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
摘要:《纲要》提出,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艺术以创造为前提,幼儿艺术活动是创造力的最佳载体。研究发现,幼儿生来具有巨大的创造的潜能,如果能得到适时而科学的发展,都可以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关键词:艺术活动;幼儿;创造力
幼儿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奇心强。尽管有的成人觉得他们的想象创造是无厘头的,但这种“幼稚可笑”的创造想法确是难能可贵的。幼儿的创造力十分微弱,但从事创造的潜质却十分巨大,幼儿期是培养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加以保护和挖掘,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艺术活动作为创造力的主要载体,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艺术活动中最大限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培养想象力。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创造兴趣
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紧张压抑的氛围中,面对教师不信任的目光,他就会变得缺乏自信,大脑感受力也会随之降低。因此,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前提就是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环境。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幼儿会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想象活动之中。
宽松愉悦的环境还能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更好的记忆歌曲,也使得音乐活动更有趣,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但有的教师往往为了追求动作的统一性,会规定哪句歌词做什么动作,或者给予了幼儿创编,但又否决了幼儿的创造成果,这大大打消了幼儿创造想象的积极性,以至于在后来教师给予再多的思考时间,幼儿也想不出动作,因为创造的兴趣、潜能在前面一次次的否定中被扼杀了。
二、利用生活环境丰富幼儿已有经验,奠定创造基础
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对于幼儿来说,生活是他们最熟悉最主要的内容,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最越容易触发他们的已有经验,开启他们想象的源泉。在平时活动中可以设计关于生活情景的绘画活动,如画春天的花,可以带领幼儿去参观公园、花卉市场,从而帮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花,有的花只有一片花瓣,而有的却有数不清的花瓣;有的花像蝴蝶,有的花像太阳等,有了这些经验,孩子们在拿起画笔绘画的时候,就不会再说“老师,我不会”。
幼儿的绘画,就是对自己所知的表现。所见越多,绘画的内容越丰富,创造力的表现越多。
三、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注重观察力的提高
艺术活动源于生活,创造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能力较强的人会发现别人不易看到的东西,会从习以为常的情景中看出特殊的东西一一这就是创造的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来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培养观察力,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幼儿充分观察的时间。在进行美术活动时,教师不要急于去告诉幼儿绘画的方法和步骤,而是让幼儿去观察,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如画鱼时,教师首先组织幼儿观察几种鱼的外形特征、动态,看看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鱼鳍长的什么样?有什么颜色的?它是怎样游泳的等,然后让幼儿进行绘画,这样即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又调动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效果很好。
传统的美术活动中,老师都会准备范例,然后分步驟示范如何画范例,幼儿的画就是模仿着范例画的,最后,所有作品基本上都是一幅,这样的活动谈何创造。美术活动是有模仿的成分,幼儿的学习就是模仿的过程,但是成功的美术活动是创造的模仿,教师给予幼儿充分观察的时间,在观察之后,其实幼儿就可以进行创作了,不需要教师再一遍的临摹,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只要用语言适时的引导、启发,幼儿观察之后的创作就是创造的体现。
四、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动手动脑,培养创造力
苏穆霍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动手操作是幼儿思维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在美术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材料是最能刺激幼儿创作的源泉。如小班美术活动《这就是我》,要求是让幼儿画自画像。好多孩子都跟我说“老师,我不会。”我鼓励他们尝试,有的头画得很大,有的很小。他们画得很快,可时间才过去一半,画面也比较单调。我问“这么大一张纸,只有一个小小的头,怎样让这幅画变得更美呢?”孩子们开始议论纷纷,可以画太阳、小花等。“可是,有的小朋友画的头很大,没法再画上其他东西,怎么办?”又有人说给他戴墨镜,带发卡等。最后,他们的每一幅作品都让我感到惊喜。
他们从最初的不会画,到后来美丽的作品,这就说明只要勇于尝试,能大胆操作,动手动脑,每一个孩子都是画家,创造力就是在动手操作中慢慢发展的。
五、正确把握评价的度,激发幼儿再创造精神
评价是幼儿提高认识的过程,是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更是体验创造乐趣的过程。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的时候,不能单纯以是否“像”最为评判标准,应该表扬的是幼儿创作的兴趣、激情,教师每一次的表扬都会成为幼儿再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作为一线的幼教工作者,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创造人才的使命,就是引导幼儿将各种形式的思维转化为创造思维,从而完成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的目标。
学子·上半月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