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仲华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蚬涌俊贤小学)
在现代化课堂上,如何教学吟诵古典诗歌呢?在古诗词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带领学生学习吟诵古典诗歌。
叶嘉莹先生曾说,执教者需对古诗作者以及他写作的背景、环境都有所了解,才能够把这首诗体会得深入。这里说到的“诗境”即作者及他写作的背景、环境,与“意境”有所区别。
学生生活在现代化的今天,离古人的生活甚远,难以想象古人的生活环境,更难以想象他们的处境,对历史也是所知甚少。了解诗人的诗歌创作背景及环境,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诗人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更有利于学生吟诵情感的表达。
在执教《送元二使安西》一课中,学生虽然通过预习已经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连诗意都可以清晰明了地一一道出,但从学生的吟诵中能感知,学生并不了解当时王维与元二的情况,更不知道元二到底要去的是什么地方。有学生课前曾提出,不就是道个别,就是说“再见”而已,为什么弄得像生离死别一样?我就从“生离死别”入手,给学生创设当时离别的情境。
先用地图,让学生了解“渭城、阳关、安西”三地间路途十分遥远,若以当时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安西,需时一年有余。
再以多媒体展示“阳关、安西”到底是什么地方,感受两地环境恶劣,让学生想象元二的种种险恶遭遇:
生1:元二也许会在路上遇到劫匪。
生2:元二可能会在那里生病,但并没有适合的药能医治。
生3:他可能因为环境恶劣,受重伤或者得重病。
生4:他会想念在渭城和他的朋友。
师:对呀,身在渭城的王维也会想念他呀!当他想到好友元二归程遥遥无期,也许这次的别离就是一场生与死的永别。每想到此情此景,便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吟诵)
以创设古诗情境,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让学生更了解诗人创作背景及环境,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才能更加投入古诗情感中去。
从周朝开始,《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以乐语教国子”,即用带着音乐性的语言教小孩子读诵,用什么方法教呢?“兴道讽诵言语”。“兴”(xīng)就是兴发兴起。读诗是让读者先兴发一种内心的感动,从诗里感发兴起。
如,教学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先让学生欣赏程滨老师的吟诵。程老师的吟诵源于戴君仁先生浙江吟诵调,充满悲凉的感觉,与以往学生习惯的普通话吟诵调有所区别。最初学生不习惯此调,觉得奇怪。但通过创诗境,以故事了解刘长卿作诗背景,还通过多媒体以视觉和听觉的诗境渲染,学生逐渐理解诗人悲凉的处境,心生同情。这时,我让学生再一次以戴老的吟诵调吟诵:
生1:虽模仿戴老的调子,但能听出丝丝凄凉的感觉。
生2:也是戴老的调子,但语速较前要慢,且轻柔。
师:对刚才那位同学的吟诵有何感觉?
生3:我感觉看到诗人在风雪的夜里,艰难行走,气力都快用光了,呃……好像快倒下一样。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吟诵,她不但告诉我们诗人悲凉的一面,还让我们感受到诗人这位风雪夜归人的不容易啊!再读,谁来试试?
生4:以响亮的声音开头“日暮苍山远”,但到最后“风雪夜~归~人~~”声音微弱而颤抖,形成渐行渐远的感觉。
以诗境兴发学生的诗情,他们的吟诵能以自己对诗人境地的同情理解投进诗中。刘长卿的这首诗在他们充满怜悯的吟诵下得到了升华——落泊的旅客在凄冷的风雪夜里,似乎也会有人为他点一盏油灯,照亮着,温暖着。
孔子曰:兴于诗。能从诗里得到兴发感动的才是会读诗的人。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从吟诵者情感兴发所至,并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从诗境激发学生感悟诗中情,促使学生吟诵时投入诗情,也让学生情感点燃诗歌感动之处。
“道”通导,即引导,引导读诗者了解诗意,还要联想诗里诗外的其他事情。我理解古人的引导,应该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渗透式”学习方法。不是一下子急于灌输学生诗的意思,然后死记硬背地把诗意背下来。先人倡导以礼乐教育孩子,吟诵正是“自带音乐”的语言,借此渗透诗歌情感,引导读诗者理解诗意。
我在吟诵课堂的教学中,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诗意。让孩子先通过自主学习诗的注释,理解字词,并了解诗句大意;接着,让孩子通过小组交流合作,互相说说自己对词句的理解,相互补充提意见。
综上所述,吟诵是吟诵者对诗歌的情感体会的声音演绎,情感的高度与厚度不一样,吟诵也会不一样,也许每一次的吟诵都不一样。吟诵应该注重创设诗境,兴发诗情,让诗歌真实情感渗透给孩子;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让孩子探索更深层次的诗意,让吟诵回归更有价值的古典诗歌教学中去。
[1]朱丽艳.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
[2]李海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