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2018-02-18 01:29姜志娟
关键词:初中历史微课教学

姜志娟

摘 要:本文在分析微课内涵和优势的基础上,从微课选题、制作、设计和评价反馈等环节探讨了将微课引入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4-039-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计算机进入教育领域,推动教学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已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微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激发学生学習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微课概念和优势

1.微课的概念解读。

微课又称微视频教学,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的某一重点或难点知识设计微视频,展开课堂教学。微视频的时间控制在3-15分钟以内,由教师提前录制,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除了微视频外,微课还需配备与视频内容相配套的测试、知识素材,并在课后由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学生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等。

微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个“微”字上,微课的教学内容基本只有一两个,教学目标比较简单明确,教学对象是特定目标群体,传递内容也是有着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微课的时间有限,基本在15分钟以内,在课堂上耗时较少。微课传播的方式较多,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手机上传微课到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在课前自行下载保存,在学习微课知识后,学生可以进行习题练习和测试,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调整微课的内容和设计。

2.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优势。

微课不仅符合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碎片化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更符合中学生特殊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发展。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基本上13~16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对需要背诵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对新鲜事物容易感到好奇。因此将微课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教材知识点以音频、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逻辑和时间关系的历史知识,借助微课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帮助学生以故事形式形成鲜活的记忆链条,梳理各个历史事件的关系[1]。

另外,借助网络,微课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不断拓展了教学内容,更能拓展学生视野。学生借助手机或者电脑自行下载学习,在课堂上展开小组讨论,不仅能强化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接受教师的针对性辅导,更能拉近师生距离,构建轻松愉悦的授课氛围。

二、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为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因此选题应当集中在一个“微”字上,不能什么内容都囊括进去,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能贪多,而应当围绕某一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并且在内容上要善于引发学生思考和分析。

以《鸦片战争》这一课为例,该单元的重点知识是《南京条约》内容,难点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因此在制作微课时,教师首先明确这两个重点知识,利用PPT和录屏软件制作一节微课。

第一部分围绕《南京条约》的签订,在微课开始前播放一条鸦片战争中英军突破我国防线进程图,让学生大致了解鸦片战争进程,继而播放《南京条约》签署时的照片,让学生辨认中英代表人物。这两个步骤之后引出《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将内容划分为“割地”、“赔款”、“通商”以及“附属条约”四个部分,分列四条向学生展示。

接着在视频中播放割让香港岛的示意图,让学生形成大致印象,并明确香港岛的地理位置,继而让学生找出《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并解释各个通商口岸当时的发展现状,工农业经济,地理交通优势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英军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是为了掠夺原料,推销工业品。

第二个重点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第一部分进行讲解,首先,割让香港岛损害了国家领土主权;其次,开放通商口岸,方便西方列强倾销工业品,破坏了我国封建经济秩序,然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外资料进行补充讲解,比如英国传教士在中国胡作非为,而清政府对传教士却不敢依照本国法律进行惩处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在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在政治、文化方面也对中国形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控制,最终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最重要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形式上有独立政府,但是在领地、文化和政治上都受到资本主义影响。

2.立足学生学情和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形成关联记忆。

微课体现的是碎片化教学特征,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微视频,一方面用来进行知识讲解,一方面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如,在讲解民族政权并列的知识点时,由于这段历史朝代更迭频繁,其中涉及的时间线、地点、人物和事件普遍比较混乱,大部分学生反应很难形成准确的记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微课帮助学生形成关联性的记忆链条。

在微视频中,制作Flash动画,一个政权建立必然伴随着另一个政权的毁灭,所以教师以时间为轴线,将战争、政变发生的时间一一标识出来,并且将时间轴线投射到政权更迭图上,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政权割据现象,当一个政权被另一个政权取代的时候,在割据图上显示出领地变化,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当时全国区域内多个朝代的更迭和对峙,进而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片内容。

3.利用视频复现历史场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历史情感。

通过想象和记忆进行场景构建能有效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复现历史场景,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观念,从而将历史事件和人物、时间、地点等对应起来。

如,在学习长征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视频截取相关影视资源,播放红军过草地、爬雪山、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的画面。或者借助模拟线路的方法,将红军长征路线图和时间图显示出来,可以播放背景音乐《十送红军》,给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这种方法不仅能大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效果,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记忆和了解。

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影视资料,并播放现在圆明园残存的废墟形成对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借此进行爱国教育。当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展开讨论,围绕圆明园是否应当修复这一主题,让学生展开小组活动,自由发表意见。将微视频和主题活动结合起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辩证的历史思维。

三、微课在历史课堂应用中的反思

在微课历史教学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教师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首先是微视频的制作问题,由于不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因此部分教师的微视频制作不够成熟,部分素材尤其是音频和图片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而有的微视频时间控制不够,过长或者过短,既消耗课堂时间又没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微视频制作没有注重差异性。学生的差异性是教师进行个性化和针对性教学的基础。但是部分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仍旧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考虑到高中低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部分学生自控力不足,主动学习能力较弱,在利用网络进行微视频学习时容易沉溺于学习之外的娱乐活动。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教师应当转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操作实践能力,积极提升微视频制作水平,优化微课设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针对化的信息化教学。同时教师也应当结合微课教育,积极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提升微课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微课教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