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宜宁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许多民族的国家,土家族就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质朴﹑勤恳的土家族是很长一段时期到现在通过工作生活和各项现实活动中创造制作出的有着浓厚区域特性的独特的音乐文化,土家族(土家族人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与汉族﹑苗族等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有自己的语言无自己的文字,通用汉语,苗语,用汉文表意。中国在1957年把它定为土家族。土家族传统民俗乐曲的区域特色非常丰厚,曲风独特。而其独具的曲风的产生,和土族的民风民俗﹑习性,还有其独有的说话腔调是密不可分的。虽然土家族传统民俗乐曲的取材和特点各不相同,但是这些乐曲中又有着相同的特性及吸引听众的地方。它是中华民族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
长阳土家族原住民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生活及感情交谈中创造制作出了独特具备区域特性的土家传统民俗乐曲。这些乐曲的歌词质朴﹑朗朗上口﹑方便流传﹑体裁多元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长阳土家族的山野歌曲歌词多样,品种也很多,涵盖了情歌对唱﹑盘歌等等。在唱歌的方式里面可把其区分成平腔和高腔:高腔具备洪亮﹑豪迈的特征,曲调在副歌阶段有着较大的跳跃性,节拍多变。拖腔很长,在引曲或者副歌部分的自由延展相对多一些,高音部分使用纯假音的唱法。中音和低音运用豪迈的真声唱法。发音喷口力度大;平腔通常又称为“低腔”,演唱的音律比较稳定,凄美抒怀。不常使用拖腔。
长阳土家族的号子一般是通过农田耕种及给船只拉纤这些行为中创作而出的,使得在工作的时候相互协作,解除劳累,鼓足士气。船员一般会按照水流流速的大小,在开船的过程中间使用形式多样的号子。号子的节拍也慢慢从平缓到快速。声音曲调从低变高,从弱变强。展示出船员团结一致和洪流作斗争的紧急氛围,带着大家唱的人音律节拍紧密,众辅唱阶段多采用节拍简单的语气词。长阳土族的未经修改的号子在乐曲的结构上是多乐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音律的波动偏大,在副歌部分一般都会有4﹑5度的跃进音阶。
薅草锣鼓又叫做薅草歌。每当到了农务繁忙的时候,长阳土家族的每家每户都要请本地的锣鼓歌队到自家的田地里唱上一段。一方面是为了祈祷风调雨顺,明年可有个好收成,另一方面是想要借此机会好好娱乐一番,缓解劳苦。通过沿河土族的板场歌队演出中能够看到,薅草锣鼓歌队通常都是有两个领头演唱人员和4﹑5个辅唱构成的。
长阳土家族的民族歌曲有梯玛歌﹑哭嫁歌等,这些都是土家族乐曲中存在时间相对长的歌曲种类。这些歌曲大都来源于祭祀仪式及生活生产习俗。梯玛歌,是一个叫梯玛的土老司在祭奠色过程中,赶走鬼怪﹑求雨和办丧事等这些活动里唱的歌。而摆手歌通常是用土族语唱出来的,目前很多已经失传。
长阳土家族女孩嫁人时的“哭嫁”是很久以前就有的。根据相关史料记录,在清代时就已经产生了。哭嫁歌不但是一个结婚习俗历史,也是一个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
长阳土家族传统民俗乐曲是把词和曲结合起来而达成的,是文化和乐曲相互交融的产物。土家族传统民俗乐曲里的词和曲,当它们各自分离开来的时候,就会产生它独具的韵律和文化价值。但不管是对词还是曲来讲,只有当它们相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是最为健全的艺术体系。
长阳土家族是一个喜欢喊和哭的民族。而这里所指的喊和哭都是一种演唱的方式。山歌是喊出来的,因此叫“喊山歌”不管是什么唱腔,一般都会有某些奇怪的词语,比如“金哪叶儿锁,银哪叶儿锁”,还有“拉帕卡列,拉帕卡列”这些词语都是衬托词语。土家族是个仅具备话语,没有发明字的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书写汉文字。所以,传统的民俗乐曲里往往存在土汉相混合的情况,有些是土族文字,而有的则是汉字,或只把土族语言当成衬托词来用。这个要素也就使得土族传统民俗乐曲的内容特别是衬托词语具备着独特的民族特点。土族和汉族相融合已成土族传统乐曲的一个技艺,这个技艺的特性是把土族语作为衬托词来使用。运用这个技艺的过程中,一定要留意的是,只可以当成衬托词来用,不能想通过它来表达出其他含义,不然的话就会使人没办法领悟其含义。土族传统民俗乐曲的衬托词有着独特的低于及民族特性,它是国内传统民俗乐曲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长阳土家族传统民俗乐曲的旋律特性通常是把韵放句末,又称作“韵脚”。它的传统民俗乐曲里一共有十四个半韵,就是指和﹑德﹑来﹑天﹑王﹑福﹑花﹑高﹑旗﹑飞﹑红﹑人﹑辞﹑头﹑儿 。第一句加入韵脚,每隔一句使用韵脚,遇到双句押韵,这是最常见的形式,对歌里面能用一个韵脚,也能使用好几个,演唱者把这些叫做“流水韵”及“梅花韵”。
长阳土家族传统民俗乐曲是透过音律线﹑节拍及其节拍,音阶及协调式﹑曲式构造等。方法表现出来的。
在音律的角度上来讲,土家族传统民俗乐曲是五声调式机制。它通常都是用五﹑六﹑一﹑二﹑三这些音做基准,添上一些辗转加以修饰,透过节拍及其节拍的精巧排布及使用,以至达到了具有独特魅力的音律。
在乐曲形式构造角度来解析,土家族传统民俗乐曲通常是4句当个乐段,通常是2个乐句采用反复及变更反复的方式来达到的。也会有5句式的土族传统民俗乐曲,这些种类的一般都是把第4句反复或者第三句变更反复。在土族传统的号子和祭奠用的乐曲的构造上,通常有引腔和收腔的构造类型。
在长阳土族传统民俗乐曲里面,大多数是具备着说唱或者呐喊演唱而产生的民族歌曲。这些民族歌曲的音律性偏弱,也就是把生活当中的语言当成歌词加上旋律演唱出来而成。这种唱腔很靠近原生态语言的形态。音律节拍的长和短和语言的节拍音律大体上相同。凸显出在说里演唱和在演唱中说的文化特性。
长阳土家族,他们在劳作时喊的号子,或者拉纤时的号子以及山歌里边都含有很多的喊唱。土家人性格比较豪迈,在唱歌的时候,情绪达到高潮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喊唱,这样的一种形式,把歌曲本身的情感表达得更加饱满,并且说与唱的结合让旋律更加和谐。通过下面一段旋律,可以感受到喊唱的魅力。下面这首《纤夫曲》歌词与旋律完美的搭配,再加上喊唱的搭配,让这首曲子活现了纤夫拉船的那种饱满的精神状态,还体现了勤劳的劳动人民在劳动上是迸发的活力。
说唱也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也就是在唱中穿插有说,这在重庆东部流传的很多民歌里也有体现。有很多的旋律与歌词的音调相差不大,唱出与说出的感受能够引起共鸣。
例:《思南姑娘大脚板》安元奎词、张润宽曲
哭腔的表现形式中掺杂少量的唱的形式,较长的唱腔更会凸显哭腔表现形式中夹杂的伤感情绪。
土家族传统的民俗歌曲在逐渐发生着改变,更加具有特色性,从而促使了土家族音乐的发展和扩大。一般民俗歌曲都是与其生活习性紧密相连的,土家族的音乐风格也是同他们群居生活的习性有关,以土家族音乐风格为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着改革和突破,从而呈现出它旺盛的生命力。土家族的音乐风格和其民族言语的继承方式是极其类似的,它们都是通过传统的流传方式进行传承,仅传承给自己民族内部成员,因此在一定期限里不能对其进行改变。所以,土家族音乐风格具有共同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所有的改革都要依据这个同性基础来开展,但是我们不能排除土家族那些独具创新的民间艺术家们,因平平淡淡而被埋没在世人中,却又因其独特的艺术歌曲或舞蹈而被世界所瞩目。土家族民歌,从初始一直延续到今日,是劳动人民一直以来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土家族民歌用它独特地艺术魅力体现着劳动者们的智慧和淳朴,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风貌。长阳土家族的音乐艺术不单单是土家族民族的珍贵艺术,也是我们全民族文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进步的社会中,人们不再单单满足提高了的物质水平,也大大提升对文化的需求。所以,怎样保护和传承类似于像土家族民歌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有关专家和多方部门特别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分析。
[1]戴楚洲.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土家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段超.土家族文化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