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般美好 如梦般远去
——《如梦令》教学

2018-02-22 17:32张利群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3期
关键词:全词如梦令首词

张利群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下第三单元第9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揣摩词之温度。

2.依据词描绘的情景,想象画面,品味词之意境。

3.了解作者的人生际遇,领悟词之情感。

【教学流程】

一、一首词就是一种心情——初读全词,揣摩词之温度

1.(播放蔡琴演唱的《如梦令》)好听吗?听完这首歌,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词)

词,咱们并不陌生,它又叫什么?(长短句)

词的音乐性很强,是可以配曲吟唱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唱古曲了,刚才大家听到的是现代版的《如梦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走近它的作者——(板书:李清照)

2.才情是命运给予李清照最大的光环。我们多数人跟李清照的初次会面,是从这首《如梦令》开始的。(板书:如梦令)

3.令,就是——小令、令曲,来自宴席上的酒令。“如梦令”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吟唱时的旋律,一共应该有几句,每句应该有几字。(齐读课题)

4.指名读词。正音:“兴”,四声。

关于“兴尽”,它还有一个典故。(出示“兴尽而返”的典故: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在《如梦令》中,词人尽的是何兴?能把这种满足感读出来吗?(生再读整首词)

5.观察全词,有一个字表明了词人的情绪,是哪个字?(醉)

李清照是书香世家的名门闺秀,竟然喝醉了,在你看来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子?

正是骨子里的这份洒脱奔放、不拘一格,让她在经历了金兵入侵、国家衰落、夫妻流亡的苦难后,依然写出了铿锵豪迈的诗——《夏日绝句》。

6.那她这次是怎么醉的呢?轻声吟读词,在字里行间找依据。

交流并板书:酒——酒助游兴,词人游得高不高兴?依据是什么?

景——如果还原当时的美景,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此刻词人划船摇桨,美景当前,更有小酒助兴,自然沉醉其中。再读全词,相信你可以读出词人的这种心情。(生齐读全词)

【设计意图:“尽的是何兴”“词人是怎么醉的”这两大问题帮助学生以词人的视角移情体验,观照内心,在揣摩和还原词中描述的场景、画面、心境的过程中一点点靠近词人,见词人所见,感词人所感,言词人所言,理解的程度从词意的表层,达到与词人的心境合二为一。在此过程中,典故引进是基于学生阅读背景的合理补充与拓展,也是在充分估计学生的思想脉络和情感走向后,巧妙预设出的导学策略,使课堂弥漫着文化和历史的悠远意蕴,增强了作品本身的文学力量。】

二、一首词就是一个故事——想象画面,品味词之意境

1.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这首词题为“酒兴”。古人三杯两盏,喝酒行令,吟诗作词,那是很有情调的事。短短的一首词,就让我们看到了才情卓绝的李清照少女时代的故事。这故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地点在哪儿?人物有谁?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①自由发挥,小组选一项进行讲述;②团队合作,共同演绎故事。

2.第一组展示,点评。

既然是想象讲故事,那除了符合词的本意,还要想办法填补词中的空白。比如“争渡争渡”,那是怎样的渡法呢?“百家讲坛”《李清照》中的解读是喝了小酒又玩得尽兴的一群女子在藕花深处奋力摇桨,争着寻找出路。我们不妨想象:争渡前她们在做什么?惊起一滩鸥鹭后她们又是什么反应?这些都可以在故事里得到更完整的表达。

3.第二组展示,点评。

想象也应该是思维和语言的完美结合,带着这样美好的想象,我们再次用心吟诵这首词,了解蕴藏在里面的故事。(齐读全词)

就这样,一个青春俏丽的女子,带着藕花的沁香纯美,带着沙滩上飞起的鸥鹭一般的生命活力,更带着她无人匹敌的才华,走向了她传奇的人生。

【设计意图:“想象讲故事”既符合学生的心理视线和审美情趣,也使他们置身于语境之中,将作品中静伏的、暗蓄的、潜在的意境明现出来、生发出来,指向的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提升言语智慧。中国古典美学强调空白、留白,所以在这个讲故事与听故事的交互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辨认出隐藏在作品里的召唤结构——“争渡争渡”,将留白中的意蕴让学生进行还原性甚至创造性解读,词就有了生命的色彩和气息。】

三、一首词就是一段历史——一咏三叹,领悟词之情感

1.了解词人早年经历,赏读另一首《如梦令》和《点绛唇》以及《减字木兰花》。

那是一个风雨后的早晨,酒未全醒的李清照想起园中的海棠。于是她说:昨夜雨疏风骤……(师生共读)

那一年,她遇到了意中人赵明诚,初次相遇,情窦初开。她说:蹴罢秋千……(师生共读)

才子佳人,门当户对,和赵明诚结婚后,李清照度过了人生中最甜蜜的一段时光。她说:卖花担上……(师生共读)

早期的李清照是非常幸福的,酒是她闲适生活里的点缀和情趣。在和丈夫情投意合的日子里,她曾笑着向爱人描述十七八岁时的美好往事,分享她的自由与快乐。(女生吟诵《如梦令》)

2.了解词人中年经历,赏读《醉花阴》。

步入中年,受到皇帝提拔的赵明诚外出做官,李清照独居家中,连重阳节也无法团圆,一腔思念倾付于纸上。她说:薄雾浓云愁永昼……(师生共读)

酒字又入词了,这次是一杯怎样的酒呢?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于是她更加怀念多年前的那个黄昏:常记溪亭日暮……(男生吟诵《如梦令》)

3.了解词人晚年经历,赏读《武陵春》和《声声慢》。

不管是小酒怡情,还是借酒浇愁,酒就这样交织在李清照的生活和作品里。但她从来没有想过,丈夫赵明诚会突然病逝离她而去,加上金兵入侵,朝廷风雨飘摇,双重打击之下,这个曾经争渡的少女,还有心情去划船吗?只听她说:风住尘香花已尽……(师生共读)

春色再好,心却已碎。而凝聚了李清照所有悲伤的,则是这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师生共读)

这首词中再次出现了酒字,这次是什么样的滋味呢?有谁明白李清照?

国破、家亡、夫死,到后来的再嫁、离婚、无子,命运比烈酒更苦涩。往日的欢乐、完整的国土、挚爱的亲人,一切不复存在。遥想当年,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争渡的少女,惊飞的鸥鹭,如梦一般美好,却已是如梦一般远去了。

【设计意图:补充跟李清照生命历程息息相关的词作,意象、意境、意蕴得到有层次的丰富和叠加,学生就会不断获得惊喜、慰藉和情思,也会不断引发他们的文化共感,对作品的理解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四、总结

1.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了“百家讲坛”对李清照的人生解读,了解了她各个阶段的代表作,今天又学习了这首《如梦令》,你们对李清照以及她的作品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品读一首作品,就是在品读一位作家,品读其独特的人生。李清照一生有关酒的诗词16首,她将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个人情感融进了不同时期的词作当中。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里这样评价李清照:“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这正应和了她自己《渔家傲》里的一句——此花不与群花比。这仿佛就是她本人的写照。让我们再次吟诵全词,以示对伟大女词人李清照的怀念和致敬。(师生齐背全词)

【设计意图:学这首词之前,学生观看过央视“百家讲坛”康震教授主讲的《李清照》,对李清照的爱情和人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背景认识。在这样的背景认识下,学生开始接触李清照的代表性作品,其中就包括这首《如梦令》,在趋于统整的学习中开启了走向词文化的美丽开端。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从来不是“到此结束”,而恰恰是“从这里出发”,是以此为新的起点,引发一种共鸣,产生一种诱导,让学生带着各自的领悟去知觉,去实践,去把阅读中获得的种种内化为思想和力量。我理想中的语文,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底蕴,所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文化整合,在教学导向上呼唤文化回归,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文化传承,这应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和课程诉求。】

猜你喜欢
全词如梦令首词
如梦令
神回复
如梦令
不吹不黑
宋高宗的眼力
如梦令,长相思
我记得,我记得
梅花引•荆溪阻雪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诗词曲五首》(选二)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