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2018-02-24 16:01刘洁虹
新课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班会班集体班级

刘洁虹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实验小学)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通过专门的学习途径学到的,而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中耳濡目染与人交往时所获得的知识。”我们不难发现,杜威先生在此所说的“人文环境”,就是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的班级文化和狭义的班级文化,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的物质文化是有形的,主要有班级的环境布置和班级活动等方面。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等方面,这些都是无形的,也是最核心的。班级的精神文化也就是狭义的班级文化。

为什么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德国哲学家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良好的班级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以巨大的磁力吸引着学生;又像一个大情感场,产生一条条情感链,形成一股股强烈的情感流,流向每位学生的心田,驱使着学生自觉自愿地、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熏陶、教育和鞭策,帮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产生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无形力量,从而产生自主、自求、自得、自乐的强烈愿望和具体行动。”

结合自身的实践,我将班级文化分为制度层、物质层、精神层和行为层四个层面进行浅析。

一、制度层,师生共同制订班级公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面对新事物或是处理新问题的时候都渴望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免自己陷入迷茫。同样,每一个学生来到一个新的学校、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都会对新环境有陌生感,他们都希望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环境,让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够迅速地走上预定的轨道。这个时候,学生适应新环境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遵照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去办事,尽量避免多走弯路的尴尬。

教育学告诉我们:可以利用群体规定帮助学生改变不端的行为,使学生在群体规定中形成自我约束,学生才能健康稳步地成长。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首先提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班训,它是一个班级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源泉,班训对学生既有鼓励作用,又有警示作用,它适时地提醒学生用班训指导勉励自己。让学生了解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自己只有不断的进步才能为班级添光。其次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制订有效班级公约,公约要奖惩公平,让学生认识到只要用心做,做得好就会有相应的奖励;相反,如果犯错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实现严于律己的教育目标。我班的班级公约一直是从学生中来(由学生制订),老师根据实际班情修改,再实施到学生中去的。如本学期,我们共同制订了“我们这2班公约”:“以维护班级形象为荣,以损害班级荣誉为耻;以勤学深思进取为荣,以懒惰不求上进为耻;以课上认真听讲为荣,以说话搞小动作为耻;以独立完成作业为荣,以抄袭他人作业为耻;以遵守班规班纪为荣,以破坏班级纪律为耻;以爱清洁讲文明为荣,以扔废物说脏话为耻;以课间操快静齐为荣,以拖拉散漫违纪为耻;以尊师团结友爱为荣,以傲慢无理自私为耻。”公约一出,学生的纪律有了明显好转,学习风气变浓了,互帮互助的现象多了,学生得到老师表扬的机会也随之增加,脸上总是挂着自信的微笑。这样的班级公约深受学生欢迎,使他们获得了班级小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二、精神层,用班级的目标、口号、舆论等渗透到班风及学风建设中

班级精神文化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一天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班级中度过。班级文化在学生的引导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班集体的价值观念,从而加强对集体的归宿感,提高集体集聚力。

诚然,“精神文化”是抽象的,它不能被看得到和摸得着,“班风与学风”这一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显然属于此范畴,它们更多是通过学生的行为和人们对班集体的长期观察得出,那么如何让学生接受和形成这些抽象的精神层面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讨论班级的目标、制订班级的口号和树立班级的舆论风气来渗透。

班集体中的所有学生要形成一致并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班规的实施使其制度化,另外还应该考虑到班级目标的激励作用。我把每次考试或者集体活动的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慢慢积淀成长期的目标。例如,把校运会时候的“金牌诚可贵,银铜价亦高。若为班出力,无名也英雄!”的口号、跳蚤市场义卖活动中“爱心1+1,义卖乐无穷”和期末考试目标“考好试,过好年”等目标结合起来便最终形成了我们班的班呼(即班级目标)“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这个目标从确立开始,一直激励着班级所有学生向优秀迈进。

除了班级的口号、目标等能成为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工具外,我们一起改编的班歌和精心设计的每周一句也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它们把班级的精神文化浓缩并长久地保存在学生心里,不断激励孩子们前进。

班级的舆论风气对班级的班风、学风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试想一个班集体经常出现迟到旷课、上课吃零食、自习课吵闹、对老师有对抗情绪等消极行为,并且班上的学生对此不予否定,那么这个班集体能否形成“人心齐,班风正,学习优”这样的班风呢?又能否形成“博学、笃志、朴实、求新”这样的学风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坚持班级要有正确、积极的舆论风气才能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三、物质层,布置课室环境,潜移默化感染学生

教室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和活动的空间,教师环境的好坏情况直接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心境。一个幽雅、文明、干净整洁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有助于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一个班级就是几十名学生共同的家,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的家,走进教室,如有走进一个神圣的殿堂,内心的求知欲被激发,是班级所有成员共同的心愿。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也有他独到的见解:“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现在我们提倡“让墙壁说话”的环境文化。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有一个洁净舒适的学习环境,又能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健康积极的潜藏环境。

我充分利用教室左右两边墙壁的空间,利用这个阵地,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园地专栏,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效的手段。在这里,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获奖作品,时而刊出丰富精当的剪报,时而是学生获奖的奖状,时而是老师根据学生近段时间表现所写的教师寄语。这些形式都是挖掘学生潜藏能力的良好平台。小小的一块墙就是大大的一片天,它成了班级信息交流、师生互相沟通了解、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媒体。

四、行为层,抓住各种契机,搞好班级活动,以小见大教育学生

把班级文化建设落到最实际的行动上,鼓励“全员参与”的方式,使其以具体而生动的形式教育学生,让学生从实践中领悟和建设班级文化。并且要注重在每次活动后突出学生取得的成果,鼓励学生朝积极的方向进步!

1.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并鼓励学生发挥所长争取取得好成绩

我们班学生秉承“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的班级目标,在文明班先进班评比、校运会、校园义卖、班容班貌评比等各项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我班被评为了“书香班级”;元旦亲子跳蚤市场优秀组织一等奖;队形队列比赛二等奖;广播体操一等奖。第八届运动会入场仪式一等奖;“行为规范训练目标”评比中获二等奖;观看兴趣班展示文明观众的评比中获一等奖。

2.常规而灵活的班会活动

常规的班会活动是规范日常思想行为的风向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最决定性的作用。班会主要有主题活动型和凸显契机型两类。主题活动型一般是根据学生的阶段特征和表现来制订的班会活动,例如“感恩”班会、“励志”班会、“环保”班会、“节日”班会等。凸显契机型就显得更灵活了,往往是抓住某一突发的事件,以小见大地跟学生分享感悟的即时性班会,两者都促进了班级精神文明建设。

3.特色而多彩的游戏活动

由于学校的活动不是时常有,班会课大多是在课室进行小型的活动,而四年级的孩子正是孩童时,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于是我常常组织好班上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的团体游戏活动。此活动在学生中的反响很强烈,学生在团体活动游戏中得到了体验,在体验中得到了感悟,在感悟中得到了成长,又使学生得到了身心锻炼,还促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我们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引导学生树立我是班级主人的观念,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关注分析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文化的创建,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一起思考,选择属于本班级的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总而言之,学生成长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丰满和人生意义的感悟。多年后学生珍藏心中的不是老师讲的道理和做过的习题,而是不经意间注入的精神力量!正如文化学家说:正是文化使人成长!学生个体发展主要是文化的发展,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来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要使学生得到健康积极的发展,班级文化建设则是班级和学生成长的土壤。

猜你喜欢
班会班集体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我爱我的班集体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