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光荣,王 豹,王 猛,张振林,李晓燕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陕西 榆林 719499)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nic Gastritis,CAG)[1]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或消失或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本研究用疏肝健脾法治疗CAG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共60例,均为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5~64岁,平均(48.97±9.92)岁;病程1~15年,平均3.5年。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8~65岁,平均(45.8±11.20)岁;病程1~14年,平均3.4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①胃镜诊断标准: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②病理诊断标准:固有腺体萎缩,黏膜肌层增厚,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固有膜炎症,可有淋巴滤泡形成。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组织编写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3]中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肝郁脾虚型的诊断标准。主症为胃脘胀满或胀痛、隐痛,胁肋胀痛,胃部喜按或喜暖。次症为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食少纳呆,嗳气频作,大便稀溏,胸闷不舒,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苔薄白,脉弦细。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诊断标准(含胃镜及病理)和中医证候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 岁;③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试验,能配合诊断治疗,依从性好。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②合并有胃、十二肠溃疡,胃黏膜有重度异型增生或病理诊断疑有恶变;③妊娠期、哺乳期、妊娠计划的妇女;④具有严重的原发性心血管、肝脏、肾脏、血液学、肺脏的病变,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如肿瘤或艾滋病;⑤对所用药物过敏;⑥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
治疗组治以疏肝健脾法,方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柴胡15g,白芍20g,党参25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5g,半夏12g,炙甘草10g,丹参15g。气虚甚加黄芪,寒甚加炮姜,夹热加黄连,夹湿加苍术、砂仁、白豆蔻,反酸加乌贼骨、瓦楞子,嗳气呕逆加旋覆花、代赫石,饮食停滞纳差加焦三仙,腹满加厚朴,瘀阻痛加三棱、莪术或三七,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加吴茱萸、炮姜,伴出血糜烂加黄芪、三七,胃黏膜充血明显加赤芍、丹参,胃黏膜水肿明显加五苓散,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伴胆汁反流加旋覆花、代赭石,Hp阳性或苔黄或兼有腻苔加黄连、黄芩、连翘或大黄。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3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待病情缓解后可将汤剂改为散剂或丸剂服用。
对照组口服摩罗丹浓缩丸(国药准字Z200900132),1袋(16丸),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治疗期间忌食生冷酸硬及辛辣之品,忌油腻肥肉,戒烟酒。
观察内容。①中医临床症状:主证和次证分别按无、轻、中、重4个等级进行评分,症状或体征无者则为0分。主症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次症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 ②胃镜征象:主要观察胃黏膜颜色改变、血管透见、病变范围等,对充血、水肿、糜烂、黏膜白相、颗粒增生、血管透见、胆汁返流等作详细记录。③病理分级及记分:将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炎症的轻、中、重分别记为 1、2、3 分。各部位组织得分之和为各项目之总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关于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或恶化。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胃镜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胃镜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3.33±3.38 6.53±2.82*△对照组 30 13.40±3.69 9.37±3.91*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积分比较见表4。
表 4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积分比较 (分,±s)
表 4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57±0.38 0.73±0.13*△对照组 30 1.43±0.33 1.13±0.22*
两组治疗前后病理积分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病理积分比较 (分,±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病理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病理表现 治疗组 对题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萎缩 1.63±0.30 1.23±0.25*△ 1.37±0.26 1.43±0.23*肠化 1.23±0.34 0.93±0.21*△ 1.03±0.22 1.00±0.18*异型增生 0.97±0.13 0.80±0.12*△ 0.77±0.15 0.73±0.17*慢性炎症 1.63±0.26 0.47±0.05*△ 1.53±0.27 0.83±0.14*
安全性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一般体检项目及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指标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CAG为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胃癌的发生于其关系密切,CAG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西医对于 CAG的治疗主要为针对其病因所采取的措施,如幽门螺杆菌的根除、保护胃黏膜、增强胃动力及抗氧化剂的应用等[5]。
CAG属中医“胃痞”、“胃痛”范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隔咽不痛,食饮不下。”其中“木郁”即指肝郁,指出了肝郁是发病的条件,在临床辨证分型中,肝郁脾虚是常见的证型之一,肝与脾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肝气郁滞,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及胃,脾胃虚弱,谓失儒养,升降失调,气机不利,故而出现胃脘痞满胀痛、嗳气反酸、呕吐呃逆等。治当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为主。柴芍六君子汤化裁方中柴胡、白芍疏肝解郁,六君子汤健脾益气,组方严谨,切中病机,药证对应,标本兼治、攻补配合,体现了治法要旨。
药理研究认为,疏肝益气健脾药可以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增加病变部位的血液供应,纠正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促进炎症吸收及组织修复;调节免疫功能,增加网状内皮细胞吞噬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从而增强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使Hp赖以生存的胃内环境消失,有利于Hp的根除、防止复燃和再感染以及防止致癌物质的侵袭,从而阻断和逆转腺体萎缩及癌变的进程[6-7]。益气健脾药还能调节胃泌素分泌及胃蛋白酶活力水平,调节植物神经和激素第二信使环核苷酸,使血浆CAMP/CGMP比值上升,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疏肝健脾法治疗CAG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逆转胃黏膜腺体的萎缩,延缓肠化生病变的进程,疗效确切。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13,18(1):24-36.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3,3(1):5.
[3]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5):346.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8-129.
[5]王婷婷,张月苗,张学智,等.荆花胃康胶丸联合PPI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3491-3495.
[6]刘冬梅.“治痿独取阳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健脾治疗.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1):7-9.
[7]唐迎雪.益气化瘀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 疗中的应用.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