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明
【阅读材料】
1.《女孩花百万留学回国做按摩师母亲急哭:咋出去见人》(来源:《华西都市报》2017-09-24)
事件概要:一位母亲花了上百万元,将女儿送到澳大利亚留学。女儿回国后,做了一名按摩师,这让母亲觉得很丢人。母亲便悄悄地给女儿做了一个局,终于让女儿放弃了最初的选择。
2.微博热评(网友对这件事不同的看法)。
【教学目标】
1.把握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能根据阅读材料快速提取主要信息。
2.能利用审辨式思维,对报道中女儿的选择和母亲的做法进行理性思辨。
3.能根据新闻内容,读出隐藏在新闻背后的意义,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流程】
1.默读“阅读材料”:《女孩花百万留学回国做按摩师母亲急哭:咋出去见人》
2.出示“一级阅读阶梯”,学生回答。
3.师:这是第一级阅读阶梯,不是很难。不过我想问一下大家,女孩花百万留学,回国后做了一名按摩师,对于她的选择,你认同吗?
4.教师统计学生的选择,学生交流“认同”或“不认同”的理由。
5.(出示《微博热评》)师:在这些评论中,你比较认同谁的说法?或者对谁的说法有不同的看法?
@LIFAair:喜欢就好,很幸福啊,很多人倾尽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每天做着不知所以的事情。@jinguangjin:这个女儿挺正面的,知道想做什么,而且敢于去做。比啃老族,比海归后找不到人生定位的人强万倍,应该点赞。@嘴遁:其实一个人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不违本心,绝对是人生的赢家!@panda:人家是喜欢这个职业,没什么不对的。我觉得人一生可以干自己喜欢的职业没什么不好。@一只懒懒的考拉:让她自己试试呗!没准那就是她想要的生活。留学或者其他方式,不也是为了多个选择去过自己理想的生活的嘛。而且,没准她尝试过后,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她会调整方向的。生活是她的,家长合理引导后,要学会放手和祝福。@鑫子_渡劫:女儿留学的钱是父母出的,不是她自己挣的,她当然觉得开心最重要。但她也许没为父母考虑过,这100万不是大风刮来的。留学回来做按摩师,任何父母都不可能接受,何况还是爱面子的人。@叔叔:在中国,想当按摩师根本无需学费,当一年半载学徒即可,当学徒还有工资领呢。妹子,你被外国人骗了!@庭院:我不歧视按摩师,但我闺女要是花了上百万去留学,回来还想干按摩师,看我不把她揍扁了。你随便去国内哪个中医学院学,花二十万顶天了,花上百万足可以让学校给你换按摩专业,安排最好的教授给你上课了。可你却去学和按摩完全没关系的专业,回来要练这个摊,当老子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6.师:站在女儿的角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劳动的价值,她有错吗?如果你是那个女孩,你会怎么劝说父母?
(预设:可以从“追求梦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等方面进行交流。)
1.出示“二级阅读阶梯”:母亲给女儿做了一个怎样的局?
2.师:我们已经了解到,母亲和父亲一起,给女儿做了一个局,终于让女儿放弃了最初的选择。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局”呢?请大家拿出“阅读单”,梳理一下整个过程。阅读单
3.学生填写阅读单,随后交流。
4.师:对于母亲这样的做法,你认同吗?
5.教师统计学生的选择,学生交流“认同”或“不认同”的理由。
6.师:站在母亲的角度,希望女儿过得幸福、过得体面、过得开心,她有错吗?你觉得母亲这样做,究竟是为了女儿的幸福,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1.出示“三级阅读阶梯”:这是一则关于_______的新闻。
2.教师统计学生的选择,学生交流选择的理由。
3.师:如果你是报社记者,你会把这则新闻发在哪个版面?(生活、娱乐、经济、文化、成长、法制……)你想跟读者讨论一个怎样的话题?请写下来。
4.学生练习,随后交流。
师: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这是一则普普通通的新闻,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理解,来看这则新闻。我们看新闻、读报道,关键是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发现。
【教学反思】
(一)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资讯泛滥的时代。每天只要一打开社交媒体,各种讯息就会如潮水般涌来。可是,面对这个触手可及的世界,有多少人会透过纷扰的表象,用平和的心态、审辨的思维,理性看待那一桩桩人间事、一副副众生相呢?很多时候,我们只会跟在别人的身后,摇旗呐喊、人云亦云。
教学此课,我想告诉学生:新闻每天都在发生,作为一个生活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学生,我们既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也要懂得“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新闻议事”这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辨析信息,利用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以为,这是“核心素养”时代最应当培育的语文素养,也是当下语文教学最为缺乏,却又亟需补上的一课。
(二)
本课讨论的这则新闻发生在成都,说的是一位母亲花了上百万元送女儿去澳洲留学,不料女儿却迷上了按摩,回国后当了一名按摩师。母亲觉得很丢人,便设了一局,让女儿放弃了做按摩师的念头。
这则新闻最早发在《华西都市报》上,后经多家媒体转载,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虽然事件的过程有些匪夷所思,文中这位母亲的做法也着实让人大开眼界,但不可否认,这一报道的确击中了当下疯狂而又病态的“留学热潮”。
当然,跟小学生讲留学、谈工作、聊按摩,为时尚早,也不合宜,但并非无题可议,比如:
◆女孩花百万留学,回国后做按摩师,到底值不值?
◆留学生回国做按摩师,到底丢不丢人?
◆女儿想做一名按摩师,她错了吗?
◆母亲反对女儿做按摩师,她错了吗?
◆母亲设局让女儿放弃做按摩师,她的做法可取吗?
◆母亲这样做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面子?
……
这些议题都有思辨的价值,都值得学生“慎思之,明辨之”,可课堂毕竟是有时空边界的,要想在短短的40分钟里完成这么多议题的讨论,显然不可能,所以,教师要学会取舍。
(三)
这则新闻题为《女孩花百万留学回国做按摩师母亲急哭:咋出去见人》,透过这个标题,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这一事件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能从中读出诸多隐藏的“矛盾冲突”,比如:
◆“花百万留学”与“做按摩师”之间的矛盾;
◆“女儿”与“母亲”之间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矛盾冲突,才让这一本不起眼的事件变得极具可读性与可议性。
再看全文。作者将这篇报道分为了两大板块:
1.女儿的选择:留学回国后,做起了按摩技师;
2.妈妈的反击:再送出国,悄悄给女儿开工资。
从中不难看出,这样的行文架构还是颇具匠心的。作为教师,完全可以据此来引导学生思辨。于是,我围绕这两大板块拟了三个议题:
1.女孩花百万留学,回国做了一名按摩师。对于她的选择,你认同吗?
2.为了不让女儿做按摩师,母亲悄悄地给女儿做局。对于她的做法,你认同吗?
3.你觉得这是一则关于什么的新闻?
这三个议题都很开放,既可深议,又可浅谈。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希望听到学生因意见不一而在课堂上相互质疑、相互争论、相互辩驳的声音。我以为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才会越读越聪明、越读越有个体的光芒。就像著名作家狄马先生所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知识的多少和观点的对错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四)
上罢此课,有老师问:这哪像语文课啊?语文课怎么会是这样子呢?没有语言文字训练的语文课还是语文课吗?
对此,我想说的是,新闻报道有别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和表达方式。我们不能拿教文学作品的方式来教新闻报道,这是一个莫大的误区。诚如王荣生先生所说:“新闻是用直接的明晰的语言表达,所以新闻没有微言大义。新闻阅读从来没有揣摩语言这一说。……从新闻中去学语言技巧,那就更不对了。”新闻要教的,“是对新闻报道的事实进行评估,或者我们讲批判性阅读要介入,是去判断分析报道背后的事实”。当然,作为一堂“新闻议事”课,“议什么”“怎么议”“议得怎么样”才是教学的重点。本课在如何引导学生客观、理性、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上,缺少必要的技术指引。这是教学上的一大疏漏,留待日后慢慢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