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会
摘 要: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事物“数”与“形”的结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空间观念的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在加强概念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培養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而概念的获得实际上是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结果。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像填鸭一样把概念抛给学生,死记概念、死背公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屡见不鲜。学生一旦遇见灵活多变的题型,就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概念形成的过程,只认识了概念的表象,而没有认识概念的本质。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形成概念、运用概念,就必须在引入概念之后,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主动获取概念。要做到这一点,作为教师我认为,必须改革以往的概念教学方法,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创设探究的空间、创设探究的可能,在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让概念教学真正发挥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式学习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引导和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数学。因此,我认为在概念教学中应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小组中、集体中进行探讨研究,了解概念的产生,知道概念的形成过程,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能够灵活应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概念的意识。
一、对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理解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围绕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本身是一种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
第一,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订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
第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四,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这些目标是一个整体,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而逐步形成,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我认为,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既关注学生发展,又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本身是一种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在概念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情感得到深层次的体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得到提高。
二、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明确探究目标,引入概念
概念如何引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受,小学生学习概念一般是以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知开始的,因此应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思维,明确探究目标,使学生产生主动获取新概念的兴趣。
以教学《按比分配》一课加以说明:首先复习“比”的知识和各种不同的分配方法,然后开门见山提出课题,直接揭示探究目标:今天我们来研究按比分配。接着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猜想,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围绕“你都可以怎样来解决问题?”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展开探究活动。
(二)自主参与,经历探究过程,理解概念
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性学习的三个目标。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是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
决定了探究性学习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在概念教学中,更应该给学生提供深化理解概念的时间和空间。
仍以《比例的意义》一课为例:为研究“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将近10分钟左右的自主探究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求比值、化简比并讨论,然后分组汇报:求比值的小组通过大量的计算,发现了:①2:6=1/3,30:90也等于1/3,两组的比值相等。0.125:1/8=1,2/5:2/5=1,这两组的比值也相等。联想到既然比值相等,就可用“=”连接。②两组相等的比中比的前项和后项存在着相同的倍数关系所以比值相等。③两组相等的比中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扩大相同的倍数得到第二组比。④2:6=30:90这组比中,2乘90得180,6乘30也得180。化简比的小组通过计算也发现这两组化简后的比是相等的。
学生在亲自动手、观察、归纳、概括的过程中,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学生不仅真正理解了比的性质,还从多角度发现相等的两组比的特征,为比例的概念作了深层次的知识铺垫,同时还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三)交流互动,归纳、概括结论,形成概念
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探究活动的结束。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之后,还应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形成全面准确的概念结论,共同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另外,抽象与概括要注意多层次进行,而不是一次完成,要经历反复过程,经过多次分析、比较、综合、验证,才能真正形成概念。
例如,接上例,学生发现两组相等的比的特征后,让学生读读这几组等式,第一步:引导归纳概括,读一读它们,你能说说这个等式表示什么吗?(几个同学反复说,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第二步:教师用准确的语言形成概念,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谁能说说什么叫比例?第三步:换角度深化理解概念,要观察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关键看什么?
通过以上的归纳概括,学生不仅掌握了比例的概念,还知道了正确判断比例的方法。真正形成了概念。
(四)解决问题,应用拓展创新,应用发展概念
概念概括了,并不等于牢固掌握、切实理解了,此时须有概念内化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促使数学知识在发展中飞跃,促使学生在应用概念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如在比例的概念形成之后,教师采取了五种练习方式强化概念的掌握:
①判断两组比是否成比例;
②写出比值相等的比并组成比例;
③给出一组比,学生自己配一个比组成比例;
④用2、4、8、16四个数组比例,越多越好;
⑤将8、3/5、0.2、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由第五个练习的配比方法中的探讨又渗透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沟通了概念之间的联系。同时在学生的思维方法中,应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沟通了概念间横向、纵向之间的联系,组成概念系统,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在概念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效果与思考
在教学实践中,注意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创设问题情境,运用直观教具等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于概念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在逐步提高。但是在实施过程当中也产生了困惑:
①探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开放性,势必在课堂上会出现意想不到或超出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或见解,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②对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入理解与应用,学生想探究了,教师就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与空间,需要教师有高超的驾驭课堂与教材的水平,不能让学生在教师预想的小范围内探究,转变学生为教师服务的观点,通过教学使师生共同成长,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桑帆.小学数学教材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马丽娟.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及实践[D].银川:宁夏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