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庆
【摘要】 古典诗歌赏析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人文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与创新,改变以往仅仅围绕一首诗歌进行教学的方法,而应当对学生的诗词储量进行扩充,通过对比分析的手法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本文则对当前的古典诗歌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就“比较赏析”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诗歌赏析 古典诗歌 高中语文 语文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137-01
诗歌是古代诗人抒发情感、表达心情、言明志向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具体包括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古典诗歌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的文化瑰宝,现已经纳入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高中学生的社会经历与人生阅历较少,对诗歌的理解仍处于浅尝辄止的状态,难以完全掌握诗歌的重点。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及时转变教学方式,通过“比较赏析”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而深刻领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终提高了诗歌鉴赏的有效性。
一、以古典诗歌题材为前提进行比较赏析
众所周知,古典诗词题材十分丰富,具体提包括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等,诗歌的内容因题材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语文教师仅仅是围绕一首诗进行讲解分析,而忽略了同一题材的其它诗歌,学生理解自然缺乏深刻性,其今后遇到同一题材的诗歌,仍不知从而下手进行赏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到“授人以渔”,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同一题材不同诗歌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灵活分析,从而不断提高赏析效果。
例如学习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时,教师先不急于进行讲解分析,而是将同题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之进行“比较欣赏”,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众所周知,《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怀古咏史题材的诗词,并涉及到了三国中的历史人物——周瑜、孙权,借历史人物抒发自己抱负与情感。但是两首词仍有较多的不同之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至黄州后,见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风景优美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即景抒情、下片怀想周瑜,最后抒发自己的感慨,整首词既表达了对周瑜年少成名、功成名就的倾羡与诵扬,也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心中苦闷不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基调较为积极向上,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委婉表达了自己要像孙权一样为国抗敌、建功立业的决心,下片含蓄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抗金的主张,整首词气势磅礴、豪壮悲凉,表达了自己金戈铁马、为国效力的决心与意愿。由此可见,以上两首词虽然题材相同,但内容、表达的情感却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师应通过比较鉴赏来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以古典诗歌意境为前提进行比较赏析
古人喜欢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而且许多的写景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意境的营造与分析,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但是在现实的诗歌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通常都存在着重记忆而轻理解的情况,即强调记忆背诵,不重视赏析与理解效果,从而导致学生在进行诗歌鉴赏分析的时候过度依赖所谓的“标准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其创新力与创造力,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利用对比赏析的方法来强调意境的重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到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的时候,学生很快便会发现这是一首充满意境的写景诗,为提高赏析效果,教师可以将《山居秋暝》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进行对比赏析。以上两首诗的相同点在于都描写了旖旎的田园风光与淳朴的民风,而且诗中意象都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美学原则,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田园风光的向往、对高洁情怀的追求、对对官场黑暗的不满与厌恶。然而,《山居秋暝》与《归园田居其一》却又各具特色,画境也隐喻了诗人不同的心境,其中,《归园田居》描绘的一幅秋雨初晴后傍晚时的山村旖旎风光图,具体意象包括秋雨群山、清泉映月、山居暮归,画面主要是以青色白色两种冷色调为主,给人以清冷、素净、淡泊之感,却也很好表现了诗人历经繁华回归禅境的淡然与满足。《归园田居其一》描绘的是一幅春日村居图,袅袅炊烟、鸡鸣狗吠、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整首诗色彩鲜明,透出一种怡然淳朴、生机盎然的韵味,表达了诗人向往简单田园生活、安于清贫、隐逸山野的美好情操。由此可见,《山居秋暝》与《归园田居其一》都寄托了诗人的志趣,但所承载的思想与意蕴却大相径庭,学生在鉴赏古典诗歌的过程中,理清不同诗歌所蕴含的思想,从而真正把握诗人情感。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可采取“比较赏析”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与鉴赏古典诗歌,从而找到不同诗歌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相同中探究区别,在区别中发现共同点,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对于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汪伟.古诗词比较鉴赏方法例谈[J].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2014(02):12-13.
[2]郭连友.“比较赏析”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以苏轼的两首怀古诗为例[J].新课程(下),2018(04):85.
[3]冯丽华.专题式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应用——以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为例[J].语文月刊,2017(07):66-69.
[4]吴兴红.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审美引导[J].语文建设,2016(3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