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娟娟
摘要:学前儿童创意舞蹈课程是以动作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性舞蹈课程,强调儿童个体学习的自由性、独特性,发展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意舞蹈课程主题和内容的开发借鉴“方案教学”模式,儿童充分参与主题内容网络图的建构。儿童身体的动作创意设计以鲁道夫·拉班的动作理论为依据。
关键词:创意舞蹈;课程开发;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2A-0051-03
一、创意舞蹈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创意舞蹈(又称创造性舞蹈)课程,是以动作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性舞蹈课程。它从动作教育角度重视儿童的身心学习过程,强调儿童个体学习的自由性和独特性,培养儿童敏锐的观察力,鼓励儿童通过肢体动作探索思维,觉察内在情绪,感受过程,发展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儿童在分组讨论、合作中发展发散性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意舞蹈课程不以教师示范、儿童模仿的教学方式来局限孩子肢体潜能的发展,而是教师透过动作元素与多元学科知识点来引导启发孩子,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自己的肢体能够做些什么,在此过程中发现与创造肢体舞动的各种可能性。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1.教学形式更加注重引导启发
对于多数幼儿教师来说,如果没有很好的舞蹈功底,是没有勇气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幼儿学习舞蹈的。然而在创意舞蹈的课程中,教师不必有这样的担忧,因为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扮演一个引导、启发孩子独创性的角色。创意舞蹈不是以教师示范动作、儿童模仿动作的教学方式来局限儿童的身体潜能,而是教师运用各种有创意的方式,引导、启发儿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丰富自己的身体动作经验与技能。在创意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鼓励儿童去尝试、探究,既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又能与舞伴很好地合作。
2.课程内容更加关注统整
创意舞蹈课程更加强调以人文素养为核心内涵,从统整性出发,设计出千变万化的课程。它统整了语文、科学、健康与艺术、社会等学科领域的主题内容,并结合拉班动作理论中身体、时间、空间、力效、关系等身体动作要素进行肢体动作的探究与创作,让学习者在学习和生活中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学科之间产生更积极的互动,进而培育身心健全的学习者,真正达到自我实现与全人教育的目标。
3.课程评量以动作教育理论为依据
被誉为“现代舞理论之父”的教育家鲁道夫·拉班在他的《现代教育舞蹈》一书中,以全新的视野倡导以教育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性舞蹈理念,并构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舞蹈教育的课程模式,主张建立人体动作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性舞蹈实践。创意舞蹈课程以鲁道夫·拉班动作教育理论的身体、时间、空间、力效、关系等身体动作要素作为课程动作内容支架,对学习者的创造能力、身体感知能力、身体基本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欣赏能力、主动参与能力进行评量。
二、创意舞蹈课程主题和内容的开发
在创意舞蹈课程主题和内容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借鉴了20世纪初受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倡导者杜威影响的“方案教学”模式。方案教学的特点是,课程的主题和活动内容几乎完全来自孩子的构想,而不是教师预先准备的。教师的角色是激励者、引导者、观察者、理解者。在学前儿童创意舞蹈课程主题和内容的开发中运用“方案教学”,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主题内容多元。儿童可以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内容,并对主题内容进行讨论、分析、探索,最后由教师和儿童共同商定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第二,课程形式聚焦问题式框架。教师在幼儿充分表达以后,对幼儿学习的知识范围加以一定的限制,注意保持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儿童学习的注意力可以更加持久。第三,课程评价方式开放。教师在与儿童一起开发创意舞蹈课程主题内容时,就要预设开放式的课程评价方式,注重儿童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鼓励儿童进行自主式学习,而不是强调结果的对与错。
运用“方案教学”进行创意舞蹈课程主题和内容开发的路径如下:
1.选定“主题”范围
“方案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主题可以由儿童自己选择,或者教师和儿童一起选择主题,目的是能够选出儿童感兴趣的主题。主题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选择:(1)兒童的兴趣、问题、主意和难题。(2)教师的兴趣。(3)儿童发展阶段的任务。(4)物质环境中的事物。(5)社会环境中的人们。(6)课程内容资料。(7)意料之外的事件。(8)共同生活:解决矛盾冲突、保育、常规活动。(9)社会、社区、家庭、学校的价值观。[1]例如:某一天在幼儿园户外的墙角旁孩子们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洞,在洞的周围有很多很多的小蚂蚁爬进爬出,孩子们开始对这个“洞”产生了兴趣,于是和老师商量把“小蚂蚁搬家”设定为方案主题活动内容。
2.运用“头脑风暴法”构建主题内容网络图
“头脑风暴法”最初用在广告设计中,随后在技术革新、社会管理、教育形式上得到广泛运用。“网络图”是一种形状如同网络的图形解说模式,由箭线、路线和节点三个部分组成。目前,幼儿园运用“方案教学”进行课程主题内容开发时常常用到“头脑风暴法”,让孩子围绕主题活动进行有关的知识联想,教师随后会根据孩子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课程网络图的构建,并将其内容进行组合和排序,编写舞蹈课程的结构框架。
运用“头脑风暴法”建构方案网络图,要完全把主动权交给学前儿童,教师不得干扰孩子的思考路径。其原则是:第一,鼓励自由想象,相互激发。教师不做任何的引导启发,让幼儿抛开主题,打开心扉,自由想象。一些看上去“天马行空”的、“荒谬”的问题,有时候恰恰是最有创意的。第二,教师不做即时评判。在运用“头脑风暴法”的过程中,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或给出的答案,教师不要立即给出评判,因为教师的评价会引导儿童的想象判断,割断儿童的想象力。幼儿之间也不允许相互指出好与坏、对与错,禁止批评的行为。第三,最后教师组合整理信息,列出教案框架。儿童“头脑风暴”网络图完成以后,教师对所有关于主题的信息逐个进行筛选和组合,考虑网络图中什么内容更加适合孩子去做身体动作的开发,然后组合形成新的少文字、多图片的网络图,以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图中内容。教师据此为创意舞蹈课程设计教案。例如:在“过年”的主题中,孩子们选择以“包饺子”为舞蹈主题。他们对“包饺子”主题进行“头脑风暴”,构建出“北方、节日、元宝、煮饺子、翻滚、扇子、贝壳、口袋”等100多种与“包饺子”有关的元素的主题网络图。最后老师和孩子进行讨论并整理素材,选取了“饺子的制作方法”为创意舞蹈主题课程活动的内容。教师以“做饺子馅”“做饺子皮”“包饺子”“煮饺子”“饺子出锅了”五个环节为创意舞蹈的结构,提取出“揉、搓、切、压、捏、剁、翻滚、跳跃”为动作发展元素,进行创意舞蹈课程教案的设计。
三、创意舞蹈课程动作创意的设计与实践
儿童身体的动作创意设计是创意舞蹈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以鲁道夫·拉班动作理论作为身体动作评价标准。他认为,舞蹈与肢体动作无法分离,舞蹈的经验建立在舞蹈动作形式上。基于对人类的动作与其结构原则的探究,鲁道夫·拉班研究出一套系统化的动作理论,作为动作行为的分析工具,即拉班动作分析。拉班的动作分析不仅记录身体做了些什么动作,以及如何完成了这些动作,而且为规划、教学和评测与动作相关的课程提供了有效的结论。拉班动作理论让学习者有意识地觉察到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在动,这一动作占据了多大的空间,运动速度如何,需要多大的力量去控制,与同伴的配合是怎样的,等等。
在创意舞蹈课程活动中,主要以“身体、时间、空间、力效”这四个主要动作性质及六个辅助动作性质对身体动作进行创意探索。“身体”划分为身体区域、关节、肢体三个部分。具体分为头部、躯干、胸部、骨盆,肩膀、手肘、手腕、髋部、膝盖、脚踝,臂、腿、手、脚。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要进行“动作创意”。“时间”指音乐的速度、节奏、时值长短,它是舞蹈表达情感最有效的手段,造型、技巧、姿态也是舞蹈的重要元素,但是离开了时间的联结,舞蹈就失去了舞蹈语言的意义,学习者难以投入情感的表达。“空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学前儿童视觉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同时提高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审美力。“空间”第一是指水平,分别指高位、中位(原位)、低位;第二指在高位、中位(原位)、低位中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左斜前、向右斜前、向左斜后方、向右斜后方以及原位方,一共27个方向[2]。最后,“力效”是指身体的动作是轻的还是重的,是强的还是弱的,是紧缩的还是放松的,是平稳的还是摇晃的,仅仅是肌肉外部的表现,还是同时强调身体内在的感受与表现。拉班认为“力效”的训练对人格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力的表达是一种动作的舞蹈质感,又是内心情感的表达方式。在创意舞蹈课程的“动作创意”设计中,除了以上四个主要动作性质,还交叉运用动作的重心转移、形体形式、平衡与失去平衡、转动等动作性质。
例如:《包饺子》的创意舞蹈教案中,运用了“浇冷水”和“我们不喜欢吃破了皮的饺子”的课程设计,让孩子去探索“快、慢、静止”,训练孩子对于舞蹈中“时间性”的把握,以及对身体的控制。在动作探索中,以包饺子的主要动作元素“揉、搓、切、壓、捏、剁、翻滚、跳跃”结合拉班的动作“力效”,进行语言上的引导。比如给这些动作加上形容词,教师可以说:“连续不断地揉面”“轻轻地搓面”“快速地切面”“慢慢地压面”“轻轻地捏面”“有力地剁面”,引导儿童通过这些动作语言进行头部、躯干、胸部、骨盆、肩膀等身体部位的探索。在动作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不强调对与错,以鼓励为主。对动作特别、有创意的孩子进行赞扬,让其他孩子都来学习一下这样有趣的动作。
参考文献:
[1]马嘉曦.方案教学的理论及模式建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5):86-88.
[2]安·哈钦森·盖斯特.拉班记谱法:动作分析与记录系统(第4版)[M].罗秉钰,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2013:21-22.
责任编辑:丁伟红
A Study of Preschool Childrens Creative Dance Curriculum
Lu Juanjuan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Jiangsu No. 2 Normal College, Nanjing 210013, China)
Abstract: Preschool childrens creative curriculum is based on action education theory, emphasizing childrens freedom of learning, uniqueness, developing their fertile imagination, creativity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mes and contents of such curriculum has drawn a lesson from the mode of “project teaching” and children have the chance to fully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ng of theme-content network pictures. The designing of childrens creative actions relies on the action theory of Rudolf Laban.
Key words: creative danc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eschoo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