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中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8-01-25 12:05曾伟文
考试周刊 2018年10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农村小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的互动,满足学生之间交往、表现、求助、实践的需要,使学生在合作中产生优势互补,共同完成学生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和个性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农村小学;中低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一、 引言

美国教育家认为:“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以其独特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其中主动因素是指获得某种结果的尝试,而后者指的是接受感觉或承受合作的结果。也就是说,只有将主动的尝试与被动的承受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经验。由此,教育工作者们开始意识到合作对于个体的重要性。

二、

农村小学中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一) 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与实践的偏差

自新课程改革之后,越来越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教师也开始注重引导学生的课堂合作。而且,合作学习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在这个态势下,教师们也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和实践。然而,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认为合作学习专门用于在活动或情境中进行学习。由于对合作学习内涵的认识欠缺深刻性,教学实践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注重合作的形式而忽视了合作的质量。

教师组织活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缺乏考虑,比如说合作的深浅程度、合作是否合适,就盲目地设计大量活动供学生参与,这样反倒弊大于利了。90%甚至更多的教师会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合作。但是,笔者在观察低年级数学课堂时也发现了其中的弊端,即大量的活动使课堂沦为游戏场,学生参与只是为了玩。开展得热火朝天的活动、气氛活跃的课堂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并没有触动学生的内心,学生也没有生成独特的合作。因此,这种重形式轻实质的学习形式不能称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重视合作的质量而不关注活动的数量,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时的内心状态,让学生获得发展,获得认知和精神的成长,丰富他们的生命合作。

(二)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存在差异

在同一班上,学生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所以不只是生成的合作不同,甚至合作的程度和深度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有丰富的经验背景,有些学生缺乏经验。因此,他们面对同样的学习任务时形成的感知和合作也会存在差异。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的加法运算中,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运用进位制进行教学,而学生往往在这里面会对十进制产生差异性认识,他们会用最简单的物体来形容十进制的变化。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或是对曾经的合作缺少深刻的认识,导致一些学生面临学习任务时,不能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影响他们合作的过程和结果。另外,不同的学生对信息的感知也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的数感很好,有些学生对图形的感知比较好,这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效果也有不小的影响。

三、 农村小学中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

(一) 合理选择合作内容

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有些内容是无法合作的,比如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这种陈述性知识只能选择记忆的策略。因此,教师要善于区分数学教材中适合学生合作的学习内容开展合作教学。

(二) 精心设计合作活动

精心设计的合作活动不仅符合教学目标,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合作活动要满足下列条件:①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合作不是漫无目的的合作;②精炼高效,能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完成;③一个合作小组推选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为小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合作交流活动,一位副组长,负责记录。每个小组以好中差层次搭配,以优带差,全员参与,每次小组合作都是集体决议,而不是单独的学生表现;④活动多样,保持学生的兴趣;⑤形成评价机制,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奖励。

例如:在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游戏情境进行新课的引入。教师陈述一句话,学生说出与之相反意义的话,看哪一小组的反应最快。如教师说“汽车向东行驶1000米”“超市这个月盈利2万元”“黑龙江的最低气温是零下18摄氏度”,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后,由中差生迅速相应说出了与之相反的“汽车向西行驶1000米”“超市这个月亏损2万元”“黑龙江的最高气温是零上18摄氏度”。其精准的对答出乎老师意料,真是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像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游戏中去,合作到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为后续理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差生有了小组合作的后盾,敢于发言,乐于发言。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满足合理合作活动的要求,简单、有效、充分参与。

(三) 培養学生合作习惯

合作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生要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在笔者进行调查的C农村小学中,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就十分重视,包括倾听和表达的习惯、合作的习惯以及评价的习惯。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只是倾听,还要调动自己的全身心,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交流并进行反思,这要求学生具有倾听和表达的习惯。倾听,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中倾听他人的想法,及时根据同学的行为进行反思和修正,并且能理性地与同学交流。培养倾听习惯,我们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听得认真,二是听得有效,即能够听懂。表达,是在学生反思过后,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亲身合作,试图让他人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了解其他同学和教师的态度和看法,在此基础上优化自己的合作。在合作的习惯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求助意识,就是当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遇到疑问要有寻求帮助的想法和行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难题,是培养合作习惯和一种好方法。学生除此之外,合作学习通常要进行小组活动以获得数学合作,学生在小组中的行为是需要长期锻炼。对于评价习惯,学生需要掌握评价的方法,并且具备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的意识。学生的自评是一个内省的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合作发生在个体的内部世界。因此,培养学生自评和互评的习惯对他们更好地合作和学习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朱秋萍.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J].学苑教育,2018(09).

[2]吴淑华.关于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新课程(上),2017(10).

[3]杜荣兴.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7(07).

作者简介:

曾伟文,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城郊洲新小学。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农村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