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娟
(周口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观点。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实践教学是联系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际、现实与未来的根本路径,是落实“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围绕教学目标,制订计划,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教育育人的长效机制。”[2]但是,从目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对实践教学范式的理解简单化,导致工作开展存在畏难情绪,从而消解了实践教学的应有效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最主要的是正确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准确定位不同实践范式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收到最大教学效果。
所谓课内实践教学,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利用一定的实践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内化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实践为基本形式,以学生从理论认知到躬身力行为目标,最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提高。长期以来,课内实践教学是一个被忽视、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教学方式,这也是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实践教学存在畏难情绪的最根本原因。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一讲到实践教学便是大实践,便是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这样的实践教学无论是教学组织还是经费时间都是难以保证的。相对于走向社会的大的实践教学活动,课内教学实践活动具有组织难度相对较小,学生参与面较大,可以做到全覆盖等优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坚持以课内实践教学为主的原则进行,辅之以其他形式。实践表明,实践教学只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能够在理论认知和实践践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便于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系列理论成果的理解和认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任何实践教学范式都可以加以利用。这样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式,而且开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路径,有助于克服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畏难情绪。
根据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和总结,课内实践教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具体形式:第一,学生模拟教学。根据教师教学进度安排,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由学生集体备课,集体制作课件,然后由一名或者几名同学面向全班学生讲授教材的一个问题或者一节课的基本内容,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讲授情况做适当点评。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尤其鼓励学生用家乡的事、身边的事、熟悉的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这种形式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考察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开展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就是根据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组织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或者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这种形式有助于集思广益,激发思维创造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将学生课堂讨论情况发布到班级教学群,最大限度地放大课堂讨论效果。第三,读原著写笔记。阅读经典著作就是同伟人对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教材所讲授内容,有计划地安排学生阅读经典原著,并写出读书笔记,在班级内交流读书体会。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第四,优秀影视赏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联系的有一大批优秀的影视剧和纪录片,譬如电视剧《长征》,优秀纪录片《毛泽东》《邓小平》等。这些优秀的电视剧和纪录片集视觉、听觉、情感以及教育价值于一体,是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有计划有选择地播放一些优秀影视剧和纪录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社会实践教学以社会为广阔的课堂,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对象,以人民群众为教育者,以“求知于工农,奉献于社会”为目标,努力追求在“实践中受教育,在奉献中长才干”。从原初意义上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指社会实践教学。因为只有这种社会实践的教学范式才能够把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直接联系起来,在实践学习中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社会实践这种范式的教学实践组织难度比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所以开展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社会实践毕竟是一种直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育人途径,只要利用得当,并恰当地选择活动时间和方式,根据教学需要优化创新活动模式,社会实践这种教学范式还是应该可以较好地开展的。不过,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学校,并且我们所讲的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活动,再加上受各种条件限制,社会实践的教学方式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范式加以利用。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际,联系实践教学的需要,切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生产劳动。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生产劳动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加校内外劳动,特别是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加深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热爱劳动的情怀。第二,社会参观调查。社会参观调查以实地考察为基本方式,以社会调查理论为指导,采取参观、走访、问卷等形式开展活动。由于社会调查法直接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生产的第一线,与实际接触紧密,可以增强学生对改革和发展成就的切身感受,增强对中国道路的情感认同,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实践教学形式。第三,校园文化活动。一般来讲,校园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文化、制度层面的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隐性育人的功能,“文化德育”就是这种功能的集中概括。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需要,探索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实践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这种实践形式主要是利用一些重要的国家纪念日、重大纪念活动等联合学校有关部门开展征文比赛和主题演讲,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载体。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虚拟实践教学就是借助网络技术,综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在网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建立起实践教学平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1月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普及率达到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从年龄和职业分布来看,大学生是网络环境中最主要和最活跃的群体。虚拟实践教学就是利用互联网的高传播性和互动性特点,通过个人主页制作、网上信息检索、参与网上论坛等形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交流和探讨。虚拟实践教学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探索,由于网上环境比较复杂,信息混乱,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把真正优质的网络资源用在实践教学上,避免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实践教学的探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第一,师生思想政治主题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微信均以互联网为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可以把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按主题上传到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并可结合社会上相关新闻或事件进行探索式研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既可以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可以了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主题的学习情况,把他们的心得体会、疑难困惑等以网络日志的形式展示和保存下来,积极开展网络交流,形成网上网下育人的格局,拓展实践教学的新领域。第二,课程微信群。微信群是一种以文本、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两人或者多人的网上交流方式,是一个方便快捷的网上信息交流平台。鉴于目前大学生智能手机持有率非常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完全不必与智能手机抢学生,反而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与学生打成一片。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群,把一些专业人士或教学名家请进群,随时可以就教学中的理论问题以及现实问题进行交流对话,解疑释惑,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同。第三,网上旅游考察。开展实地社会考察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人数多,组织难度大,但开展网上虚拟旅游考察却方便得多。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是网民,红色革命纪念地等考察对象都建有网站,这样就可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网上虚拟考察以红色革命纪念地、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为对象,通过考察使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网上虚拟考察是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值得认真探索利用。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毛泽东指出:“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4]邓小平指出:“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5]江泽民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6]从毛泽东、邓小平提出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江泽民提出“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我们党对“实践育人”认识的深化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实践育人”的重要路径。课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虚拟实践教学三种教学范式特点各异,要求各不相同,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体现理论和实践内在统一的逻辑关联。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就是因为教育是一种对人格心灵的呼唤。教育的这种本质需求正是实践教学的旨归所在。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灵活掌握并运用不同的实践教学范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自觉接受理论教育,并将之内化为个人素养,外化为自身行为规范。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9.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7.
[6]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