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南方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时,倡导革新教育,主张“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学,而在教学生学”,并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受到认知心理学的挑战,教学法上提出要实现从“教法”到“学法”的转变。初中是小学和高中阶段的中转站,此阶段“学法”的掌握对其高中语文学习乃至终生语文学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该方式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控制、支配自己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作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的特征是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和相对性。初中语文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行为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要促使初中生自主学习语文,须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的做法是,在学生进行讨论时,少打断、少干预甚至不打断不干预。同时在学生讨论时要做好简要记录,以便及时总结点评。我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不轻易否定学生,捕捉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引导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在教《打碗花》时,有学生问:我们总是说阳光灿烂,课文怎么写野花灿烂呢?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兴奋起来。有的说,后面写花中有露珠,阳光一照,有光泽,所以野花是灿烂的。马上有学生反对:课文写“总是那么灿烂”,是“总是”啊!又有学生补充说,太阳一晒,露珠很快就消失了。有的说,要是没有太阳呢?争论持续数分钟,后来,有个学生发表了意见——课文写“这里的野花,总是那么灿烂,红、黄、蓝、紫,像竞赛似的,终年不断”,野花颜色各异,鲜艳美丽,所以说野花是灿烂的。这时学生纷纷表示同意。在学生争论的过程中,教师只是鼓励地微笑着,看着听着学生毫无顾虑地大胆地发表各自的意见,到最后,才肯定了最后一个学生的意见,并补充说,有时“灿烂”还用来形容人的笑,那种发自内心的很有光彩的笑。课后,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表示:这星期的练笔,我要用上“灿烂”这个词。(事后,他真的写了“老师灿烂的笑”。)可见,教师不轻易否定学生,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就会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自主学习的能力会逐步加强。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自主学习中最核心的部分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展开合情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正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首先让学生读课文,弄清围绕于勒命运构成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后,鼓励学生就情节发展提出问题。学生问:于勒是个败家子,怎么会改得掉挥霍的习惯,发了大财呢?教师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学生积极性大增,踊跃提问:那他最后为什么又沦为穷水手呢?教师说:这有其社会原因(介绍背景)。学生问:我想知道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教师说:这个问题好,那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让同学们再读课文,弄清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变化,结合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有学生问:兄嫂为何对于勒由赶到盼再到躲呢?同学们纷纷说出他们这样变化的理由。在了解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前提下,再请同学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存在的疑问。一个同学举手说:于勒该赶,于勒值得盼,对于勒必须躲。有同学问:他们不是亲兄弟吗?为什么有难不帮,有福就享呢?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的提出大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自主学习的兴趣更加浓烈。
根据现代教育的“支架理论”,教师要指导学生适应小组学习,以在两种支架中获得进步。第一,师生互为支架,学生获得教师指导,教师也会从学生的讨论中获益;第二,生生互为支架,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提高。每学期我都会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实施讲故事、朗读、说真话、发现疑难等专题教学活动。全班各组围绕共同的课题进行合作探究,最后在全班分组展示,各组之间取长补短,亦形成支架关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敢于发言、积极思考上下功夫,要注意及时释疑解惑;要让同学们学会既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正确想法,又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学会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学朱自清《春》时,学生反复自主诵读后,都感受到了作者描绘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美景。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就课文中描写的的景色之美提出问题并进行探讨。有同学提出:朱自清写的景色为何如此美丽动人?我肯定了这个问题,并提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几个关键词,让全班分小组分别围绕关键词进行探讨。待各小组得出基本一致的意见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讨论结果。全班同学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答案:认真观察;巧用修辞;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学生的交流让我也收获颇丰,课堂效果当然在意料之中了。可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就能够创造高效课堂。
学生成长的因素多,概括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自主学习法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内因上下功夫。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要做自己的主人,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领了 “主人”这张通行证后,他们才能放开手脚大胆行使权利。例如:课堂上当“自我提问”环节一开始,同学们便纷纷提问,提出的许多问题真是突发奇想,令人难以置信他们会对学习内容理解得那么到位,让老师惊叹不已。
与此同时,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一步一步实现自学目标。第一步,让学生学会倾听。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听中理解问题,听得仔细,听得明白,听完之后还要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第二步,自己尝试。这是学生经过合作探究后的表现形式。我经常用“试着说出自己的见解,大胆点,没关系”等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三步,展示自己自主学习的成果。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首先鼓励学生展示自主收集的有关童话体裁、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以及名家对本文的评论等资料。同学们显得很兴奋,把最重要的内容都整理出来了。这样的展示充分发挥学生通过报刊、网络、文献、电视、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得资料的能力。然后用课本剧的形式表现故事的情节:骗子“做”新装,大臣、随员、皇帝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展新装。用些简单的道具做表演,虽然表演并不是完美的,但学生对故事的印象加深了,在笑声中很好的把握了课文的内容。此时老师对学生进行肯定,增加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与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进行互动,主动地对情境中的信息作出理解和判断,可以有不同于教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
要强调的是:教师要走下讲台,担当“平等中的首席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要做分数的裁判,而要当学习的教练。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鼓励学生自主提问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的推动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达成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自主学习成功的重要保障。
[1]蒋洪兴:《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教学模式和课型的选择与应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2]孔凡哲等:《上好课有效技能》,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刘墨,欧阳芬:《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