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城区后宰门小学 陕西西安 710003)
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诗中字词意思;
2.学会理解诗句的四种方法,体会孩童的聪慧和童趣;
3.通过一首古诗,了解一位诗人的写作风格,欣赏一类佳作,感悟诗人一世情怀;
4.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学、诗史的热爱和兴趣,从而主动用所学方法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意思,学习方法;
2.体会诗人作品中的童趣;
3.运用所学方法,积累相关诗句。
设计意图: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他的作品浅显易懂,非常适合学龄儿童赏析与积累,但《舟过安仁》从表面上理解终究过于浅薄,我们到底通过一首简单的古诗教给孩子什么?
本节课,我们需要由浅入深,通过一首古诗,让学生认识到杨万里的写作风格,从而学会赏读古诗的方法,学以致用,积累一类佳作。教师由教到引,由引到放,让学生最终学会“独立行走”。以学生为主体,是本节课我所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要达到的目标。诚然,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的程度会有所不同,我们需要一步步地引导,静待花开。
教学内容:
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的国学经典诵读课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美诗佳作,咱们一起来诗句对诵好吗?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小池》和《宿新市徐 家”、“中兴四大诗人”。
古代著名文学评论家严羽是这样评价的:“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可得”。(欠:缺少),看来在古人的眼中,古诗里如果少了杨万里的佳作,那一定遗憾至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透过诗人杨万里的古诗,看看这世界的纯真与美好!
1.同学们,从诗题《舟过安仁》中,你能了解到本诗的内容吗?没错,这首诗是杨万里在乘舟路过安仁,看到江面上的场景,有感而发,做出此诗。一首诗的题目就是对内容的高度浓缩,我们可不能忽略。
2.学生自读诗句,做到读准字音,了解相关字义词意:同学们,一二句的描述中,你分别看到了什么?(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板书出示)并理解“篙(撑船的木杆)”、“棹(船桨)”的意思。
3.回读诗句,熟悉描述内容。
总结学习古诗妙法一:借助注释、查阅字典
4.同学们,你能描述一下一二句所描述的画面吗?我想这样的场景,周围的山水,一定更美!加入想象,我们再丰富一下自己的表达。
5.平日中,我们会积累很多描述山水优美的词语,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图、一些美词,尝试让它们“参与”到你的想象和表达中吧!
总结学习古诗妙 二:主动想象、善用美词
学习语文,贵在学以致用,这样才会让我们的语文“活起来”。
6.短短14个字,就让我们学习到了两种方法,说明学习一定要善于回顾和总结。让我们再回到诗句中,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7.如果老师改变一个标点符号,你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吗: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我听出了你们语气中的疑问,你们有什么疑问啊?是呀,这两位小朋友有篙有棹,为什么坐船不划船?你们心中的疑问便是杨万里心中所想,在这青山绿水之间,诗人悠闲自在,突然之间看到这样的场景,都会产生疑惑,但诗人确没有将这样的疑问写出来,而是藏在了诗句的字里行间之中,让我们品味了出来,反复读、读反复,我们一定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
8.来看看插图吧,一定会对善于发现的你们有所回答。(出示插图)你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两位小朋友打着雨伞,为什么天晴打伞?让我们再放大看看(出示放大图片)这两位孩童的表情是怎样?动作是怎样?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从你们的解读中,我听出了“聪慧、有趣”,原来他们是在借风使力,让船前进呀!此时的杨万里,从突然的疑问到恍然大悟,不禁由所见所想发出感叹: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总结学习古诗妙法三:巧看插图、深入理解
插图虽然隐藏在课本之中,只要我们善于利用,物尽其用,肯定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9.让我们回到这首诗中,读出孩童的“聪慧可人”,读出这有趣的画面吧!(生生配合读、师生合作读)其实,杨万里路过安仁时,还作了其他两首相关古诗,这诗中的一二句都提到了一个字,且和我们所学的这首诗有关,你们来听听:
南风作雨北风休,岂是春云得自由。
——《余干溯流至安仁》
恰则油窗雨点声,霎时花屿日华明。
——《过安仁岸》
一个“雨”字,解答了我们更多的疑惑,下雨时,这两个孩童就撑起伞;天晴时,他们就借风使力。这样聪慧的孩子你们喜欢吗?作为同龄人,你们都这么喜欢他们,更别说已经年过花甲的杨万里爷爷了,他因为这场景有趣,所以更喜欢这两个聪明的孩子了,也因为这喜爱多了一分,便觉得这“无雨撑伞”更加生动有趣了!(板书:童趣无限)
总结学习古诗妙法四:联系背景、丰富积累
看来,了解相关的古诗和作者情况,不仅能帮助我们加深理解,还能丰富积累。这四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学习其他古诗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1.此时的杨万里已经快70岁了,但他依旧对充满童趣的画面保持着好奇、欣赏,甚至向往,用一个词语形容就是——童心未泯。这其实都源于诗人童年颠沛流离、贫穷困苦的生活环境,让他更加珍惜眼前所看到的美好,这就是通过学习了一首古诗,认识了一位诗人。来看看他的另外一首童趣诗吧:
夏夜玩月
仰头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
同学们,用用我们之前总结的学习古诗四妙法(注释、想象、美词、插图、背景),看看这首童趣诗有趣在何处吧!(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在这首诗中,一个“玩”字就是诗眼,突显趣味,天真烂漫。
2.看看下面杨万里的这两首诗,尝试同桌合作学习,体会童趣诗的魅力吧!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选择你喜欢的古诗,读一读,注意主动想象、多用美词。我们会发现,杨万里最擅长、最出名的就是此类童趣诗了,看他描写的场景多有趣呀!甚至有些场景就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他一定是一位善于发现身边美好事物的诗人,他也用正心、诚意,将自己眼中的美好留给了后人,所以当时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们称其为“诚斋先生”,他所作的童趣诗,也被称为是“诚斋体”。难怪在严羽评价杨万里的诗是:“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可得”,也难怪明朝著名的评论家李贽评价杨万里的作品,是这样说的:“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至:极好)。
所以,针对这堂课,老师也将一首学习方法的小诗送给你们:
稚趣诚斋体,诗心即童心。
若要为己用,处处皆留心。
总结一下,本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古诗,认识了一位诗人,欣赏了一类佳作,体会了一世情怀!要知道,处处留心,处处便是诗意。
板书:
由《舟过安仁》所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