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微雯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滨江小学德济校区)
每当教学笔画时,一年级的孩子面对老师的范写与讲解,能理解的很少,只有当手把手地握着孩子的手写,他们才会感受到用笔的轻重、笔画走向的弧度。但是,每个学生都手把手地练,不但老师累,效率低,过后孩子又忘了要点,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我尝试着在教学时使用一些小游戏或小朋友易理解的方法教学笔画,最常用的是“骑自行车”的方法,希望在提高教学上有所帮助。
现在一年级的学生,都接触过自行车,因此想着将孩子熟悉的“骑车”技巧运用在写字技巧中,不仅给课堂增添活力,最主要的是孩子理解起来会轻松易懂,我就从“横折弯钩”入手。
记忆中,每当学生写“亿、艺”字时,总会发现学生将“横折弯钩”写得很难看,形态各异,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把“横折弯钩”写成“s”状,看起来很别扭,而且怎么纠正都做不到写得到位与漂亮。我想这应该和学习笔画时教不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深刻的印象有关,从而对这些笔画的正确写法也没有真正的理解。
于是,这次一年级教到笔画“横折弯钩”时,我尝试了“骑车”法笔画教学。
首先,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复习笔画“横折”。我用语言描述:用力一蹬,开始出发,平稳前进,呀,出现转角,赶紧刹车,转过弯来,用力踩踏板,继续前进,终点到了,踩住刹车,哟哟,身子还想往前走,我得往后拖一下。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笔画,孩子们兴致盎然,马上猜出来是笔画“横折”。接着,我请一个孩子来书写笔画“横折”,一边说书写时的注意点。我发现有了“骑车”练习,学生对笔画的要点描述得很到位,这时,我再强调“横折”的书写要点:起笔时重些,横笔前进时比较轻松,折时回一回,折后用力写,收笔时回一回。小朋友们听得比平时认真了很多,练习时也认真了很多,都在想着怎样把“骑车”的技能运用到书写上去,同时发现,练习的“横折”也漂亮了不少。
出示“主角”——“横折弯钩”。请学生观察,今天学习的笔画,书写时有什么特点。学生会发现,今天在“横折”的基础上多了“弯钩”。那么在书写时又该注意什么?请孩子自由发表意见后,我鼓励孩子也试着用“骑车”的方法来说说“横折弯钩”怎么来写。这下孩子们的兴致高了,都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过孩子们在表达上总会有些偏差,于是,我与孩子们一起起立开始“骑车”。我一边讲解,一边做动作:“横折弯钩”书写的前部分与“横折”一样,但是今天的终点要远一点,还要经过一个弯。遇到“弯”时我们需要干什么呢?学生说“要刹车”。我又问:“那经过这个弯要不要把刹车刹得很紧呢?”学生说法不一。我告诉孩子们,自行车转这样比较圆圆的弯时只需稍稍刹车,那么运用到我们书写上时也只需稍稍慢一点。转过弯之后再平稳前进一段路,然后刹车后往旁边靠一靠,结束行程,这样就写完了“弯钩”。对于这样大难度的“动作”,孩子们一下子难以掌握,于是,我们在课堂上一边“骑”,一边说,用身体书写“横折弯钩”,解决笔画的书写要点。当两三遍动作做下来,孩子们对于要点掌握得比较熟练后,我请孩子们拿起铅笔坐下来练写“横折弯钩”。我巡视着看孩子们的书写,哇,发现孩子们写得很漂亮呢!
有了“骑自行车”学习笔画的方法,显然孩子们对于“横折弯钩”笔画的书写要点掌握得更牢,体会到了笔画书写的轻重要点。但是,我发现个别学生的“折”和“弯”区分还不够明显,于是又想到了另一个办法。我拿起讲台桌上的竹教鞭,让学生看我的演示。我先把教鞭慢慢地弯起来,然后一用力,“啪”一下,折断了一小截。我请孩子们说说,我在把教鞭弯起来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在折断教鞭时是怎么做的。然后又请学生也来给教鞭弯一弯、折一折。孩子们马上体会到了,“弯”时,用力要平衡,让教鞭出现一个圆弧,而“折”时,要很用力。于是,我趁机和孩子们说:所以写到“折”时要用力一些,写“弯”时不需要特别用力。我再让学生观察,折过的教鞭,折断了之后两部分之间就有尖尖的棱了,所以书写时折是有“棱”的。当我在进行这些演示和讲解时,小朋友们频频点头,我知道,孩子们又懂得了几分这个笔画的书写要点。于是,再让孩子们练习,果然,这次的笔画书写比刚才的美观了一些,“折”有棱角了,“弯”更圆滑了。
初次尝试这样“生活化”地学习“横折弯钩”取得初步成效后,以后上课时我时不时会用“拎水”“跳绳”这些孩子生活中常进行的活动提炼笔画的书写要点,每次孩子都学得特别带劲。
低年级的孩子本就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理解能力弱,如果能更多地考虑到孩子的这一特征,在教学中采用他们熟悉的“生活常识”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让孩子轻松地学习新本领,理解新知识的难点,更重要的是能让小小年纪的他们面对像“笔画书写要点”这样抽象的知识时不畏难,保有一颗快乐学习的心,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而且,我也发现到了二年级学习“亿、艺”的书写时,这一批孩子的书写明显比以前的学生漂亮多了,当然,还是没有达到特别美观的程度。我想一定还可以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让孩子们不单单轻松地学“笔画”,也将“生活常识”的教学法运用到更多的教学中去。
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