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模因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发

2018-01-29 10:22刘冬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模因论中学语文教学文化传承

刘冬晴

摘 要: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传承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语文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尝试谈谈模因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模因论 中学语文教学 文化传承

模因理论是由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来的。作者在批判继承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基础上,描述了基因的自私性在生物繁衍与进化过程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生物的个体和群体只是基因的临时承载体,只有基因才是永恒的,基因既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在书的最后三章,他还补充道,在人类的文化系统中也应该存在着类似基因的元素,在主宰着人类的文化传播与发展。这种新的复制基因被他称为觅母(meme),即采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牛津英语词典》对Meme的解释是:一种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我国学者何自然等人将meme译成:“模因”[1],即“模仿基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

正如基因通过生理遗传而繁衍一般,模因通过模仿而非遗传的方式得以复制传播,是一个承载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存储于人脑中,靠复制、传播而生存。“那些能够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2]模因论自从被引入中国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他们讨论的内容不仅涉及模因的本体研究,而且也注意到模因论在翻译、外语教学、广告、文化、语用、认知、社会心理等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这里,我们尝试谈谈它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启发。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认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3]有人类就有了语言,而当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文字。在人们的生活中,语言和文字都有很大的用处,尽管各有其使用的范围,但都有利于促进彼此间思想的交流、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有较强生命力的模因在人们的交流中不断地被复制和传播,因此我们的行为举止便会留下文化的烙印。

中国传统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诗词曲赋等,具体有《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传奇小说等。这些作品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被不断的复制、传播并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是不容遗弃的民族文化宝贵财富。语文教材按历史时间顺序,精心挑选入编具有代表意义的名家名篇,并且在课后练习部分的设置中,也会安排背诵默写这样的要求,即以背诵学习的方式对这些篇目加以巩固。背诵作为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背诵并不等于死记硬背,它与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背诵过程即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因此外语学习也会采用背诵的方式,背单词背文段。背诵习得的篇章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自然而然有利于语感的形成,还能锻炼篇章理解能力,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说“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只是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人类通过口语化的语言传播信息,比通过手势语、身体姿态、面部表情以及其他任何可以利用的符号手段来传播信息,能够产生更多的复制品。古代先贤的思想和主张从后人大脑中通过复制到了书本,又从书本中传播到了我们大脑中,由我们继续复制传播,便得以传承至今。

储存于大脑的信息是模因,而通过文本传播出去的信息也是模因。这些模因不仅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受住优胜劣汰规律的考验,而且还能在不断复制模仿和传播的过程中历久弥新。从这一过程还能够发现,有一些模因保存着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还有些模因则根据相同的形式放入不同的内容来扩展。古人在传承前代优秀文化、涵养性情和提高修养的同时,也提高了思维品质和创作水平。他们读书以背诵学习的方式记忆大量的文学作品,从语言形式到内涵主旨都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当情境需要时便能轻而易举的不自觉地将所习得的相关篇章句段加以重组编码,在创作中信手拈来,将相关重组的信息引入自己作品中,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翻阅这些作品可以看到,如曹操《短歌行》引用《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将原本写对恋人的思念的两句用来表达自己的求贤若渴之意。李白《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化用鲍照《拟行路难(其六)》中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常叹息!”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不满。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用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变愁苦颓废为洒脱乐观。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出自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林觉民《与妻书》“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出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表现同样的悲伤心情。再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及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境界,也十分妥帖,为后人所击赏。

《唐诗三百首》序中有言,“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于成诵,故流传不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传统文学作为模因储存在人脑中,并能适应新的语境,在不断的复制传播过程中加入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愿和创新意识而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它们经由古人的口口传诵,不断创新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因此,我们在学习创作之初不妨尝试选取合适的优秀作品“依葫芦画瓢”,就会发现文本中的成语、谚语或歇后语以及这些固定短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学典故,都能成为创作积累的素材。优秀作品在我们的模仿中得以复制,又在我们的创作中得以传播和创新。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自觉的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又能使其在积极的习作中构建起自己独特的思考品质和创作风格。罗常培在《中国人与中国文》中也提到,“在看书或读文的时候,对于别人构思的程序、布局的先后、文法的组织、修辞的技巧,当真能够了解得透彻,耳濡目染浸润久了,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心应手培养成自己的发表能力。” [4]

“人类之所以有能力从传统中习得理性,是因为人类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他拥有模仿的能力和传承其所习得的东西的能力。”[5]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学的传承,能让我们与古人先贤更接近并深入理解中华独特的文化底蕴,是我们有效获取智慧的源泉,也是培养良好道德修养并做出正確人生定位的重要途径。理查德·道金斯呼吁“我们要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慷慨大度、相互无私合作的社会,是不能指望从生物的本性中获得什么助益的,而是要设法通过教育,把慷慨大度和利他主义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去。”[6]我们深信随着模因论研究的深入,定会给语文教学乃至教育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使我们在批判继承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好的担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4(6):54-64.

[2]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4]罗常培.中国人与中国文[M].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119.

[5]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季刊),2003,26(2):200-209.

[6]理查·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中信出版社,2012(9):1.

猜你喜欢
模因论中学语文教学文化传承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浅谈成语在广告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