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8-02-02 17:44邱子宁
黑河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阅读

邱子宁

[摘要]读写结合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以广泛阅读为基础,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因此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成为当前学校和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因此,深入研究探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对实际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阅读;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同时形成对写作的认知和正确的写作技巧,运用读写结合教学,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以阅读为基础,通过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两者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还不够成熟,再加上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特点采取科学的方式来构建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一、借助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读写结合的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学习不是游戏和玩乐,而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读书和写作也是如此,因此,读写对小学生来说压力较大。但是,如果小学生对读写有浓厚的兴趣,将会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有重要作用。

首先,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渠道。除了通过阅读来学习相关知识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接触方式,如参观、触摸、体验等,让学生对事物有直观的感受,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会使他们的写作言之有物。例如,教师在布置作文《春游》后,可以组织学生春游,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验植物、动物、山水的变化和形态等,课堂进行作文写作只需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表达出来即可,这种轻松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读写兴趣大大提高。

其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比较脆弱且好胜心强,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读写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多用肯定的评价方式。例如,有的学生虽然作文条理性、结构方面有所欠缺,但是他的感情表达细腻真挚,教师可以先表扬他的感情描写,然后再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这样不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把好的作文作为范文让学生进行朗读、张贴,也可以对写作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等一些办法,提高学生的读写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字的热爱。

再次,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已经不仅仅依赖纸质媒体手段,PC终端和移动终端都可以成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载体。这些新的阅读形式如果应用得好,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但如果应用不当,则可能分散学生的阅读精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对新媒体的科学应用,营造良好的读写氛围,提高小学生的读写兴趣。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营造多媒体阅读氛围,在阅读载体上导入更多的绘本阅读素材或视听资料,这样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然后再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写作任务,其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二、通过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即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想法融入到写作中。读写结合教学的理论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读写结合,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小学生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首先,引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将书中优美的词句摘录下来,或者将自己对某些内容的感悟记录下来,做成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通过读书笔记可以使学生尝试写作和表达,是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读书笔记的分享活动,通过读写活动的开展来营造良好的读写学习氛围,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而且可以带动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

其次,引导学生写读后感。通过读书笔记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和体验,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读后感的内容、形式等可以不受限制,只要他们表达出自己的内心即可。读后感的写作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和文字表达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向不同年级的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然后开展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比赛,即便是相同的阅读素材,学生写出来的读后感也大不相同,学生通过交流读后感,可以分享阅读心得,锻炼写作语言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技巧,可谓一举多得。

再次,通过仿写提高写作水平。小学生年龄小,很难写出具有创造性的文章,因此,仿写是小学生必经的初级阶段。教师要正确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仿写不是抄袭,而是模仿其他文章的风格和结构等,通过仿写慢慢积累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儲备,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生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锻炼,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读写能力,为读写结合做好准备。

三、联系实际生活增加学生读写结合的感悟

目前,小学生在写作时普遍存在不知道写什么、无话可写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日常知识积累和储备不足,因此缺乏写作素材。虽然很多小学生也进行了大量阅读,但他们缺乏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做到应用自如。读写练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读写结合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加强学生对读写的感悟。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生活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察技巧,鼓励他们多观察,提高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例如,学习课文《翠鸟》之后,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细致的描写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一种小动物,然后结合课文阅读对小动物的颜色、形态、动作等进行描写。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物、动物、植物等,然后试着用文字来描述,以此增加自身的写作技巧和知识储备。endprint

其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生活。小学生在阅读写作时往往浮于表面,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过于肤浅,写作容易平铺直叙,缺乏深度和内涵。这是由于小学生在阅读写作时缺乏思考和对文章内涵的挖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思考,才能对阅读和写作有更深的领悟。例如,在阅读和写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索文章背后隐藏的深层思想和哲理,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阅读时多想一想文章说出了什么道理,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等,这些思考的过程就可以写成一篇有内涵的小作文,无形中提升了写作能力。

四、设计科学作业提升学生读写结合的效率

在小学教学中,作业是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它是课堂内容的延伸,通过作业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内容,学会对知识的运用,是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对语文教学来说,作业是拓展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的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在课后有效进行阅读和写作,通过读写结合提高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作业设计的科学性。

首先,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是要求读、写等,学生容易失去兴趣,作业也成为沉重的负担。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设计形式新颖、内容有趣的作业。例如,学习了课文《风筝》后,可以要求学生回家试着和父母一起做风筝、放风筝,然后将这一过程写成作文。这样一来,学生对作业充满了兴趣,也乐于完成作业。

其次,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如果过于单调直接,比如只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春天》让学生完成,可能会让学生感覺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写起。而如果这一作业换一种表达形式,增加层次性,逐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会更有利于学生的读写训练,以上作业可以换一种设计:第一,从课本或者课外书中摘录一些描写春天的诗词或句子;第二,观察春天的天气、树木、花草等有什么变化;第三,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第四,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更多思考和学习的机会,学到的知识也更有综合性。

总之,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衡量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构建还不够完善,需要教育者不断研究和探索,营造读写氛围、创新教学方法、培养读写习惯,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蕾.架设比较阅读之桥 提升读写结合实效[J].小学语文教师,2017,(03).

[2]王凤.浅谈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02).

[3]魏佳.小学高年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J].写作(上旬刊),2015,(10).

[4]温美霞.读写结合,让情思飞扬——有效设计中年级读写结合训练[J].校园英语,2014,(11).

[5]魏孔玉.读写并举 悟文析法——通过课本阅读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语文学刊,2012,(13).

[6]王芳.读写结合有效开发阅读教材中的习作资源[J].辽宁教育,2012,(03).

[7]夏静.奏响读写相融的和谐乐章——语文教学中读写相谐的教学尝试[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4).

(责任编辑 冯 璐)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写作阅读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