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佳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小学北校区)
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能促进学生社会化,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也能使学生由教育的客体变为教育的主体。在20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中,我尝试过多种方法来追求我心中的理想班级。我发现,无论用什么方式,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对他人有价值,就很难有长久的教育效果,很难有自觉的行为。恰好,我有了个把一个班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机会,在这个班,我进行了另一番尝试。从一年级接班开始,我就围绕“认识自我,做有价值的人”这个主题思想,把教育和教学结合起来,把班队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开始良好班风的建设,使班级不仅仅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学生心理上的“家”。
刚入学的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做有价值的人”呢?我刚接班就管了一件“闲事”——家务劳动。我的作业除了跟文化课有关外,还布置学生每天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天天坚持,家长每天签名、评价,学生每天带着评价表回校,当作业交给老师。劳动内容很简单,如:擦桌子、喂鱼、倒垃圾等等,可以根据家庭情况任选一种。但要完成这项劳动需要坚持,需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生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对家庭有价值。他们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体验到付出劳动后获得成功和认可的幸福。从家长角度来看,这项作业也使家长们不得不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一项任务,不得不正视孩子的成长,看到孩子是有能力完成一些他们原本不放心让孩子做的事的。这样,家长在教育思想上就和老师更趋于一致了。
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同时,班级开始了争当“小管理员”的活动,形成“班级管理员制”。“班级管理员制”就是班级不设班干部,把班级里的“班务”分配给每个学生,做到人人对班级都有一份责任,在平等的氛围里共同管理班级。班里的事务全部由学生认领、分工后,每个学生有了新的称呼:“作业管理员”“早读管理员”“工具管理员”“桌椅管理员”等等。每周利用班队活动课评一评,看看哪个管理员的责任感强,能坚持不懈地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服务,哪些同学工作方法需要改进,同学可以给他提合理的建议。得到同学的好评,让同学们满意的管理员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加分奖励,获奖情况将成为期末评选的重要依据。这种做法避免了学生把当班干部理解成“当官”,帮助学生从小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培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品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为同学服务时的责任感提高了,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身上很多不易被发现的优点也在工作中体现出来了,这些隐藏的优点获得了老师、同学的认可,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他们逐渐把自己和集体联系起来,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起来,更能推己及人,体会别人的想法、感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和谐了。
班级里,学生能力往往差别很大,那如何在学习生活中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呢?根据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八个小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构小组合作,使每个组的成员都在学习和生活中共同进步,在小组间形成良性竞争。成立小组,首先从竞选组长开始,让能力强的同学脱颖而出,他们不仅要自己学习好,品行方面要得到同学的认可,还要肩负带领全组同学进步的重任,在少先队里担任不同的职责。在全班投票选出八个组长后,组长组员轮流互选,形成一个个便于合作与竞争的组。这样,每组都会有优秀的同学和需要帮助的后进同学,让每个小组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向着“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目标努力。在学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小组都会有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集体展示。小组活动丰富多彩,可以合作学习某一知识点与其他组分享,也可以表演小品、课本剧;可以共同游戏,也可以合作完成一次调查研究。再把组内合作的成果在其他同学面前展示一下,比一比哪个组合作的成果好,获得不同程度的加分奖励。在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使每个学生都有了新的学习目标,在其他同学的协助下,取长补短,充分地展示自我、实现自我。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组和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获得了应有的关注,体现了符合自己能力的价值,我们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又何愁班级不向好的方向成长呢?试想,每个学生在集体里都有互帮互助的同学,有实现自我的机会,他一定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在这个集体里找到自我的价值,也一定会为维护这样的集体做自己最大的努力。因此,良好的班风不是建立在集体对个人的严格约束上,而是建立在学生积极的内在动力上和为有更好的自己而维护整个集体的主动意识上。
老师通过不断地尝试、探索,找到最佳的方法来创建这样的理想班级:凝聚团结的力量,培养和睦的情感,用文明礼貌来建立和谐关系,勤奋进取、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既具有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责任感,又具有独立思维和自主意识,成长为更完善的人。
[1]尹海涛.创建优良班风、营造浓厚学风之我见[J].河南科技,2013(21):262.
[2]徐亚娥.创建良好班风学风的途径[J].内江科技,2012,3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