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曹刿论战》重视鲁庄公形象

2018-02-22 06:11李秋蕾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庄公鲁庄公左传

李秋蕾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春秋时期,周室不振,内有诸侯争霸,外有蛮夷交侵,战乱迭起,生灵涂炭。据专家统计,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间,爆发的大小战争达483起,即平均每年发生两场战役,其次数之频、规模之大、延续之久,中外历史上都鲜与伦比;更主要的是在那弱肉强食的年代,战争沦为争权逐利的工具,尤其是大国向小国攻伐之由完全可以由侵略一方信口描来。史称“春秋无义战”可谓是恰如其分。也正因为如此,在反侵略的战争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齐鲁长勺之战,历来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古文观止》将《左传》所载的长勺之战部分定名为的“曹刿论战”,而沿用至今。短短二百二十余字,既交代了事件经过,又归纳了战略思想,还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曹刿,形象高大丰满而几近传奇;出身卑微而见识卓绝,国难当头之际主动请缨,并且以高超的战略战术,指挥镇定,力挫劲敌。

至于鲁庄公,人们大多认为他仅仅是“肉食者鄙”的最佳例证,从文章前面的“公将战”、中间的“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后面的“公问其故”都可以看出他军事上的无知,是为了更好突出曹刿深谋远虑而设置的可有可无的角色,这其实是偏激之辞、片面之论。《左传》是《春秋》的最好注释者,也是“春秋笔法”的最好体现者,书中不仅不避善、不隐恶,而且面对善恶,作者的爱憎完全体现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不著评议而褒贬自见。基于此,我们不妨深入分析文中的前因后果,给鲁庄公一个全面公允的定位。

1 鲁庄公情深义重

联系《左传》背景,齐桓公发动长勺之战不过是为了个人泄愤,是因为鲁国曾大力帮助过和与他争王位的公子纠而对人家挟私报复、横加欺凌;而鲁庄公,当初被齐桓公装死所蒙,结果深入虎口,兵败受困,万般无奈下委曲求全,不仅囚送了曾伤及齐恒公的管夷吾,而且杀死了曾危及齐桓公的公子纠,之后齐公又兵临城下、变本加历、盛气凌人地来在鲁国耀武扬威、公然挑衅!

鲁庄公暴躁、鲁莽、失去了冷静,但这于情于理、无可厚非,大臣遇害、外甥被杀,而凶手又趾高气扬地上门骂阵,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时的鲁庄公像抚琴退敌的卧龙先生一样稳坐城楼才不可理解!相反,同时期的郑伯面对母亲与弟弟的步步逼迫表现出来的所谓“冷静”,不仅不值得我们赞美,反倒让我们感到冷酷残忍、不近人情。无论是君臣、舅甥之情还是反抗侵略之义都使鲁出公不得不下定决心,明知黑云压城、敌强我弱也要义无反顾、也要玉石俱焚。“将战”是具有爱国热忱的鲁国君民同仇敌恺的必然结果。至于两军对垒后的“将鼓”以及敌军溃退后的“将驰”就更不奇怪了。

2 在政治上,鲁庄公确实有些幼雅不成熟

曹刿问其“何以战”,庄公依次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贵族近侍上、神灵佑护上。在曹刿再三启发下,才意识到民心的重要。对民心向背的重要性,庄公虽认识有些模朝,但实际行动又如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若庄公完全明白过来才去做政治准备,大敌已当前,为时太晚了。文中虽未明言,但结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可以肯定,庄公平时还是尽职尽责、重视民心、民众拥护的。政治准备不是在战前才做,而是平时已初步做了。曹刿是理论总结,是理论家,庄公是付诸行动,是实践家。据此,说庄公政治上昏庸,太武断了,其实他只是政治上不太成熟,理论欠缺,认识有些模糊罢了。

3 军事短视无损于鲁庄公君主形象

在军事上,鲁庄公确实有些无知,盲目冒进,对于“彼竭我盈”战机的把握,“知已知彼”、“敌疲我打”战术的运用,全然不懂,仗打胜了也不甚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如果说庄公军事上全然无知,也太武断。而曹刿却是白手起家,如果没有一支调练精良的队伍,没有团结协作的将帅土卒,如何对付数倍于己的强齐?上任初即指挥大战,纵有天大本领,胜算又有几何?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果可知,曹刿这位战略家虽起了决定性作用,但鲁军肯定亦是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不弱的队伍。这一切,便是庄公悉心经营的结果,说庄公战前政治、军事准备充分,并非空穴来风。

4 战争的正义性质

《左传》固然以生动形象的笔墨描绘了大量的战争,但这并不等于说作者热衷战争、鼓吹战争,恰恰相反,借战争外衣,《左传》流露出更多的却是民本主义、仁政思想。所以在这里曹刿被作为卓越军事家来赞扬的根本原因不是来自本人的指挥才能,而是来自战争的正义性质。如果张刿或者李刿以同样卓越的指挥才能助纣为虐,这样的“卓越”未必值得我们称诵,曹刿之所以被称为英雄,就在于这个英雄是忠君爱民的英雄、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是反抗侵略的英雄。而対于一国之君,虽然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卓越军事才能一无是处甚至妨碍和平,但这并不应当成为评判人物是非功过的最主要标准。而不少研究者之所以将鲁庄公定性为曹刿的配角,可能正是把军事オ能当成了首要甚至唯一的比较标准。

刘备的军事才能比不上徐庶,更比不上诸葛亮;汉高祖也曾坦言,自己协调关系不如萧何、运筹帷握不如张良、攻城略地不如韩信,但人们并末因此而贬低这两位一代帝王的高大形象。我们又何必把鲁庄公和曹刿放在这样小的天平上论高说低、比短较长呢?

5 礼贤下士展现了鲁庄公的宽阔

传统解读因文中确实展示了曹刿比庄公政治上成熟、军事上高超从而过分地赞扬曹刿而贬庄公,其实是混淆了一个概念:身份不同,才干亦应不同。如果说,曹刿是一匹千里马,庄公便是一位伯乐。我们对千里马的要求是有才,对伯乐的要求是善于识才、用才,而非才多高。庄公尽管非千里马,但却是位真正的伯乐,是一位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知人善用的明君。在文中,有不少细节显示了这点。“公将战”时,偏有一介草民求见,按理,大战在即,庄公不该接见这位莽撞者,却出人意料地接见了。对其“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式的逆耳忠言也并不介意,曹刿“何以战”的发问,火药味甚浓,庄公并不发火,而是虚怀若谷,用心作答。在对曹刿的考察合格,认其确实是人才后,便破格录用,让其参战,“公与之乘”,可谓礼遇有加,其身先士卒、亲临前线的气魄也令人感佩。作战中,两次“未可”“可以”的对话中,可知庄公对曹刿是用人不疑,放手让其施展才华。要知,这一切中,包含有多少危险因素,如果曹刿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式的人物或敌国间谍呢?战后“问其故”,又表现其为求真知、不耻下问的精神。总之,庄公的一系列表现表明其虽非曹刿式的将相才,但却是一个具王者之气的明君。我们对文中鲁庄公形象,应该有新的认识,

胸襟说到虚怀纳谏、从善如流,人们大多会想到战国时期的齐威王和贞观盛世的唐太宗。前者听取邹忌讽谏,广开言路、悬赏求过,终使诸侯朝服;后者接受魏征批评,内修政德、外抚夷蛮,终使四海归心。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这两位进谏者都是君王的心腹之臣、都与君王有多年交情、都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即使这,邹忌还是为了使进谏含蓄委婉而别开生面、煞费苦心;不讲究说话艺术的魏征则连续几次因犯圣颜而险些被杀!现在我们再回头品读一番长勺之战前的君民对话,不难发现在礼贤下士方面鲁庄公比其后世的齐威王和唐太宗都要优秀得多。试想一下:面对一介布衣的当头棒喝、咄咄追问,一国之君能够做到不耻下答、似乖巧小学生逐项回答老师的再三刁难一样,这种胸襟该是何等宽阔!曹刿是人才不假,但在特殊的社会条件下、阶级年代中,恃才放旷而壮志难惆至身首异处的事例可谓数不胜数。沉痛者如韩愈大声疾呼“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悲惨者如杨修自作聪明“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卞和泣玉的经历更明确地告诉我们,得到统治者、尤其是是最高统治者的认可是体现人才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筹码。这里鲁庄公对曹刿才能的认可,其积极意义远远不亚于曹刿才能的本身。

礼贤下士、尊重人才并且用人不疑,果断地把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战争指挥权交到曹刿手中,自己则亲临一线、阵前督战,鲁庄公的这些表现对战争的胜负可谓至关重要。也正因为“公与之乘”,站在国君的身边,曹刿才弥补了资历威信等方面的不足,得心应手,其中甚至有些虎假狐威的意味。一场战争的胜利,我们在赞美直接指挥者的同时,请千万不要冷落了最高决策者!

结语

这就是鲁庄公——面对来犯之强敌,毫不畏惧,忠于职守,毅然迎战;曹刿请见,不因其身份卑贱而拒之,而是选贤任能,从谏如流;决策时,不逃避问题,不独断专行,实事求是,达成共识;作战时,将指挥大权悉数交出,破格用人,知人善任;战后,不掩饰自身不足,没有不懂装懂,诚心求教。

再读全文,掩卷沉思,不由深深为庄公而鸣不平;庄公,真乃明君也——以民为本、知人善任、虚怀若谷……而曹刿能遇庄公,实乃幸也,若遇陈叔宝、刘禅之辈,曹刿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又能如何呢?

猜你喜欢
庄公鲁庄公左传
东野稷驾马车
鲁庄公之“鄙”和曹刿之“远谋”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秘诀胜齐国
掘地见母
我教《曹刿论战》
第三只眼看庄公
其实“庄公”也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