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沁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Op.23第五首《Walzer》的结构:
谱例1
作品1—4小节;由#C-A-B-G-bA-#F-#A-D-E-bE-C-F(谱例1)这十二个音的原型序列(O)构成,在第一小节至第四小节高音声部完整地把十二音序列的原型横向陈述,低音声部是从原型的第6个音开始进行陈述且以纵向出现的方式丰富了整体层次。低音声部一开始由“#F-#A-D”这个三音截断组成的增三和弦,并在第一小节形成了(048)的音集集合。第五小节的高音声部与第一小节的低音声部进行了交换,同样在高音声部形成(048)的音集集合。该曲第一部分(1-28小节)整体序列陈述方式有两种:线性陈述;纵横陈述。在第一小节至第四小节上方声部完整地把十二音序列的原型陈述后,都采用了改变音高位置的方式,由#F-#A-D作为序列前三个音的开始,并且特别突出#F-#A-D这个增三和弦。从第六小节的高音声部开始,不断在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交替出现此类动机材料,并加以不断的变形,以此让第一乐段结构得到扩充。在第十五小节至第十七小节使用了原始序列最后一个音F的颤音,暗示并强调了前一片段的结束和下一片段的开始,但是在第十六小节的下方声部缺少了一个D音。
作品第一部分的第二乐段(B)从18小节开始,且出现了十二音完整序列的节奏紧缩。而后在20小节﹑23小节﹑25小节分别出现三次和弦琶音的形式,分别形成(0125)﹑(01357)﹑(02468)的音集集合,以突出纵向的音响性。第一部分在第28小节低音声部的F持续音上结束。
从第29小节开始是作品第二部分C乐段开始,一开始仍然采用纵向的十二音完整的原型序列陈述,从29小节-34小节形成了三个小节的节奏模进写法。在此乐段中形成了高低两个声部传统写作中的二声部对比复调技法。第35小节开始出现高低声部交替位置的写法以扩展展开部第一乐段的结构,并最终结束在(01348)这个音集集合的和弦上。从第44小节开始了对比乐段,而在技法上采用了传统写作中四个声部之间音高交替陈述的四声部圣咏式技法。四个声部之间音高交替陈述。从第56小节至67小节是B1乐段,而第58小节出现的连续双音技法,此材料来源第一部分B乐段最后结尾处第26小节的连续双音材料,而从61小节开始至67小节同样出现多个琶音形式的音集集合,营造出整个音乐在听觉上的逐渐加强。
从68小节-73小节开始进入过渡段,该段落的材料来源于展开部C乐段的材料变形,而后把材料的节奏加快,使音乐达到再现之前的一个高潮点。分别出现了四次完整的十二音序列,并采用线性陈述和纵横陈述法。(谱例2)
谱例2
从74小节开始是再现部,A1与A不同的是A1采用了双音的纵向陈述十二音方式,从81小节-84小节是A乐段第9小节-第14小节的变化再现。再现第一部分B乐段时,十二音完整序列的节奏紧缩一开始采用了#C-A-B这个三个音反向进行陈述。再现部同样结束在第99小节低音声部的F音上。
从100小节-113小节是作品的尾声部分,仍然采用了第一部分A乐段中第6小节出现的动机材料做变形。而在第104小节至第106小节的低音声部,是全曲中第一次使用十二音完整序列的逆行形式(R)并采用线性陈述。最后全曲结束在(0246)﹑(0125)﹑(0248)﹑(01246)音集集合的和弦上。
最后总结得出,勋伯格的这部作品虽然突破了调性体系,建立了十二音体系的音高组织方式,但此作品只使用了十二音音高序列的原型,并且每次序列采用线性陈述和纵横陈述的方式依次展开, 在尾声处出现了原型与逆行的两次同时叠置。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织体表现或是通过一些传统作曲技法,能将单一音高序列极大丰富化。而从音程关系上,勋伯格运用了非常频繁的三度关系,这个音程关系恰恰是传统音乐中重要的音程关系,由此看出,现代音乐作品与传统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