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彼此联系,互为影响。四者之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无疑是基础。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弱,语言层面的显现最为直观;思维品质与审美意识、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离不开语言积累和运用,最终也多以语言形式具体呈现。具体来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学习活动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掌握其运用规律,并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服务于交流沟通的目的。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语言积累尤其重要,而言语运用历来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近年来,芜湖市十二中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紧紧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打造校本课程,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和研究活动。我们认为,将以语言积累为重点的阅读课程化,通过引导和督促,强化任务驱动,抓住语言积累这个“牛鼻子”不放,夯实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同时,在说写层面,以“还原生活、体验鲜活”的教学主张引导个体言语经验的转化,能有效地突破固有的难点。在校本课程的整体观照下,提升学生 “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素养,可操作性是比较强的。
课业负担沉重,生活两点一线,是当前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加之大众娱乐的冲击,学生普遍缺乏阅读兴趣,至少,阅读趣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勉强施行“以学定教”的课程策略,其效果可想而知。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怎么办。指望学生自主阅读、积累恐怕不太现实。那么,能不能从学校层面依托语文教研组设计指向语言学习的课程体系呢?如果发挥语文学科组教师的团队作用,精心选择价值较高的语言材料,且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菜单式阅读选择服务,既有科学性,又可操作。基于此,近年来,我校构建了由课标教材、经典名著、专题群文 (包括 “小说类文本阅读”、“传记类文本阅读”、“说理类文本阅读”等系列群文和自主编写的《国学经典诵读读本》校本教材)组成的“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使他们“看在眼里,记在笔端,读在口头,诵在心中”,从而摸索、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积累、梳理方法。
以高一实施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为例。首先,秉承“生活语文”的教学理念,借助全校语文教师的团队力量,我们精挑细选了若干文质兼美的古诗文,编成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读本》。接着,为增强语言学习的有效性,提升语言积累的品质,努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在必修课程之外,我们设计了“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该课程采用活动式教学,将课程内容化整为零,以版块形式组织教学单元,与必修课程互为呼应,构成阅读课程系列。诵读活动课程主要包含午读、暮省、晨诵三个版块。下午第一节课预备铃响和正课前的10分钟为“午读”,“只求熟读,不求甚解”,要求学生以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接触文本。晚自习时间为“暮省”,主要内容是自读后质疑评价,并在读本上实录批注。隔日早读课为“晨诵”,组织形式有两种。有时由教师精心设计诵读环节,预设经典篇章的背诵,并在当天作业中体现。有时由学生自己主持,在诵读活动中进行语言学习与积累。
需要说明的是,“国学经典诵读”课程不仅是必修课程的补充,还特别注重与必修课程的有效对接。如第二单元的《荆轲刺秦王》是千古流传的名篇,在教授“易水诀别”一节时,巧妙植入陈子龙的《易水歌》,引进比较手段,在深化文本理解的同时,加大了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力度。“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始终贯彻多样化、主题式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设计、实施理念,时刻注意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言语学习情境,以积累为重点,以不断提升效益为努力方向。期中、期末,我们会对“读、背、默”等环节进行自评、互评、组评、师评,并建立诵读档案,引入激励机制,举办诵读汇报展示活动。表面上看,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是教师,实际上,课程的实施者永远是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师生,直观呈现的结果是学生大量诵读,积累了清词丽句、经典篇章。用复旦大学刘大为教授话说,这一系列语言的建构活动都是学生亲身参与得来的。积累成为阅读乃至一切语文学习的常态,无疑有利于培养纯正的语感。
如前所述,“语言建构与运用”最大的难点在于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将语言材料凭借语感、语言规律“结构化”,形成个体言语经验,最终实现有效交际。按照李海林先生的观点,“陈述性知识”是客观的、静态的,唯有将其应用于实践,才能转化为鲜活、有效的程序性知识或策略性知识。从这个角度说,言语实践活动(主要指说和写)是语言教学重心,离开了言语实践,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不仅无力,而且不太靠谱。不得不说,不少孩子视写作和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为畏途。个中原因很复杂,但剥离生活,潜意识中将写作与生活割裂,以及运用语言的心理障碍是两个主要因素。对此,我们认为,还原生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说、写变成一种有目的、有对象、有情境的真实交际,言语运用将会有可着力的抓手。
耐人寻味的是,言语实践最为鲜活。说、写都是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写作的实质是用笔说话)。说话者、写作者的“信息输出”必须有听众、读者,实现一定的目的,只有在这样真实有效的交际情境中,学生的表达欲望才能被充分激发,才可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激活自己的思想场、素材库。至于在语言材料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借助语感和语用规则,达到与不同对象交流沟通的目的,是在反复实践中完成的。克服“怕犯错”的心理,有老师的点拨辅助,在新的真实情景中通过“同化”或“顺应”,对以往的言语经验不断进行补充、修正,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将得以提升。
以我的一节写作课为例。高一第一学期开始,在已经记住彼此姓名相貌的情况下,师生迫切渴求彼此了解。我带着一篇自己写的诉说学生时代心路历程的文章《读报趁年华》走进课堂,通过朗读吐露心曲,向学生展示老师多情善感的一面,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大家跃跃欲试,在即兴的自我介绍(甚至自我表白)后,意犹未尽,按我建议的题目 “我的家庭我的梦”、“我的未来我的路”各展身手,写出了一篇篇情真意切的生活化文字。还原本真的生活,在最真实的情境中诉说,最大程度地调用了语言积累,言语运用一下子鲜活起来。
拓展开来,此类活动足够丰富,言语运用大有文章可做。每年,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活动计划、海报广告、征稿启事、剧本、串词、读书报告、获奖感言等实用文本都出自学生之手。习得言语经验,落实在一系列校本课程实施环节。
再说写作教学。学生作文的读者绝不仅限于教师,而是一个不小的群体。充分借助这一读者群,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评价、欣赏活动,启动作者“召唤”、读者“期待”的互动机制,并让它运转良好,对个体言语运用的作用不容忽视。比如,一次作文一般安排一个课时阅读交流,四人为一个小组,指定写作水平较高的两人担任正、副组长;组长组织小组评价四篇习作;各组推荐的优秀作文最终汇总到班级;这些作文再在“班班通”、校园网、班级QQ群、微信群等平台展示。这样,读者群包括了学生、老师、家长等等,各类习作拥有了更多的点击率和人气,孩子们在生活真实中热情高涨,学习态度更诚恳,学习收获更大更直接。一部分学生还踊跃向社会报刊投稿,校内辐射到校外,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庞大的读者群。
通过自己的文字打动和“结识”更多的读者,源自学生从生活中获得写作材料,从生活中获取语言运用的规则。从“要我写(说)”到“我要写(说)”的可喜转变,形象地展示了一种可能:还原生活,形成自己的言语经验,让言语运用鲜活起来,不但实用有效,而且充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