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莹,陈佳莹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认证中美比较研究
赵立莹,陈佳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10)
“新工科”的提出为高等工程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因此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也在这种情况下变得十分重要,实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工科教育质量,并且可以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实力。本文基于“新工科”的背景,将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美国进行比较,从工科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设置、认证专家培训制度以及对认证结果的元评估这三方面提出了建议对策。
“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ABET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之下,在科技领域和产业领域开展了一场新的革命变革,这场革命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科技和产业提出的,实际上是对工程教育提出的新需求与新期望。我国针对这一挑战提出了建设“新工科”这一方针,“新工科”的提出正是对这一国际挑战的积极回应。从2017年的2月份至6月份,关于“新工科”教育部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这些都代表着以“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为主题的高等工程教育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工科”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个全新的概念,在提出之后就受到了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被称为我国工程教育界的“新发展”[1]。这场“新工科”的新发展需要我们对之前原有的工科专业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创新,确定其实施的具体措施以及质量的保障。针对当前提出的“新工科”,我们应当建立起符合我们自己国家工程教育特点的认证体系。在实施高等工程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关注点放在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培养的效果上,用此来衡量高等工程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贡献力,而不应当再以教师发表论文的篇数与引用率为标准进行衡量比较。我们也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实际且有效的新工科工程教育评价认证体系,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
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起步比较早,工程教育的认证工作也开展的较为完善、全面,其中比较著名并完善的组织是美国的ABET认证组织,我们将对比美国和中国的“新工科”专业认证发展状况。
美国的ABET组织全称为工程技术评审委员会,ABET协会于1932年成立,但是协会实行鉴定工作是从1936年开始的,在实行鉴定工作的十年之后ABET协会将自己的鉴定领域扩大到了工程技术专业方面[2]。鉴定工作进行了几十年后,在1980年,美国ABET协会又在之前认证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科学和应用科学两大方面。就当前的情况来说,美国ABET协会对全美500多所高校的2700多个专业点进行专业认证的工作,其中包括所有的私立常春藤高校和公立常春藤高校。ABET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普遍性的认证体系,同时ABET协会也是著名的华盛顿协议的发起组织者之一。
ABET协会进行的专业认证的认证周期一般是六年,其中的认证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自我评估、现场考察、撰写评估报告以及形成认证结论。在第一阶段,想要进行专业认证的高校需要按照ABET认证组织提出的要求提交自己学校相关专业的专业认证申请书,之后在ABET组织接受了高校的申请书之后高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自评报告。学校在准备自评报告时可以从所设置的专业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成果、所设置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学校是否在财政方面持续给予支持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在美国,学校撰写自评报告的时间要求比较长,一般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ABET协会对学校撰写自评报告的要求是要本着客观真实的态度进行具体的分析,报告中的内容既要有所设置专业的优点,也需要诚实的写出所设置专业的缺点。在高校递交了自评报告之后则宣告自评阶段的结束,ABET协会就会派出专家组入驻申请专业认证的学校进行现场考察,认证专家组会根据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在自评阶段所提交的自评报告的实际情况对高校所设置的专业情况进行核实验证,在考察的阶段认证专家组会对高校在自评报告中提到的无法实际量化的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分析过后得到一个最终的结果,一般现场考察阶段需要8个月左右的时间。在现场考察阶段结束之后,参与现场考察的认证专家会根据考察阶段的情况拟写一份关于认证高校情况的考察认证报告,在这份认证报告中认证专家会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写出该专业的优点与不足的地方,最后在专家组的协议统一意见之后会将所得出的报告送至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查看[3]。在申请的高校查看报告的这个时间里,高校方可以与认证专家组进行协商交流,将自己的建议与意见如实的反馈给认证专家组,认证专家组也需要根据高校的反馈意见对认证报告进行最终的修正,最后形成一份确切的认证结果报告,从认证初始报告的形成至最终报告的修正这一过程大约需要半年的时间。在最后的报告形成之后,美国ABET协会将最终的报告进行公开公示,将认证的结果最大化的做到公开透明。
在与上文中提到的美国的ABET专业认证比较来说,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具体的时间是于1992年开始认证试点工作,试点工作首先是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4 所学校的6个专业开始进行的。之后从1992年至1998年的6年时间里,又陆陆续续地对我国的21所高校的土木专业进行了专业认证工作[4]。在试点工作进行了十几年之后,教育部在2006年的时候正式开展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并且在活动开展了九年之后的2015年10月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协会是由工程教育相关的机构和个人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主要负责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组织实施,由教育部主管,是中国科协的团体会员。在协会成立一年之后,2016年6月我国成功的加入了《华盛顿协议》,并且成为了《华盛顿协议》的第18个会员国[5]。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之后,在我国学习并通过专业认证的学生在同样为《华盛顿协议》会员国的国家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会享有与本国毕业生的同等待遇,这对于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可以说是又到达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机遇与挑战共存。从当前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一直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一结论,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直至“新工科”这一概念于2017年被正式提出来,这就标志着对于我国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工科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我们之前所说的传统工科而言的,新工科是在新经济、新产业的背景之下提出的,是一个具有动态性与灵活性的概念。对于新工科的建设问题,应着手从两方面来发展,一方面要在原有的工科专业基础上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从创新、创业的角度强建设、提高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我们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和创新,找到符合工程教育规律和新时代要求的新培养模式。针对目前提出的“新工科”的建设,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再向前迈进一大步以应对国内与国际的需求。
根据最近几年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有统计的开设工科专业的学校共计1047所,占全国本科类高校总数量的91.5%,工科类专业共开设了14085个,占我国本科专业总数的32%,其中工科专业类的在校本科生数量占我国高校本科在校生总数量的32%[6]。从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发展并鼓励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对于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积极鼓励并发展专业认证,还可以使得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国际上更加具有竞争力。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在专业认证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在我国的高等工科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各高校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域以及当地社会的需求会开设不同种类的工科类专业。因为我国地域面积广阔,高校众多,所以所开设的工科类专业也非常多。在各高校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基本是按照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设置的质量标准,国家没有设置相关的统一质量标准,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的专业认证过程中认证的标准无法统一的问题,给专业认证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和麻烦[7]。在高等工程教育认证过程中,认证的标准是整个专业认证的核心,在制定的过程中,认证的标准应该结合国家制定的关于工科专业教学质量的标准来制定。关于教学质量标准怎样设定,在设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高校的普适性,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质量标准,也可以更好的帮助专业认证标准的制定。
从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现状来看,不论是从专家数量上还是专业认证的工作量上来说,如果我们再由当初专家委员会成立之时的600位专家组成的专家队伍对全国高校所设置的工科专业进行专业认证是远远不够的[8]。目前,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也建立了得到国际认证协会认可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但是在实际的专家队伍组建过程中,各个专家大多为高校的教务行政人员或者通过行政任命的专家,因此各个专家在认证过程中专业水平也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在实际的专家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当引入专家培训制度,对吸纳进入专业认证专家队伍的各个专家进行专业认证相关内容的培训,使我们的认证专家更专业,对各个高校所设立的工科专业认证更专业。
针对我国的情况来说,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才刚刚起步,专业认证这一概念对于许多高校及教育工作者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很多人甚至将专业认证等同于了教学评估。而事实上,评估针对的对象是高校自身,而我们所说的专业认证则是针对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进行的。在专业认证的过程中,高校的自评工作非常重要,自评工作对后续的专家评估过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自评结束后,专家组将根据学校的自评结果对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进行专业认证比较,在认证结束后专家组会将认证结果反馈给学校进行改进,但是之后专家组便不在针对学校的改进情况进行跟进工作,这样就导致了认证结果只是纸上的结果,很多学校没有或者只进行了部分改进,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专业认证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在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后,尤其是与美国ABET组织进行对比后发现,这些发达国家在进行专业认证之前都会根据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对应的工科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样,专家组在实际专业认证过程中可以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标准灵活调整认证标准[9]。所以对于我们国家专业认证刚刚起步的情况来说,应该借鉴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在专业认证中的做法,也应当建立工科专业类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根据不同学校的类型以及学校的层次设定灵活性、多样性、可操作性的工科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专业认证的过程中专家组可以根据这一国家标准灵活制定专业认证的标准,使专业认证达到最好的效果和目的。
由于专业认证是最近几年里才在我国开始并形成体系的,所以我国在专业认证方面的专家数量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来说还是比较少的,与美国及其他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较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在选定认证专家的同时也建立了认证专家培训制度,对于选定的专家进行后期的专业培训,使专家们在专业认证过程中更加专业,以确保专业认证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再纵观我国,在选定认证专家的过程中,大多数选定的是高校的行政工作人员或某学科的专家,术业有专攻,这样组成的专家队伍在实际的专业认证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我国也应当建立认证专家培训制度,对专家们进行专业认证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使认证的结果更具有公信力和说服力[10]。
因为专业认证是这几年在我国开始的,很多人将专业认证与评估的概念会搞混,所以对于专业认证的结果并不重视,导致了认证工作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这一现象,专业认证专家组应该对申请专业认证的学校进行后期的结果跟踪,跟踪这些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后期的改进情况,并且邀请其他专家对于认证结果进行元评估,以此来评价在专业认证的过程中是否具有认证出现偏差的情况,给专业认证工作提出建议,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申请专业认证的学校对于认证结果高度重视,而且可以促进专业认证的过程更加公平、公正,使我国的专业认证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专业认证的结果更加具有公信力。
[1] 吴爱华.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2] 王昕红.专业主义视野下的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74-78.
[3] 孙晓娟.专业认证视角下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以E大学为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6:17-21.
[4] 孙娜.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展望[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1):29-34.
[5] 都满昌.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27-32.
[6] 支希哲,韩阿伟.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5(4):44-47.
[7] 朱高峰.关于中国工程教育发展前景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4.
[8] 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7-23.
[9] 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10] 李莉,黄雪梅.专业认证对于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154-156.
本文推荐专家:
袁利平,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张小亚,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 Engineering”
ZHAO LIYING, CHEN JIAYING
The proposal of "new engineering" has injected a new force into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has also become very important in this circumstanc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can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mprove our country's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s international strength.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of our country with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setting of teaching quality standard of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training system of certified experts and the meta-evaluation of certification results .
“new engineering”;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ABET
G640
A
1008-472X(2018)01-0077-04
2017-12-14
陕西省教育学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陕西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GH17H076
赵立莹(1972-),女,陕西咸阳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陈佳莹(1994-),女,陕西渭南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