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识读乐谱是音乐课程表现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说: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识谱要和演唱、演奏、创造、欣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这样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所做的一些探索。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养成适当背唱歌曲曲谱的习惯,并建立识读、背唱、听记、默写歌谱等课堂常规。从低年级开始每节课多唱谱,最终达到背谱唱部分乐句甚至整首歌谱,逐步加快学生识读乐谱的速度,在高年级阶段识读歌谱的教学就会水到渠成。通过背诵歌谱,将唱名当作歌词完整记忆,逐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识别五线谱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唱准音程关系,建立稳固的不同度数的“唱名音程感”,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读谱能力的准确性。但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学生纯粹为了识谱而背谱,在识读乐谱背唱歌谱的过程中,一定要感受音乐之美、旋律之美。比如六年级下册《银杯》一课中,通过识读乐谱背唱歌谱,边唱边体会,让学生感受到歌曲旋律音域的宽广和大跨度的跳动,加深对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体会。
低年级学生好动,单纯的重复性练习容易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而且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笔者在低年级识谱教学中,经常将各种游戏融入识读乐谱的教学活动中。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牧童谣》一课中,由于歌曲仅由re mi sol la 四个音构成,于是我进行了识谱的接龙游戏。将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个组只唱一个音,小组长拿着标有这个音的五线谱卡片提示大家,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换,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在识读乐谱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用柯尔文手势提示音高。柯尔文手势把抽象的音高变得具体形象,是提高识谱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音准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注意规范地使用手势动作,让学生一边唱一边做动作,通过这一过程的反复强化,使学生对音高产生形象的动作联想,使音高逐渐变得具体化、可视化。比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册《乃呦乃》一课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内心默唱,用手势来唱歌。三种位置高低不同的手势分别代表歌曲使用的三个音,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学生觉得难以捉摸的音高以视觉化和形象化,有效帮助孩子掌握音高。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在识读乐谱时,对于do mi sol 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和认知。
乐器演奏非常有利于识谱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操作的乐器,如竖笛、口风琴等。在演奏这些乐器时,学生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识谱上。可以将乐器演奏与歌唱、欣赏、编创相结合,如针对一些简单的旋律、音程、节奏通过器乐演奏进行活动练习,也可以让学生吹奏新学的歌曲片段或欣赏作品中的音乐主题等(应以简单、可操作为原则)。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加深学生对曲谱的认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提高识谱能力。
提高小学生识谱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导,寻找最恰当的教学途径,采取生动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识读乐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把识谱教学渗透到音乐审美活动中,使识谱教学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