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学习作为目前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被各科教师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笔者也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初见成效。本文将针对典型课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更加有效的适合职高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职高语文;有效;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已被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认同,它的有效运用成为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呢?笔者借助个人课题的研究,对新课标下职高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下面就围绕本人的一节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 课堂合作学习的案例分析
笔者所在的高二美术班共有学生12人,比较适合开展合作学习。所以在教学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节课上先把学生四人分成一组,共三个小组进行学习。具体的要求是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能复述故事情节,由各小组负责人分配学习任务。开始合作学习时我发现第一组是所有成员一起对照译文理解文意,然后一起组织语言,最后选代表回答;第二组是两人负责疏通字词,一人为复述打草稿,一人准备口述;第三组只有两人在忙碌,另两人在偷懒。根据评价的标准:第一,分工是否明确,第二,组长是否认真负责。从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环节中可以明显看出:第二组的表现较突出,第三组的表现不够理想。如果组长自己都不重视,组员也会敷衍了事。这样的学习效果谁都不想看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复述故事,结果有两个组的代表将复述变成了译文,完全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只有一个组能勉强复述。
所以,通过上这节课,笔者也发现了诸多问题。比如,第一组中学生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合作不明显。第三组中个别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甚至不愿意加入到合作学习的队伍中来,更谈不上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有第二组才符合合作学习的要求。其实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我也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关键是教师如何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不积极主动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使每个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能有组织、有秩序、有效率地完成小组任务。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我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也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确定小组长开始重新审视每一个环节,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有效的策略调整,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 课堂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灵活安排座位,确定小组长,正确进行分组。首先,课堂中的座位安排很重要。在课堂上一般以学生前后座组合居多,每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座位排列成需要的形状,并且将优等生和学困生搭配开,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小组正常活动。其次,确定各组的小组长(一般推举平时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或轮流担任的方式)是关键,如前面案例中提到的第三组的问题之一就是小组长没有发挥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并使他们各自承担责任的作用,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理想。所以既然是小组长就应该负责督促本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这样才算称职。
(二) 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重新进行编排。在语文课上,不是每节课的内容都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围绕职高语文教学大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擇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重新进行编排,长期训练下去,学生语文合作学习的能力一定会提高。
(三) 选择恰当的时机,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不是每节课都要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比如我在执教韩愈的《师说》(第一课时)时预设了三个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们分组合作学习,之后进行小组成果展示。或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才选择学生分组讨论,而不是盲目地让学生为合作而合作。
(四) 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及时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在下次的合作学习中努力克服缺点。
(五) 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教师要善于把握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各类竞赛活动,比如小组之间的辩论赛、朗读课文比赛等语文活动都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又能体现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之间的竞争建立在小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
(六)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教学形式,依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师可以边讲解课文边让学生朗读,或让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或让学生质疑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总之,无论采取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合作学习的潜能。
总之,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的合作学习已初见成效。对于大多数不爱学语文的职高生来说,不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也是能力的提升。我会在这条路上继续砥砺前行,与学生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2] 李如審,马忠兴.合作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的构建[J].天津教科院学报,2006(6).
作者简介:刘晓娟,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职业教育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