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敏,杜玉国,高进辽
肺癌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一位,病死率上升幅度居各类肿瘤之首[1]。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以上,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预后极差[2]。寻找早期诊断的标记物及治疗的新靶点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 UⅡ)是一种新型血管活性肽,其除了具有很强的缩血管作用外,还具有促进气道平滑肌及肿瘤细胞增殖和刺激血管生成的作用[3],在肺癌、肾上腺皮质癌、肾透明细胞癌、嗜铬细胞瘤等组织中均有表达[4-7],且具有一定的种属差异性。UⅡ作为强有力的有丝分裂原刺激剂在NSCLC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病理生理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究。本研究探究UⅡ在NSCLC血浆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现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陆军总医院收治的NSCLC 75例的血浆和手术切除组织标本作为肺癌组。入选标准:①均经病理学确诊为NSCLC的患者;②入选前均未进行过放疗及化疗等抗肿瘤治疗;③不伴有高血压、严重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等心、脑、肾和代谢、内分泌系统疾病;④取材前均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符合伦理要求。男51例,女24例,年龄40~81(62.88±5.28)岁;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27例,Ⅲ期28例,Ⅳ期5例;远处转移(包括同侧或对侧非原发肿瘤所在叶的肺内转移及远处脏器)39例,其中双侧肺转移8例,骨转移15例,肝转移4例,两个以上部位多发转移12例;无远处转移36例。组织病理学分类参照WHO标准(2015年)[8],其中大细胞癌15例,腺癌29例,鳞癌31例;匹配的血浆标本在获取组织标本前清晨采空腹血2 ml,血标本加入含10% EDTA、抑肽酶的抗凝试管中,充分混匀后4℃下2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出血浆,-70℃冰箱保存待测。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陆军总医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8~76(59.94±6.06)岁。选择同期住院肺良性病变38例作为肺良性病变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37~85(61.87±6.12)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例,肺炎14例,支气管扩张4例,肺间质纤维化3例。选择我院2009—2011年胸外科手术切除的33例肺炎性假瘤作为组织良性对照组,入选病例均不伴有高血压、严重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等心、脑、肾系统和代谢、内分泌疾病。4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血浆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每个血浆标本中UⅡ的含量。UⅡ放射免疫试剂盒由美国SIGMA公司提供。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主要仪器:695B-γ自动计数仪。
1.2.2组织组: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75例NSCLC组织及33例肺炎性假瘤组织中UⅡ的表达情况。以细胞膜或细胞质内出现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未见着色细胞者为阴性。切片中随机观察4个高倍视野,每个视野观察100个细胞,记录阳性细胞数所占观察细胞总数百分比,并取4个高倍视野阳性细胞百分比平均值,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25 %确定为阳性[9]。
2.1血浆和组织UⅡ含量 NSCLC组、肺良性病变组、健康对照组血浆UⅡ含量分别为(4.019±0.928)、(2.995±0.922)、(2.126±0.689)pmol/L。NSCLC组和肺良性病变组血浆UⅡ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且NSCLC组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5,P<0.01)。NSCLC组和肺炎性假瘤组U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0%(45/75)和12.1%(4/33)。NSCLC组UⅡ表达阳性率高于肺炎性假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7,P<0.01)。
2.2不同病理类型NSCLC血浆和组织UⅡ含量比较 腺癌组、鳞癌组、大细胞肺癌组血浆UⅡ含量分别为(4.049±0.875)、(3.228±0.845)、(2.767±1.338)pmol/L。腺癌组、鳞癌组血浆UⅡ含量高于大细胞肺癌组,且腺癌组高于鳞癌组(P<0.05,P<0.01)。免疫组化标记显示,UⅡ主要分布于NSCLC细胞的细胞质中,呈棕黄色颗粒,其中腺癌组UⅡ阳性表达率高达100%(29/29);鳞癌组UⅡ阳性表达率为38.7%(12/31);大细胞癌组UⅡ阳性表达率为40.0%(6/15)。见图1。腺癌组UⅡ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组、大细胞癌组(P<0.01),而鳞癌组和大细胞肺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NSCLC血浆和组织中UⅡ表达与有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 NSCLC组中有远处转移者、无远处转移者血浆UⅡ含量分别为(3.875±1.966)、(3.273±1.485)pmol/L。NSCLC组有远处转移者血浆UⅡ含量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5)。NSCLC组Ⅰ、Ⅱ、Ⅲ、Ⅳ期患者组织中U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3%(2/15)、51.9%(14/27)、85.7%(24/28)、80.0%(4/5)。NSCLC组中Ⅰ期UⅡ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期(P<0.05);Ⅰ期与Ⅱ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UⅡ在血管收缩和内皮功能不良相关疾病如心力衰竭、高血压、肾脏疾病、重度子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10-16]。近年来研究还发现,UⅡ及其受体(UT-R)广泛分布于多种肿瘤细胞株和肿瘤组织中,与肾癌、嗜铬细胞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其促细胞增殖、血管生成作用有关。
目前国内外尚无同时报道UⅡ在NSCLC血浆和组织中表达的文献。Morimoto等[5]研究报道,UⅡ在肾上腺皮质瘤组织中高度表达,但在瘤旁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中UⅡ表达极弱甚至检测不到,还发现,UⅡ及其受体在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且UⅡ免疫反应强弱程度与肾上腺皮质癌组织病理学分型无显著相关性。由此推测,对于肾上腺皮质肿瘤,UⅡ可能不具有恶性化潜能。本研究结果表明,NSCLC组血浆UⅡ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肺良性病变组;UⅡ主要分布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呈棕黄色颗粒,NSCLC组组织阳性表达率亦明显高于肺炎性假瘤组,血浆和组织表达趋势基本一致。提示NSCLC细胞可自身合成、分泌UⅡ,并通过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维持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并有可能作为肿瘤产物抑制宿主免疫反应,更有利于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
本研究发现腺癌患者血浆和组织UⅡ含量均高于其他类型NSCLC,尤其是UⅡ在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提示UⅡ的表达与病理类型相关,血浆和组织UⅡ表达趋势一致,且NSCLC尤其是腺癌中可能有自分泌环路的存在,UⅡ能激活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生长刺激信号通路,刺激肿瘤细胞增殖及分化。Federico等[17]报道UⅡ在结肠癌细胞中高度表达,结肠癌主要以腺癌为主,提示UⅡ在腺癌中具有特异性高表达,是否可作为一种新的肺腺癌肿瘤标记物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NSCLC组有远处转移者血浆UⅡ含量高于无远处转移者,Ⅰ期患者组织中UⅡ表达阳性率低于Ⅲ、Ⅳ期,但Ⅱ、Ⅲ、Ⅳ期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有远处转移的NSCLC患者血浆和组织UⅡ表达水平较无远处转移组明显增高,且阳性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临床分期越晚,浸润范围越广,UⅡ阳性表达水平越高,临床预后也就越差。
UⅡ可能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转移相关因子,参与了肺癌的侵袭和转移。刘振玉等[18]报道,U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远处转移的晚期肺癌患者高于无远处转移者,但UⅡ水平与肺癌病理类型无关。本研究结果与其不一致。考虑原因为,腺癌具有高度浸润和破坏性生长特征,易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壁,而出现较多的血行及淋巴转移。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细胞无限侵袭性增殖及其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这些新生成的血管将不断生长的肿瘤和循环系统直接连接起来,使其供给肿瘤生长需要的物质。UⅡ作为近年新发现的血管活性肽,具有血管活性及促进有丝分裂的双重作用,相比较其他恶性肿瘤,对NSCLC尤其是腺癌的侵袭性生长和转移的恶性潜能明显增加,可以作为监测肺腺癌恶性生长的一个分子标志物,检测UⅡ表达对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UⅡ特异性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对了解UⅡ及其受体的生理特性,探索其治疗作用十分重要。研究证实,UⅡ受体拮抗剂Palosuran(ACT-058362)能提高糖尿病小鼠生存率,增加胰岛素分泌,延缓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升高[19],但其在肺癌诊治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相信随着其受体拮抗剂的深入研究,对NSCLC尤其是腺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1] Chen W, Zheng R, Baade P D,et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CA Cancer J Clin, 2016,66(2):115-132.
[2] 石红梅,于洪涛,郭彩霞.PBK/TOPK 下调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的影响[J].癌症进展,2017,15(7):759-761.
[3] 苏宪灵,解立新.血浆尾加压素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达及其意义[J].武警医学,2015,26(5):444-445.
[4] Takahashi K, Totsune K, Kitamuro T,etal. Three vasoactive peptides, endothelin-1, adrenomedullin and urotensin-Ⅱ, in human tumour cell lines of different origin: expression and effects on proliferation[J].Clin Sci (Lond), 2002,103(Suppl 48):35S-38S.
[5] Morimoto R, Satoh F, Murakami O,etal. Immunolocalization of urotensin Ⅱ and its receptor in human adrenal tumors and attached non-neoplastic adrenal tissues[J].Peptides, 2008,29(5):873-880.
[6] 高鸿敏,于忠和,田桂珍,等.尾加压素Ⅱ在肺癌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09,29(20):1176-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