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 陶德帅
在当前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用到“数的运算”,这一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教师需要重视“数的运算”教学,尤其是小学阶段,这一时期是学生打好数学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只是先将计算的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采取机械训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方法,如此使得不少学生在机械的操练下对数学计算丧失兴趣,其数学计算能力可想而知。对此,教师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开展计算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计算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
纵观《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其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要求有所下降,笔算难度有所下降,但是计算教学仍旧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基础,由此,教师需要重视计算教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组织计算教学,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计算教学活动参与中获得有效的发展。由于计算是以算理为基础的,所以,我在组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从算理入手,使学生在扎实掌握算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算理是学生参与计算活动的基础,倘若没有算理的支撑,学生的计算就毫无方法可言,在计算的时候常常是杂乱无章,无法可循。对此,我在组织小学数学计算活动的时候,会先帮学生理清算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领悟计算的道理。
例如我在组织“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会在教学之初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2×4=8,200×4=800呢?”在这一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会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对该问题由感性认识带入到理性思考之中:200里面含有2个一百,2个一百乘以4就是8个一百,所以200×4=800。如此,计算方法和算理之间所架起的桥梁可以使学生对“整百数乘以一位数”有一个理性认识,而且其在理性思维的作用下,会对“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有一个理性认识,为其灵活地进行数学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习的知识、方法等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在生活中实现数学学习的价值。由此,在数学计算活动开展中,为了使学生对抽象的计算有深刻的理解,需要教师从生活中挖掘与计算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作用下,对数学计算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计算空间。
例如我在组织“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会借助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直观的情境:在元旦来临之际,我打算给本班的47名学生每人发一个小礼物。在清点礼物数量的时候,我采取两两数数的方式,但是在清点了13组礼物之后发现有一个剩余。此时,我根据自己的礼物清点情况列出了这样的算式:2×23+1。此时,我不知道所准备的礼物数量够不够,需要学生的帮助。在直观的生活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结合所学到的有关数学计算的知识,会按照从左到右的方法对所列出的式子进行计算,先用2×23得出46,再用46+1得出47,一共有47个礼物,是可以满足全班学生的需要的。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存在困惑,不知道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此时,为了加强教学效果,我会继续创设教学情境:此次我会采取五个五个数的方式来清点礼物,在清点了9组之后,发现这些还剩下2个礼物。根据这一数数实际情况,学生们自主地列出了相关的算式:5×9+2。在探究欲望的驱使下,他们仍采取从左到右,即先乘后加的方式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结果为47。在两次的情境计算下,学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表示所采取的方法是正确的,由此,在实际情境参与下,学生根据计算过程可以自主地获知乘加计算的规则: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由此加深了学生对乘法两步计算算理的理解,为其灵活运用该法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现代教育的观点,我们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无论采取何种教学行为,其教学的目的都不是单纯地使学生占有知识,而是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使其生长知识。由此,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向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其在自主参与中探究出与教学有关的知识。
例如我在组织“分数与除法”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充分地理解的算理,会借助生动直观的教具,引导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对该算理有一个理性认识。我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将手中所拿的三根小木棒分给四名学生,如何对其进行划分呢?然后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形式进行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想出两种不同的分小棒的方法,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其实蕴含着两种不同的数学含义,由此使得学生对分数和除法有了深刻的理解。
总之,在小学计算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看到算理在计算中的重要性,借助丰富多彩的算理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有深刻的理解,以此提高其计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