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建华
(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所谓文化隐含信息是依附于语言表达形式,而又存在于言语表层意义之外,蕴含着特定文化,不言自喻的信息。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化隐含信息广泛存在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为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共知,是他们思维的一部分。在创作中,文化隐含信息并不是原作者清楚描述出来的信息,而是透过字里行间,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一种信息。因此,文化隐含信息是一种“暗含”信息,而文化隐含信息的翻译,严格来讲是“暗含”信息的翻译。
关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处理努力越小,则关联性越强;反之则关联性越弱。在话语理解中,重要的并不是最大关联性,而应以最佳关联性为取向。关联论的要点是人类交际主要在于创造对于最佳关联性的期待,即听者希望他想进行的解释能以最少的加工成本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语境效果是关联翻译理论的必要条件,是翻译的根本目的。只有具备了语境效果,关联才得以存在。然而,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语际阐释的明示-推理的动态认识过程,这里的“动态”既指动态的认知语境,又指动态的语境效果和动态的推理。由于现代意义上的读者群一边徘徊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定势中,—边则是理智、宽容地接受异域文化,他们更多地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对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进行反思和总结。因此,认知语境和语境效果并非常量,而是动态发展的变量,具有极强的可变性与趋同性。
在翻译文化隐含信息时,译者应把寻求原文信息与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作为翻译的原则和标准。译者的任务就是要依据一切交际线索推断出原作者的“暗含”信息,同时要考虑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文化兼容性和排异性,从对原文的多种阐释中选取最佳的表达形式,使原文作者的文化隐含信息与译文读者的动态认知语境产生最佳关联,以保证译文读者从译文中取得的语境效果与原文读者从原文中取得的语境效果相似或最大限度地接近。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时刻铭记译文由关联性决定,特别是根据译文读者可能认为哪种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的假设来决定。最佳关联性原则将对文化隐含信息的传递起到约束和限制作用。译者应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原文的文化隐含信息是否存在于译文读者的动态语境中?如果不存在,要理解这一信息是否需要很大的处理努力?而这一处理努力与作者预期的语境效果是否相符?尤其最后一点要特别值得注意,因为译者往往陷入一个误区,即认为最小的努力等于最佳的效果。但事实上,最小的努力未必能产生最佳效果,同样,最小努力也不意味着无需付出努力,因为适当、有效的努力与足够的语境效果才是最佳关联所要求的。
在文化隐含信息的翻译过程中,其主要障碍来源于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不同的,甚至空缺,对立的文化心理图式。
有人称翻译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意译不能等同于用译语文化形象代替原语文化形象的所谓“变通”或“归化”。它所遵循的不是丢弃原语文化,更不是将译语文化强加于原语文化,而是用译语中弱性或非文化意义词汇去译原语的文化隐含信息,增加其透明度。因而把“kiss the rod”译成“负荆请罪”这种所谓最直截了当的交际策略只不过是自身文化定势的再现,尤如跑到法国吃中国大餐,完全违背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本质。
另外,在翻译具有较强文化内涵的词汇,如人名、地名、术语时,可采用音译加注法,既兼顾了“音”,又传达了“义”。而且伴随着读者语境的动态扩展,这一文化信息将最终移植于他们的心理图式内,成为其语境的一个下义范畴。这时,单单音译就足以成了特定文化信息的代名词,既简洁,又传神。
总之,无论是直接明示或间接明示,任何翻译方法实质上是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即把原语文化的隐含信息以最佳的语境效果传递给译文读者,以实现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间接互明。
翻译不是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简单转换,也不是语言表面意义的传递,而是在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中更深层次的言语内涵—即文化隐含信息的挖掘、理解和表达。这种对文化隐含信息的传递是一项极具悟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但又并非绝对自由,它必须忠实于原作者意欲传递的全部意图。因此,译者要充分发挥其认知能力,以最佳关联性为原则,以最佳语境效果为目的,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翻译策略,达到文化隐含信息的有效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