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2018-02-02 17:41邹献珍
黑河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邹献珍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为主,其中语文课程的重点是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而忽略素质教育。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部提出了适合各年龄层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用以培育学生的能力,这就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语文课程教学上,通过培养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健全人格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实现文化基础、社会参与水平和自由发展能力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观念,确定了各个年龄层次学生应当完备的适宜其成长和社会进步需求的能力。“核心素养”一词源于西方,其内在包括各个学科范畴的知识、能力,还蕴含了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核心素养内涵包括文化基础、社会参与水平、自由发展能力三个层次。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程,需要在课改的基础上,将核心素养体系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之中。下面将从核心素养体系的视角,探究如何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课改要求相融合。

一、提升学生文化基础,培养其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

初中语文教学需要灌输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教科书范围价值,引导学生从古典文学中发现国家倡导的道德品质与文化内涵。初中生刚刚开始形成独有的审美观,他们往往忽视内在美而关注外在美,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培养其符合社会发展的、展现和谐价值观的审美。

《秋天的怀念》一文是作家史铁生写来感念母亲的文章,作者写出了在自己人生最为波折的一段时期,母亲的所作所为以及自己对母亲的误解,表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和赞美,对“子欲养而亲不待”深深的懊悔。文章虽然朴实简短,但是通过作者的真实体验,表露出真实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理解母亲对儿子深厚的爱。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这种文章更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对自己的爱和付出,培养学生完善和谐的道德品质。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爱,还要体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爱。《济南的冬天》一文是老舍先生在济南居住期间,感受到的济南冬天的动人与美丽。文章虽短,但用轻快、自然的笔法描绘了济南冬天的美丽,能自然地反映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学习这种类型的文章时,需要指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并且,通过以上两种文章的学习,可以教导学生将其写作手法有机地运用到写作之中。《秋天的怀念》是典型的舒情记叙文,学生可以学习其朴实、详尽的记叙风格;《济南的冬天》可以教导学生学习其描绘景色的手法。教师需要充分领会课本范文的内涵,引导学生将课本里的内容与自身的生活、学习、写作等有机融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不仅要着重看中华文化底蕴的传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这往往是教师乃至学校容易忽视的部分。在课程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善于挖掘课本里有助于传播科学精神的素材和范例,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与创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独立思考。在课堂上,既要充分利用课本,提高教材范文的利用率,还要敢于批判其中存在的问题,关注改革的前沿内容,主动引入教材外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索更优质的资源,从而构建更为科学、适应本校学生的课堂教学体系,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应试教育的目的上,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先贤事迹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坚持品德教育是一直以来的教育改革目标和发展主题,语文课程改革必须符合这一发展趋势与要求。

《黄河颂》采用象征的手法,颂扬了生生不息的精神,激励国人如同黄河一样刚毅坚挺,要在革命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保卫祖国。在学习这种类型文章时,教师需要介绍作者的背景资料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到革命党人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的精神,得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体会到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以及自己的历史使命。通过对语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体会并深刻理解到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创新思维在初中语文课上,就是经过对中外优秀作品的学习,提高初中生对语言文学的思维与理解,要着重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水平与习惯,可以用讨论的方法或者比较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如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文章通过对儿童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弟弟的愧疚之情与自身的深刻反思,进而通过弟弟的“全然忘却”体会到国民对封建道德奴役的不觉醒,感到“国民性”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全文叙事叙议夹杂,明线和暗线交织,指导学生通过同一件事物从不同的角度领会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思路。

语文课程上的创新不能仅仅局限学生的创新,也在于方法的创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能够尝试在课堂中诱发学生的创新水平、探索性能力,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既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也能够理解创作人物的内涵与思想。如安徒生的代表作《皇帝的新装》一文就比较适合进行角色扮演,可以适当选出4~6名学生,或者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更有利于体会到文中皇帝的昏庸丑恶,表达出孩子无私无畏、敢于直言的天真烂漫。

三、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健全人格和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与交友意识不断增长的阶段,适应这一发展阶段,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和社会、家庭有关的文章。教学中需要逐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联系课本里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完善健全的品格,要让他们理解语文学习的目的是造就完善的道德品格而非简单的阅读背诵。

健全的人格决定着学生能否正确认识自身,能否明确树立个人奋斗目标。课文选择了李大钊先生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篇文章是用来激励中华民族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去,不抛弃,不放弃,要始终保持中华民族豪放豁达、雄浑壮阔的品格与气势。这同样教育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虽然充满了崎岖与艰难困苦。但是,首先我们要拥有毫不气馁的精神,坚信自己必将成功的决心;其次,我们要拥有坚强的毅力,在过程中绝不放弃,为了达成个人目标矢志不渝。初中生正处于人格的培养期,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成熟,在这一重要的成长阶段,需要明确:成长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成績,也要培育健全的人格。学习这种类型的文章,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为了目标不断奋斗,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一个完善健全的人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课堂上必须区别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必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含义并不是“自由学习”,这是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下学习过程中有主见、有目的主动性行为,需要保证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要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指挥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取得自己所需求的知识,肯定正确的学习方法,去除错误的无效的学习方法。如学习沈复的《童趣》一文时,作品详细描写了儿时观察蚊飞、观察花台草木等活动,表现了作者天真活泼的性格。学生通过对自己儿时游戏、娱乐的回忆,将自己最深刻的儿时回忆写下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学生互相批改作业的方式来达到互相进步的目的。将全班同学组成5~6个小组,每个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批改作业,挑出错别字、病句,对同学的文章给予评价。最后,由每个小组推荐一篇文章在全班范围内朗读评比,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致以及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课堂学习的优化,是课程内容、目标和方法等多层次的优化,语文学科是实践水平很高的学科,同时也是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根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改革,除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在课堂上还应着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质,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与兴趣,使其能够得到适宜的、全面的、符合国家与社会要求的发展,达到语文课程设计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银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展语文核心素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6).

[2]龙浩宇.初中语文教学中增强核心素养的尝试[J].智能城市,2016,(11).

(责任编辑 史玉英)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