会学”的运动型课堂[4]。
3.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任何评价本质上都是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标准实际上就是价值判断的标准。评价标准的建立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必须建立在价值主体对价值客体需要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评价高效课堂的四点标准:第一,有价值。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回答了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的事情;第二,有效果。教学的效果体现在达成了学生所要实现的目标,回答了是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第三,有效率。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否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财力)达成最大的产出,它是回答教学能否尽可能地做到多、快、好、省的一个重要指标;第四,有磁性。高效课堂的高效还体现在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上,它是回答教学能否长久、学生的学习动力能否持续的一个指标。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做的标准样式[5],这种标准样式也可理解为是一种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6]。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基本保证。因此,剖析高效课堂的构建要素,并基于此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1.高效课堂的要素解析
高效课堂的宗旨在于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功能和作用,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完美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收益。构建高效课堂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生动的教学情境是动力。自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将“感觉”和“情感”一起纳入他的“经验教学论”中之后,“情境教学”便正式进入课堂[7]。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发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是从巧妙的情境导入开始的,通过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自主的学习方式是特征。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凡是可以交给别人的东西,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即对人的行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这就是自主学习”[8]。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将时间“还给”学生,是落实“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做法。在高效课堂中,学生只有自主地开展学习,才能达到各取所需、各解其疑、有的放矢,也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3) 畅快的合作学习是核心。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研究中心”的约翰逊教授认为,“如果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与他人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与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也就是失败的”。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9],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元学习方式,高效课堂中的自主性学习主要指的就是这种学习形式。
(4) 精妙的展示点拨是关键。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塞缪尔森曾说:“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于教师适时地点拨”,而展示则是点拨的前提,他们分别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高潮部分。展示的过程不但是学生形成辩论甚至是“争论”的“关键点”,更是学生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升的难得“契机”。点拨在高效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是体现教师驾驭教材技能、启迪学生艺术的关键,更是掌握高效课堂的智慧之所在。
(5) 多样的练测反馈是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在解释其提出的“教与学的四大原则”时指出,“为了掌握某一个问题,学生必须获得反馈,知道效果如何”[10]。高效课堂教学反馈包括认知、情感和操作等多方面的信息,练测是反馈的主要载体,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评价的实现基础。将练测与反馈相结合,有助于教师对课堂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不断完善,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持续发展。
2.“五环教学法”的建立
通过上述对高效课堂要素的分析,笔者提出了一种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五环教学法。它包含创设情景,确定目标;自主学习,适时引导;合作学习,“多边”互动;大胆展示,精心点拨;练测反馈,深化提高五个教学环节。
(1) 创设情景,确定目标。具体任务:一是精研课标、考纲,确定并细化教学目标;二是基于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转变为清晰的自主学习任务;三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创设教学情境。
在这一环节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真实、恰当。二是三维目标的确定必须准确、具体。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把握“以学定教”的原则,关注学生学习的层次性;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细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有效把握教学的深广度,促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发展。
(2) 自主学习,适时引导。具体任务:一是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方式、时间和检测方法;二是做好自主预习,先解决能够解决的,然后标注出无法解决的;三是观察并记录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度和效果,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要做好笔记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四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兼顾层次性,比如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不同,指派不同的任务。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自主学习要以原型启发为基础,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鼓励学生亲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所谓原型,是指用于顺利解决问题的参照模型或可用途径。教师在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为学生选择那些具有原型对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联想等方式,学习新知识,理解新概念,最终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制订出合理的目标定向,才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过渡衔接,帮助他们跨越“最近发展区”,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靳玉乐教授强调,“如果学生能够自我调控整个学习的过程,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11]。这种自我调控整个学习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对信息选择、整理和加工的能力以及亲历知识建构过程的程度上。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调查、设计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知识发现和实践活动,自行获得知识,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将知识告知给学生的弊端。二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个体差异意味着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着不同的诉求,教师应该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如对学困生,要以“帮”为主。教师要清晰地为这类学生做好示范,供他们观察和模仿,在对他们赞美和鼓励中,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欲望,引导他们意识到主动参与学习的快乐。对学中生来说,应以“扶”为主。引导学生正确及时地开展自我评价和反思,做好学生自主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对学优生,则以“放”为主。要为他们创造出安全、自由的空间,多为他们创造表达不同意见、提出质疑、开展探究的机会,鼓励他们展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3) 合作学习,“双边”互动。具体任务:一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二是准确定位学生合作交流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有交流意义和价值的;三是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基本程序是集体解疑—个体问疑—集体定论;四是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合作学习中的生成性问题,并组织全体学生思考、讨论,形成“师生”、“生生”的双边互动。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消除对合作学习的误解。部分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按照某种标准分编成若干个小组,利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这实际上是对合作学习简单机械化的认识。首先,并不是将学生分了组,学生开展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其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合作学习以及运用哪种方式开展合作学习都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目标的要求来决定的。二是注意分组的合理性。这里的“合理性”指的是小组人数确定和层次分布的科学合理。一般情况下小组人数定为4人是最固定的,为了达到合作学习互助的目的,成员应该包括分属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这样的分组无论是人员结构还是合作效果都是最科学合理的。三是注重方法的研究与传承。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如集体求疑法、个体问难法等)。而学生对于这种方法的获得,则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深入研究之后,通过高效的合作学习活动、师生“导—学”的“双边”互动才能传承给学生。
(4) 大胆展示,精心点拨。具体任务:一是做好展示前的小组分工,明确学生要展示的内容;二是学生初步展示上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三是针对学生的疑惑和问题,教师组织进行集体讨论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四是对学生展示中的内容进行重难点点拨。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合理选择展示内容。这里所指的展示内容可以是学生积累的经验,也可以是学习中的困惑,还可以是合作学习时小组讨论得出的答案。但无论是哪种内容,都应该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和拓展深化的意义。二是智慧点拨教学要素。教师要根据学情做到有针对性的点拨:如通过点拨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通过点拨学生心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通过点拨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攻关要塞”;通过点拨学习难点,指引学生逾越障碍;通过点拨学习方法,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等。在教师课堂智慧的体现中,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5) 练测反馈,巩固提高。具体任务:一是精选习题,实现高效的测验训练;二是引导学生做好错题记录和成因分析;三是采用互评、自评等多种方法反馈学习效果。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强调反馈内容的多样性。由于参与学习的学生认知水平、思维品质以及学习动力均不同,他们所摄取的信息也将有所不同。“五环教学法”中的练测反馈不仅要求关注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状况,更要关心学生的课堂情绪、精神世界、人文价值和情感态度。二是重视反馈的发展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面对学生。如当发现学困生进步时,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当学生面对困难或是出现错误时,要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鼓励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或及时纠正错误等。练测反馈是“五环教学法”最后的一个环节,它是通过教师组织符合学习目标的有“梯度”的练习,巩固课堂新知,通过反复练习完成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同时根据学生练习的状况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效果,进而使教师对课堂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认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构建高效课堂需要从教育理念、模式和要素等多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实施。
1.推陈出新,树立“为学而教”的新型课堂理念
“为学而教”是在顺应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指为达到学生“学”这一终极教学目的,教师开展的所有教学活动均围绕这一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教学理念。与以往“为教而学”的理念不同的是,“为学而教”的逻辑起点是学生的“学”,教师所有的“教”都是在学生“学”的基础上展开的。
(1)动力:突出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或通过设置各种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贯彻“为学而教”理念的动力。
(2)核心:突出教学的活动性。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目的是催生一种“从学出发、以学为本、向学回归”的生本式教学理论,推进“教学论”向“学本论”的转变[12]。要树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倡导对话教学、交往教学、合作教学,变少数学生被动参与为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鼓励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互助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启发,充分认识并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
(3)关键:突出教学的研究性。针对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教师对该教学活动是否适合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学生的共性,是否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是否适合学生当前的学习方法,如何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学材等应作出相应的研究,并据此设计出符合现代教学的高效课堂。
2.把握本质,创建“师生合一”的课堂学习共同体
所谓“课堂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团体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并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13]。其本质是要将传统的师生“客位”状态转变为一种平等、互助与合作的“主位”生活状态。
(1)前提:确定“最近发展区”。任何一种学习和能力发展的起点都应该以明确人的“最近发展区”为前提。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原有的学习状态。倘若在不了解学生起点能力的前提下盲目开展教学,便会造成低效甚至无效教学。二是学生可能发展的水平和能力。有研究表明,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最近发展区”旨在通过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功能促进学生的高效发展[14]。
(2)核心:新解“教学相长”。在课堂共同体中,我们将“教学相长”新解为是一种双向激发的生命运动,是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它要求教师首先“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15],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与生命价值;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并利用师生互动的契机来完成教学,如师生间思维的碰撞等;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程中,如给学生机会上台讲课或师生共同备课,这既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技能、丰富教学知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关键:教会学习策略。拉尔夫·泰勒说过:“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16]。教给学生学习策略远比传授知识本身更具意义和价值,它需要教师首先研究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无数次教学实践中准确把握并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特点。它是创建课堂共同体的关键,也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本质。
3.统筹规划,优化高效有机的课堂教学要素
高效课堂要求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书育人的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它主张改变师生状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据此,我们提出了优化高效有机课堂教学要素的几点建议:
(1)以紧凑的教学环节贯穿课堂。只有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因此高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程教学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2)用生动的语言驾驭课堂。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师生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渲染力有助于增加课堂激情,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不间断的兴奋状态,促进教学活动高效地开展。
(3)以变幻的节奏带动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课堂状况、教学的重难点等,利用语速或语言节奏合理地控制课堂节奏,避免因节奏太慢造成的课堂沉闷、学生倦怠,或节奏太快导致的学生跟不上教师步骤而自我放弃。
(4)以互动的师生关系成就课堂。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学生在自由关爱的师生关系中所得到的安全感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大胆发表意见、积极探究问题的基础,也是高效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上,开展相应的研究和探索,才能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为广大一线教师所用。
[1] 王鉴,王明娣.高效课堂的建构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15(3):112.
[2]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1999(1):17.
[3] 卢志文.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29.
[4] 刘清法.高效课堂:五环高效教学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32.
[5]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77.
[6] 乔伊斯.威尔.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65.
[7] 靳玉乐.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03.
[8] 卡尔.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6.
[9] 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8.
[10] JEROME S BRUNER.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M].The Belknap Press,1974:163.
[11] 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4.
[12] 许乃文.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5(3):116.
[13] 时长江,刘彦朝.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意蕴及其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24):26.
[14] 陈佑清.构建学习中心课堂[J].教育研究,2014(3):11.
[1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85-86.
[16] 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