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罗晓琴,胡 赵,罗 朋,李 维
目前,临床对于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种手术方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1]。多项研究显示,单肺通气(OLV)技术在近年已广泛应用于肺叶切除及食管癌根治术等[2],该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扩宽手术视野,更利于手术的进行;另一方面,可将患侧和健侧肺隔离开来,防止健侧肺被污染,进一步确保了患者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病灶转移和感染情况的出现[3-4]。但随着该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化,有学者发现,使用OLV可对肺脏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效果[5-6]。有资料报道,在并发症的发生过程中,炎性因子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7]。本研究分析102例肺癌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肺癌胸腔镜手术中OLV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2月甘孜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102例,男64例,女38例,年龄48~80(64.86±9.68)岁,病程为8个月~3年(1.68±0.86)年,按照ASA分级标准:Ⅰ级48例和Ⅱ级54例[8]。纳入标准:①均符合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肺癌明确诊断标准[9];②均采用OLV经胸腔镜行不同肺叶切除术;③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原发性心、肝、肾、脑等器官疾病者;②除肺癌外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③存在意识沟通障碍者;④自愿退出本研究者。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肺癌一般资料比较
注:对照组予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观察组在单肺通气(OLV)前持续吸入七氟醚,OLV始关闭七氟醚改为丙泊酚静脉麻醉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 min均肌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2 mg/kg,咪达唑仑0.5 mg/kg,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监测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基本生命体征。待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完全稳定后予以依次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0.5 mg/kg、阿曲库铵0.6~1.0 mg/kg、舒芬太尼0.3~0.5 μg/kg进行快速麻醉诱导。随后根据患者性别及身体状况选择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Mallinekrrotd公司,爱尔兰),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经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并且左右肺分隔好,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校正双腔管位置后,固定导管,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在麻醉过程当中,对照组予以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Fresenius Kabi AB公司)6~10 mg/(kg·h)。观察组在OLV前持续吸入1.0%~2.0%七氟醚(上海恒瑞有限公司)30 min,OLV始关闭七氟醚改为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静脉麻醉至术毕。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及时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或丙泊酚输注速度并将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40~60。所有患者在关闭胸腔后停用肌松药,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所有麻醉药物。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送入麻醉恢复室,自然苏醒后拔管,术后持续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4 L/min,吸入氧浓度(FiO2)为0.4。
1.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开始前即刻(T0)、OLV开始前即刻(T1)、OLV改为双肺通气时(T2)及OLV改为双肺通气后30 min(T3)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术后肺组织中人血红素氧合酶(HO-1)水平。检测方法:在不同时间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3000 r/min离心后取上清,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MDA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SOD活性水平,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从手术切除的肺叶切缘切取小块正常肺叶组织(经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无癌组织),-80℃保存。按照重量体积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0%肺组织匀浆经300 r/min离心后取上清,采用ELISA法测定HO-1(试剂盒购自上海蓝基公司),采用化学发光(西门子德普1000型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方法检测IL-8和IL-10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由北京尚柏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TNF-α浓度。
2.1MDA、SOD及HO-1水平 两组MDA、SOD水平在T0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1~T3时点MDA水平较T0升高,且呈逐渐升高趋势,T2~T3时点SOD水平较T0下降,且呈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T3时点MDA和SO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组织血浆中HO-1水平为(2.78±0.32)ng/ml高于对照组(1.92±0.1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66,P<0.001)。见表2。
表2 两组肺癌围术期不同时点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比较
注:对照组予以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观察组在单肺通气(OLV)前持续吸入七氟醚,OLV始关闭七氟醚改为丙泊酚静脉麻醉;T0为麻醉诱导开始前即刻,T1为OLV开始前即刻,T2为OLV改为双肺通气时,T3为OLV改为双肺通气后30 min;与T0比较,aP<0.05;与T1比较,cP<0.05;与T2比较,eP<0.05
2.2炎性因子水平 两组IL-8、IL-10和TNF-α水平在T0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1~T3时点上述指标水平均较T0升高,且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观察组T3时点IL-8、IL-10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肺癌不同时点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对照组予以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观察组在单肺通气(OLV)前持续吸入七氟醚,OLV始关闭七氟醚改为丙泊酚静脉麻醉;T0为麻醉诱导开始前即刻,T1为OLV开始前即刻,T2为OLV改为双肺通气时,T3为OLV改为双肺通气后30 min;与T0比较,aP<0.05;与T1比较,cP<0.05;与T2比较,eP<0.05;与对照组比较,gP<0.05
近年来我国肺部疾病患者不断增多,其中肺癌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0]。肺癌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首位,病死率排名第二,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1-13]。曾有研究报道,目前临床采用OLV技术经胸腔镜行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在其术后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损伤,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及预后情况均有一定影响[14-16]。故减轻采用OLV技术经胸腔镜行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术后再度肺损伤是目前临床的研究热点[17]。目前,临床对于肺癌手术后再度肺损伤的原因及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18],但有资料显示,手术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均可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发生,而该两种反应的发生在肺损伤的病理及生理过程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由此看来,抑制或减弱围术期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是防止再度肺损伤的关键措施[19-20]。
有学者提出,在术前及术中应用合理适当的麻醉药物对抑制或减弱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关于其具体有效药物的使用尚无文献明确报道[21-2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3时点MDA和SOD低于对照组,提示七氟醚对抑制或减轻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七氟醚是近年推出的一种新型全身麻醉药,属于卤族吸入性麻醉药,其对器官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3]。根据相关药理学研究可知,七氟醚其血气分配系数低,麻醉诱导速度较快、药物维持效果平稳,患者易于苏醒,麻醉者较容易控制麻醉深度以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4]。另有研究者提出,七氟醚除可减弱手术患者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外,对于手术过程中的一系列炎性反应,该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或减弱作用[2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3时点IL-8、IL-10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符合既往文献报道[26]。以往有研究报道,七氟醚是通过增强肺组织中HO-1表达提高肺组织细胞对抗氧化性损伤能力,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肺组织损害的作用[27]。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术后肺组织中HO-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七氟醚预处理可明显抑制或减弱采用OLV经胸腔镜行肺叶切除肺癌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进一步降低肺部损伤,对其肺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本研究所选样本含量过小及研究时间过短,尚存在不足之处,可加大样本含量和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深入研究。
[1] Wang J Y, Russell G N, Page R D,etal.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sevoflurane and isoflurane on arterial oxygenation during one lung ventilation[J].Br J Anaesth, 1998,81(6):850-853.
[2] 屈亚云,武莉芳,张秀敏,等.依达拉奉对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2):148-150.
[3] 周子瑜,李利平,刘瑶,等.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后氧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3):79-84.
[4] 苟亚军,陈聪,李燕,等.苦参素对胸腔镜术中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25(4):276-279.
[5] 朱辉,侯丽娟,蔡强,等.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SOD、MDA及白细胞NF-κB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7,42(9):616-619.
[6] 杨渝,邵志强,郭嘉祥,等.腹腔镜下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红细胞糖代谢的影响[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6,36(1):52-54.
[7] 孙雪梅,王瑞婷,贺克强,等.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cTnI、外周血单核细胞Nrf2表达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41):4-6.
[8] 李辉,黄文峰,李明珠,等.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6):58-61.
[9] 蒋海斌,张铁峰,李颖,等.七氟醚与异丙酚麻醉对先心病患儿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J].心脏杂志,2015,26(1):83-84.
[10] 段晓雯,胡宪文,张启权,等.七氟醚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7,38(3):128-130.
[11] 王洪萌,魏颖,林群,等.不同手术方式下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变化[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10):974-977.
[12] Claroni C, Torregiani G, Covotta M,etal. Protective effect of sevoflurane preconditioning 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econstructive plastic surgery with microsurgical flap,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Anesthesiol, 2016,16(1):66.
[13] 支修益,姚舒洋.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6(6):986-991.
[14] 张世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疼痛应激及代谢反应的影响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3):413-415.
[15] 郑威,黄杰.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2):295-298.
[16] 魏合成,张海霞.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1):1688-1690.
[17] 朱辉,李辉,杨进国,等.七氟醚预处理对CVR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酶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5):2743-2746.
[18] 王友于,曾富春,丛伟,等.全胸腔镜与后外侧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8):3484-3486,3491.
[19] 姜轶,杨帆,代文静.miR-539对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12):41-44.
[20] 徐卫华,陈勇兵,蒋堪秋,等.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5):510-511.
[21] 林称意.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对早中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心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2):80-83.
[22] 李晓亮,谢晓阳,杨彦辉,等.全胸腔镜与后外侧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创伤指标、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7):1189-1192.
[23] 陈丽丽,张建敏,郑铁华.Tosight喉镜用于新生儿气管插管时七氟醚吸入肺泡气浓度[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6(3):469-472.
[24] 于芸,张凯颖,韩如泉.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成人开颅手术麻醉的比较: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5):733-741.
[25] 李建华,赵广平,赵宏娟,等.乌司他丁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胸腔镜下热灌注化疗肺癌患者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8):116-120.
[26] 陈雄,王文,张静,等.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并发呼吸衰竭影响因素分析和静息肺功能检测临床价值[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6(5):33-36.
[27] 郝志鹏,蔡奕欣,付圣灵,等.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短期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16,19(3):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