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主”与“指导”的平衡*
——基于High Scope理论的保育质量提升策略

2018-02-22 23:39:0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保教自主整理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幼儿的认知有着特有的方式和规律,幼儿更乐意在主动的活动中学习并获得发展,让幼儿在经验中学习,这才是科学的方法。”这是High Scope理论的主导思想,是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汲取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所建立的幼儿认知发展课程。其核心内容即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主要包括“计划——做——整理——回忆”四个环节,而其中在各个环节中都渗透着保育的机会。在“High Scope”的活动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幼儿自主”与“保教人员指导”的平衡。

一、“High Scope”理论中幼儿的“自主”与保教人员的“指导”

“计划——做——整理——回忆”是“High Scope”活动的主要环节,在各环节中,幼儿的“自主”都获得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也有保教人员“化作无形”的“指导”。

1.计划(Plan)

在计划时间内,幼儿会自己决定在操作活动时间做什么。他们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保教人员,保教人员则帮助他们思考和充实计划,记录并协助幼儿开始施行计划。[1]

可以看出,在High Scope理论的一日生活设计中,提倡幼儿自主制定活动内容和计划,充分尊重了幼儿的天性,为幼儿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保教人员也不是袖手旁观,他们要聆听并完善幼儿的计划,帮助其选取并确定材料,辅助幼儿计划完善和实施。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自主”是决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保教人员的“指导”是完善幼儿的活动计划。[2]

2.做(Do)

这是High Scope区域活动持续时间最长的环节。保教人员和幼儿都处于繁忙和主动的活动中。幼儿忙于实现所制定的计划,他们会用整个活动室的材料进行探索、学习,尝试不同的想法并把他们认为有意义的知识经验组合在一起;保教人员则忙于在幼儿之间来回走动,随时准备解答幼儿的疑问、给予其需要的支持,帮助其实现或丰富他们的活动。[3]

可以看出,幼儿在这一阶段仍然是保持着自主的地位,他们会自己选择活动的材料和活动方式,甚至可以自主更换活动类型;但保教人员也不是无所事事,他们要适时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解疑、支持和指导,扮演着“不打扰幼儿”的辅助者、参与者。同时,他们往往采用建议式的语气与幼儿进行交谈,在谈话中促使幼儿自己发现如何使活动顺利进行或得到扩充,这种方式也是支持幼儿自主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自主”是用尽所有的办法去探索、去完成自己的计划;保教人员的“指导”则是通过观察和建议式的语言帮助促使幼儿自己开展并完成计划。

3.整理(Classify)

在整理和打扫时间,幼儿把他们在操作活动时间使用过材料进行分拣,归类、堆积、倒出和装进,这样他们不仅能了解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还知道把类似的物体放在一起。幼儿进入活动区时是随意选择材料的,在活动结束后,指导幼儿把拿到的各种活动材料放回原处,按照之前的类别进行整理,这在培养了幼儿归类、整理能力的同时,也让幼儿有了一种责任的意识。

可以看出,在这一环节中活动仍由幼儿完成。他们自己打扫并整理活动中所用过的材料,这是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保教人员虽看似没有参与,但其仍担任着督促幼儿完成整理、指导幼儿进行分类的任务。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自主”是将自己曾经用过的材料有秩序地归还原位;保教人员的“指导”则是督促并指导幼儿的整理和分类,且坚持让幼儿自己动手。

4.回忆(Review)

回忆是High Scope区域活动的最后环节及放松环节,幼儿和保教人员会围圈而坐,或聊天或吃点心,总结设计完善计划、执行完成计划的种种细节,为幼儿提供了回忆和表征他们在操作活动时间所从事的活动的机会。[4]

回忆操作活动经验的环节所完成的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过程——通过回忆他们做过的事,幼儿能开始看到他们的计划和活动之间的联系,能对他们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意识。

在这个环节中,保教人员的“指导”地位有所提升,他将引导并帮助幼儿总结活动中的行为及经验,幼儿的“自主”则是将刚刚发生的事情回忆并表达。

二、基于High Scope理论的幼儿园保育质量提升策略

1.认真聆听,给幼儿自主计划的权利

幼儿的个性、发展水平均有不同,影响着他们的兴趣及选择。除了日常必要的生活环节外,保教人员的计划未必真正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在保育过程中可以尝试聆听幼儿的其他需求,如可将没有午睡习惯或强烈抗拒午睡的幼儿统一安排在园中不影响其他幼儿的空间,并让幼儿有自主计划活动的权利,在听完其计划后对其进行完善和扩充,在尊重幼儿兴趣的同时,兼顾了语言能力、自主学习等多方面的发展。

认真聆听,给幼儿自主计划的权利,这是“幼儿自主”与“保教人员指导”平衡的起点。

2.默默支持,给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

幼儿对这个世界是好奇的,他们会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用各种方式进行探索,这些方式是符合幼儿年龄及身心发展特征的。但有的保教人员却认为那是幼稚、不正确的做法,会禁止幼儿的行为,或勒令幼儿采用他们所规定的方式……这些方法都会降低幼儿在园活动的积极性。

保教人员在了解了幼儿的活动目的后,应给幼儿自由选择做什么、怎么做的权利,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去学习,在保证规律生活和幼儿安全的前提下,保教人员本身只需要做一个观察者和辅助者,在幼儿的活动出现问题时,用建议性的、开放性的语言去帮助幼儿,让他们在与保教人员的交谈中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继续完成活动。

默默支持,给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这是“幼儿自主”与“保教人员指导”平衡的保证。

3.放手信任,给幼儿自行整理的机会

在活动结束后,保教人员应提示幼儿自行整理活动材料。包括对材料进行分类摆放,分类标准应是幼儿可以理解的,如颜色、形状等;且在材料的放置上,应是幼儿触手可及、方便拿取的地方,不可放置过高,即不方便幼儿拿取又增加了危险;在一日生活的某环节结束后,保教人员应有意识的提醒幼儿对用过的材料进行归类和整理,养成良好的习惯。

放手信任,给幼儿自行整理的机会,这是“幼儿自主”与“保教人员指导”平衡的巩固。

4.组织回忆,给幼儿自我反思的经验

保育活动不可草草结束,要留给幼儿反思的机会。保教人员应利用各环节结束之后的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在之前的活动中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同时,也可以让幼儿相互总结在活动时所看到的其他伙伴的状况。这既是培养幼儿总结能力的途径,又是促进同伴关系,形成自我反思能力的方法。

组织回忆,给幼儿自我反思的经验,这是“幼儿自主”与“保教人员指导”平衡的延伸。[5]

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承担的双重任务,其中,保育贯穿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重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这些目标的达成除了教育的影响,一日生活中的保育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功效,且在“自主”与“指导”平衡下的保育对幼儿的发展更有推动作用,更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园的保育质量。

猜你喜欢
保教自主整理
如何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实施保教融合?
留学(2024年1期)2024-01-11 04:15:45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科学咨询(2021年39期)2022-01-01 21:42:21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07:20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论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