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汉语的认识,更是为了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教育部门给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但是就我国目前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来说,课本对传统文化的知识涉及较少,而且大多以唐诗、宋词为主。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利于增进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以下就从高中阶段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出发,并结合高中语文课本,看看该如何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前言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中華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继承和传扬。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职责。要想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要从青少年做起,要让他们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这就要求高中生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努力成为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自觉地去学习传统文化,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 传统文化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语文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语感的学科,还是一门对人们的精神具有塑造作用的学科。这是由于语文教材蕴含着特殊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教化意义。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思想,可以很好地塑造学生的品格。国家和教育部门也要求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而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古代劳动者集中自己的智慧而创造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髓。我国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从而有利于我国早日实现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文化对人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可以很好地改造人的思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去继承,比如自强不息,热爱和平的精神。文化可以在无形之中影响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老师要更好地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影响学生。
二、 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
(一) 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教材内容
目前就我国高中语文教材来看,教材更多的是侧重于现代文的教学。每一本必修课本中只有两个单元涉及文言文,而且课本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大多以唐诗宋词为主,对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涉猎较少。因此教材编排者应该重视起中国的传统文化,让课文更多地涉及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体现民族精神。除此之外,教材编排者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在筛选教本内容时,要选择有代表性、有思想深度的文章进行编排。比如,屈原的《离骚》,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这两篇文章一篇代表了楚辞,一篇代表了汉赋,可以很好地体现我国文学不同的时代特征,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通过屈原的《离骚》,学生可以领悟到屈大夫一心为民,不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可以体现他对自然风景和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两篇课文相对来说篇幅适中,理解难度也适中,适合高中生来学习。由此可见,在高中课本中编排合适的古文课文,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古人思想的理解。
(二) 在课堂教学中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
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人文素养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将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从而能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品格。
比如,我在给学生讲人教版课程屈原的《离骚》时,就以屈原一心为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热爱祖国的高洁志趣来激励学生。我在讲这篇课文之前,先结合了屈原的个人经历进行了讲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对屈原的人物性格有大致地了解。之后我会选择课文中的片段,结合屈原的实际经历,来表达屈原的思想和抱负。“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句话体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一直坚持着为国为民的思想。“易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则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也体现了他宁死不屈的精神。这样一来,通过将课本知识与诗人的实际经历相结合,就能让学生对《离骚》有更好的理解,也能增进学生对诗人屈原的认识,让学生在屈原的影响下,培养出宁死不屈的爱国之情。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影响人们的思想。
(三)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些老师在讲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将大段的课文给学生进行翻译,这样一来会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极其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增强古文学习的趣味性。比如我在给学生讲《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就让班上的学生担任了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更好的记忆。
三、 结束语
我国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还较少,老师没有重视起对传统文化的教学,书本上的教材知识也不利于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要想改变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就要完善课本内容,让教材内容能更多地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多地体现我国的民族精神。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赫.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传承[A].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一等奖论文集[C].2016:2.
[2] 高世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必修教学的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 郭春燕.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4] 张怀宇.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王楠楠,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