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语形式解读文本的策略研究

2018-01-23 10:41雷东
关键词:言语形式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雷东

摘 要:阅读教学要着眼于言语形式,着力于言语实践。基于言语形式解读文本,可以有以下实施策略:紧抓高频词语,感受言语深层的无穷旨趣;关注虚词,发掘其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反复捶打关键语句,开发其在文本阅读中的核心价值;探究句子组合规则,把握文本情感意绪;品析文本章法结构,提升谋篇布局能力;重视标点符号,寻找解读文本的新思路。

关键词:言语形式;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不知道教什么”,是语文教师备课的最大困扰;“不知道教了什么”,是语文教师课后的普遍感受。甚至有些教师所教的内容与“语文”的关联不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而且,大多数语文教师仍然在“课文写了什么”上下功夫,偏偏忘了“课文是怎么写的”“是怎么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是怎么实现作者意图的”。这种忽视甚至忘却了言语形式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着。

语文阅读教学要从鲜活、具体的作品的言语出发,着眼于言语形式,着力于言语实践。那么,基于言语形式解读文本,教师可有哪些实施策略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了些许思考。

一、紧抓高频词语,感受言语深层的无穷旨趣

阅读文本时,一些词语在文中不断闪现,出现频率颇高,因此总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多作者会在自己的文章中不自觉地使用高频词语,紧抓它们教学,言语深层的无穷旨趣也就得以延展开来。琦君的《春酒》中就有这样的高频词语。

(1)“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2)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

(3)大家……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但)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4)不仅是酒,母亲……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

文中五次出现(或暗含)“总是……但是……”,并且是组合在一起使用的,它们无不体现了母亲拿捏的分寸感。母亲对乡人热情慷慨,对“我”细心关爱;母亲在谦逊节制的同时又仔细真诚。这些也正好契合了文中的关键句:“母亲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同时,也细致地解读了“作者如何表现酿春酒的母亲的形象?”这一核心问题。文中的高频词语,不自觉地透露了琦君创作的心路历程。教师若能围绕这些高频词语作文章,定能让学生准确读出作家在这些言语中埋藏的情感密码,并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

紧抓高频词语,学生能学会从语言形式的细节处去把握人物的形象,也能明白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情感的,从而使他们不仅可以读懂一篇文章,而且可以读懂一类文本。同时,学生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也能学着用简单的语言范式表达复杂的情感,一举两得。

二、关注虚词,发掘其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其主要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因此,我们很少去重视虚词在语境中的价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时关注虚词,发掘虚词在语境中表情达意的巨大潜力。

我们来看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这段文字: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其中,“每”“一”“总是”几个虚词从频率上表现了菲利普是多么热切盼望于勒回来。菲利普的永不变更的经典台词中“竟”“多么”这两个虚词,从程度上写出了其盼望于勒归来的心情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后面的“简直”“就”等虚词,勾勒出一幅极尽疯狂的画面:菲利普一家在做白日梦啦!一连串虚词的使用极致地凸显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热切和长久,为下文故事的突变埋下伏笔,更与后文形成反差对比,这样菲利普夫妇虚伪、势利、冷酷的形象也就深深定格了下来!

可见,虚词有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不虚弱。我们要给予虚词必要的教学地位,尽力发掘其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三、反复捶打关键语句,开发其在文本阅读中的核心价值

选入教材的文章文质兼美,文中都有一些言简意深的关键语句。若教师能引导学生反复捶打这些重点语句,其中饱含的深沉意蕴必会闪现耀眼的光芒!

在孙犁的《芦花荡》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关键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来捶打,以感受老头子丰富立体的形象。

第一次捶打“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可立足于“自尊和自信”。在“复仇”部分,孙犁以极简的动作——“一篙”,化繁为简,用以少胜多的笔法勾勒出了老头子水上的能耐!他恍若一个武林高手,招式精简到无以复加,但足以克敌制胜。侠骨铮铮老头子形象一下就出来了,精妙!老头子为什么那么自信和自尊?实力使然啊!

第二次捶打“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可立足于“过于”一词。在“遇险” 部分,三个否定词“不怕”的反复使用,让人对老头子个性化的语言印象深刻,确实给人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感觉。但结合上下文语境细致品读,我们可以读懂“不”字后面隐藏的情感:老头子不想孩子害怕,更不希望孩子受伤,而孩子却受伤了,他该有多么自责和难受啊!“不”字后面是他强烈的责任心和浓浓的关爱之情!侠骨柔情,孙犁的写法着实精妙!这样的老头子如何不叫人喜爱?

这样的探讨,力求关注文眼,即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并反复捶打,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正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文本的核心,进而把握孙犁写这篇诗意小说的意图所在。

四、探究句子组合规则,把握文本情感意绪

言语形式不仅仅承载内容,其本身就意味着内容。閱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各种句子组合规则中把握文本情感意绪。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这是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第二段中的短句组合。这一系列短句,读起来比较有节奏感,好像一个长者在说话过程中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再接着说的那种感觉,特别生活化。在品读中,学生能够感受汪曾祺口语色彩浓郁的语言特色,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汪曾祺在写这几句话时的脸部表情会是怎样的。

相较短句,长句能舒缓清晰、一气呵成地表达复杂的情绪和意蕴。“当我……当我……当我……我想起……我看见……我想起……我想起……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在《土地的誓言》的第一段中,端木蕻良使用長句反复抒情。三句“当我”反复表现了作者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思念,“我想起……我看见……我想起……我想起……”形成的长句强调了作者无处不在的思念。[1]

一定的句子组合规则对应着一定情感和意义的表达。王尚文教授指出:“一定的言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言语形式,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了一定的言语内容。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比之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是更本质、更关键、更重要的东西。”[2]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语序变化等来分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真正情感,提升自身的语言感受力。

五、品析文本章法结构,提升谋篇布局能力

文章的结构安排也是一种重要的言语形式。章法品析,也是文本细读的重要方法之一。余映潮老师曾说:“从阅读的角度来看‘章法二字,其含义就是文章的结构模式。通俗一点说,从‘谋篇的角度讲某篇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衔接、穿插、层次、详略、线索等诸多因素有机地、恰切地、艺术地组合在一起的方法就是‘章法。”[3]

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是一篇形式感很强的文本,在照应、层次、线索、穿插、重章叠句、逐层深入等结构技法上都颇有特点。海燕是作者描绘、抒情的线索和言志的载体。文章是怎样一步步有层次地刻画海燕勇敢高傲的形象的呢?

作者穿插了“暴风雨将近”“暴风雨逼近”“暴风雨即临”三个暴风雨来临时的画面,如此境况中的海燕充满勇敢的力量,环境描写烘托的价值尽显。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海燕叫喊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作者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技法直接描绘海燕的形象,但仔细品析,其写法又富于层次的变化。“碰着波浪”“直冲向乌云”写出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期待、敢于斗争的勇气,而“穿过乌云”“掠起波浪的飞沫”体现了此时的海燕善于斗争,更有斗争的能力。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照应、点面结合、先抑后扬、主次详略、一波三折……结构技法还有很多。我们应引领学生抓文章的谋篇布局,学习特殊的写作手法。学生掌握较为清晰的文章脉络,或者是较为简单的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后,才能进一步学习较为复杂的言语形式。

六、重视标点符号,寻找解读文本的新思路

朱自清在《写作杂谈·标点符号》中曾指出:“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作用跟文字一样,绝不是附加在文字上的可有可无的玩意儿。”高明的作家能利用标点符号含蓄精妙地表情达意,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的审美情味。

如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第二段中的六个感叹号,每一个感叹号背后都有言外之意:

(1)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能读出别人的敬意以及自己的自豪!)

(2)还不就是个鸭蛋!(这有什么稀奇的,我们那儿多得很!)

(3)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你们能不能说点别的,我都听腻了!)

(4)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这是什么破鸭蛋!)

(5)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呸!北京的鸭蛋真难吃,我想吃高邮的鸭蛋!)

六个感叹号,感情一致,汪曾祺爱家乡的鸭蛋爱得无可救药了。但不同的感叹号背后又各有乾坤,富于变化。这种看似平淡的语言下面的情感如波涛般涌动,十分有味道!

标点符号有时就像情感密码,解读文本时,透过看似无声的标点符号,我们可以按图索骥、由言及意,不仅可以探求文字背后的内涵,甚至能直抵作者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说说土地的誓言》的教学[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0(3):18.

[2]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65.

[3]余映潮.文本细读的方法之二:章法品析——谈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自我修炼(22)[J].语文教学通讯,2015(2B):32.

猜你喜欢
言语形式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丰富言语实践活动 提升语文核心能力
“言语形式”为核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