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芸
【摘要】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学习成为现实,移动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已经成为教育界共识。文章通过分析移动学习的含义、发展现状、移动学习与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优势,提出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模型,并探讨了模型构成要素在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
【基金项目】2015年度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HEX038。
随着4G、WiFi等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终端设备大量普及,移动学习(M-learning)应时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正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扩展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把移动技术融合到英语教学中,高效地利用各种网络开放学习资源,已经成为每个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与研究现状
(一)基本含义
目前,学者对移动学习的解释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移动学习是利用移动设备的学习,如Tove Kristianse、Chabra、Figuo等;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的教育应用,如Alexzander Dye、Pau1 Harris等;移动学习是由网络教育发展而来的一种远程学习、数字化的形式,如Desmond Keegan、Franz Lehner、Holger Nosekahel等;移动学习是一种完全新型的学习方式,因其移动性与情境相关的特点,使其完全有别于常态下的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如伯明翰研究小组等(杨燕杰,2015)。
Alexzander Dye(2003)提出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为教师与学习者之间提供双向交流。
据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委员会介绍,移动学习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利用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薛建强,2014)。
综上,移动学习的含义可概括为:利用无线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及移动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源和服务的一种泛在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现状
移动学习的研究始于欧美发达国家,从最初的以课程资源发布、信息共享为主逐渐过渡到多元、互动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
2010年秋,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启动移动创新项目,包括移动学习“m-Learning”学者计划、图书馆/护理部电子学习项目和大学移动图书馆。
2013年,西悉尼大学为11000名新生和教师每人配置一个iPad,用来支持整个课程学习中的教育教学创新和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教育教学创新。
国内学者对移动学习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000年,在教育部的支持和策划下,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研究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承担的“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项目提出并实践了适合移动学习环境与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组织方式——学习元,而且研发出一款面向普通一线教师的移动课程APP在线生成工具。
2012年年底,国家开放大学启动了“5分钟课程”开发及学习评价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国家开放大学5分钟课程网。
伴随着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研究力求融合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更加注重学习资源的建设,营造出一种依托网络的无缝学习情境。这些研究成果意味着移动教育和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混合式英语教学优势
何克抗(2004)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ed Learning)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融合传统课堂学习与网络化学习,充分发挥二者优势,以期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界的共识。
如今,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由“数字化学习+课堂授课”向“移动学习+课堂授课”的模式演进。较之前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后者具有更多独特的优势。
(一)教与学环境的泛在化
“移动学习+课堂授课”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打破物理时空的限制,营造出一种泛在化的学习环境,使得学习活动延伸到教室等固定场所之外,线上学习和线下引导讲授相结合,学习的时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二)教与学的互动、互享、互通、互联性
“移动学习+课堂授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具有互动、互享、互通、互联四大特性。在移动互联网支持下,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线下线上资源的互享、教学进程和学习过程的互联互通性得以实现。
(三)教与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對于教师来讲,通过运用“移动学习+课堂授课”的混合教学模式,能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如专业技能、教学设计能力、网络应用能力、教学管理能力;而对于学生来讲,通过碎片化学习,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移动学习环境支持下的混合式英语教学设计
为了创设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英语教学模式,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为设计方针,整合线下线上的各种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提升学习能力为目标,设计出课外移动学习和课内协作学习相结合的立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见图1)。
图1
移动学习环境支持下的混合式英语教学设计包含四个组成元素:交互式课堂教学、网络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共同体和动态化综合评价。这四个组成元素构成一个互相联动的环状结构。endprint
(一)交互式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可以看作混合式英语教学的起点和续点。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情对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任务等进行预先设计。在课堂交互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检查评价学生的移动学习效果,化解学生的学习疑问,设计合理的互动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辨能力。
(二)网络移动学习资源
网络移动学习资源是开展混合教学的关键,学生只有及时高效地学习与主题相关的网络资源,才能保证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网络资源包罗万象,良莠不齐,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挑选适合学生的网络资源来辅助学生学习,并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建构班级英语学习资源库。
(三)移動学习共同体
移动学习共同体是混合式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基于网络的开放、共享特性,建立移动学习小组,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有效地开展多种类型的合作性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增强学生的网络学习归属感,提高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主题,能够锻炼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动态化综合评价
动态化综合评价贯穿于混合教学的每个环节,比如书写作业、口语作业、单元测试的书面评价,移动学习记录评价,小组学习任务完成考核,课堂交互活动的参与记录等评价方法,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将每个学习单元的学习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调整后面的学习状态。
移动学习环境支持下的混合式英语教学设计的外围还包含着另一个较隐蔽的环状结构,即交互学习、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学习、反思性学习构成的学习方式集成圆环形。在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型中,这一学习方式集成环与教学模型中的基本构成元素——交互式课堂教学、网络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共同体和动态化综合评价分别对应,并且具有循环可逆性,能够在移动学习环境支持下的混合式英语教学中灵活应用。
四、结语
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学习具有学习资源优势、学习时间优势、学习效率优势,在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传统教学改革提升的机遇。在诟病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对于一些高情感的学习任务,如激发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及综合素质方面,传统课堂教学和教师依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探索移动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最大化地使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Alexzander Dye et al.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EB/OL].http://www.dye.no/articles/a--glance-at-the--future/preface.html,2003-01-15.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 2004(04):21-31.
[3]王丽,戴建春.基于微信的交互式翻译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5(02):35-41.
[4]薛建强.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发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03):176-179.
[5]杨燕杰.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接受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