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 福建上杭 364200)
近年来,我县在五六年级开展了“先学后教,高效课堂”课改实验研究。导学案是全面贯彻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线路图、方向盘、指南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因此,优化导学案的设计极其重要,是走向高效课堂的前奏,那么如何优化导学案的设计呢?我从“遵循导学案设计原则和把握导学案设计要领“两个方面说说自己的认识,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交流探讨。
1.主体性原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从学情出发,注重和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导学性原则
在导学案编写过程中,要突出体现“导学”,将学法线贯穿始终,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重在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由易到难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内容的安排,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探究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启发性,有些比较难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适当提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把握课文主旨。从而提升语文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问题难易有梯度,深浅有层次,课堂上人人参与,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要注意以下四点:标表述要明确具体。“先学”任务要精简易做。研读问题要简练有效。精炼反馈要分层达标。
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犹如一条船航行的指南针,指明了航行的方向。目标导向清楚了,学生们课前才能有的放矢进行自主学习。那么,该怎样编制课时学习目标呢?我们先来看一位老师为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导学案拟定的学习目标:1.自学生字词,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新词;2.读通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品读语句,感悟地震中的父亲的“了不起”,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应该说,课时学习任务的制定是妥当的,但总给人生硬、笼统、抽象之感。导学案的使用对象是学生,因此在编拟学习目标时,要做到心中有生,宜使用亲切可感的第一人称“我”叙述。如第一个目标就可以改为:我能正确读写、理解生字新词。加了个我能不仅感觉亲切,而且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另外,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内容陈述要具体、明确、可操作,要写明学什么、怎么学即运用什么方式、方法达到什么目标,如第三个目标若这样:我能通过品读文章描写人物细节的语句,感悟地震中的父亲的“了不起”,并会学以致用。这样表述就更具体,学生一目了然,操作起来也更容易了。
“先学后教”课改的终极目标就是构建高效课堂。高效率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乐学、会学、学会。有些导学案的预习作业设计,老师可谓用心良苦,从认识作者到学习字、词、句、篇诸方面应有尽有,但凡能想到的或自己认为有必要训练的都详尽地设计,题量过多导致学生预习负担过重,让他们望学案而生畏、生厌,严重背离了高效课堂的初衷。
“先学”作业应基于学生的学情、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特点,不仅精简内容,还要渗透学法,这样简单易做,而且便于课堂上检查,也便于老师快速把握学情。
“研读探究”部分多以问题呈现,是学生语用学习和训练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共同体合作探究、思维碰撞的主阵地,也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那么,该怎么设计“研读”问题呢?
如:厦门翔鹭小学连淑珍老师设计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导学思考题
(1)请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景色的奇丽”?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联系生活,批注感受。
(2)并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景色奇丽的特点的?
这样的问题设计,立足文本,立足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即使比较难理解的文章也能上得有声有色。
“反馈”是高效课堂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是学生对一节课学习效果的自我检测,同时也是老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平时的导学案编制中,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让孩子吃大锅饭——设计统一习题检测孩子的学习效果。在同一个班级中,孩子的语文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反馈”习题设计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让学习基础弱的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中等学生受到激励,优秀学生接受挑战,也就是让每个孩子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分层练习,按梯度设计,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供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在带动基础薄弱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了提升空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自信。
每位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遵循导学案设计原则,不仅做到心中有文本,还要有生本,应牢记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宗旨,把握导学案设计要领,精心设计出渗透课标理念和彰显儿童本位理念的语文导学方案,让每个孩子在学案之船上,通过大量语文实践,轻松、快乐、高效地进行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习得、语文学习方法获得和语文素养提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