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兴
伦理历史和人类历史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长?伦理起源于人类历史的什么发展阶段?人类和野兽到底有什么区别?人类如何实现人猿揖别的?人类靠什么实现了半人半兽的终结而进入文明社会的?无论是人类学还是史学,告诉我们人类发展的历史至少有几百万年,而伦理的历史却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长度相当。人类历史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漫长时间,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进入到氏族社会阶段,依靠人的伦理实现人猿揖别、终结野蛮而进入文明时代的。因此,伦理缘何产生于氏族时代的问题,就成为首要的问题。
研究氏族伦理不仅对于氏族社会具有重要文化意义,而且对于人类缘何游离动物世界成为文明人的关键。
如果以文明为标尺,人类发展分为文明前的人类和文明后的人类,这是从原始野蛮人到文明人的发展过程大约经过了几百万年。大约经过200多万年,才从类人猿到直立人的转变,约1万年前实现了从野蛮人到文明人的转变,标志是农业文明的出现,人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的转变。考古学显示,“370万到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已经开始了从猿到人的过渡,猿人开始使用工具,体质逐渐变化。到170万年(或150万年)前,直立人出现于地球……约1万年前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农耕和畜牧,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变成为食物的生产者……”[1](P19)
文明前的人类,从经济角度看,当时的人类还没有能力生产食物,只好从自然界中提取现成的食物来确保自己的生存,因此还不是食物生产者,只是食物采集者。农业革命是人类迈进文明门槛的重要环节。经过农业革命,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农业革命是人类成为真正的人之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就。”[2](P102)
旧石器时代的人为进入文明门槛已经做好了三个充分的准备,学会了说话、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人类从发现天然火到人工取火,把人类的祖先从本身能量局限于发源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原来不能食用的植物和动物,经过火的使用,变成熟食,从而极大地扩大了人的食物范围。旧石器时代大约经历有2~3万年。当时,自然环境的大转变成为人类进化的关键。“最后一个冰期逐渐结束,转入冰期后几千年的气候变暖趋势,欧亚大陆出现大片苔原和无树草原,出现一个个湖泊和沼泽。夏季的冻土带还生长出各种植物,养育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动物。于是,这里成了猎人的天堂。”[3](P15)旧石器时代晚期以石叶工具占据首要地位。旧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取货的技术已经很普遍,甚至出现用煤和烧窑。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多居于洞穴或石岩下。[3](P15)
新石器是走向文明的前夜。“新石器时代大概开始于近一万年那,在此之前都是旧石器时代。”[4](P6)早期人类或者史前文明的人类社会是不是平等的状况,还是一个很难断定的问题。在考古学和人类学还不很发达的时代,近代哲学家们仅仅依靠猜测,原始社会人的自然状态。有的说是平等状态,有的说是不平等状态①。如果根据进化论和动物学成果,不难断定,动物世界是一个并不平等的世界。人类最早还停留在动物的不平等发展阶段。我们没有理由认定,人类早期是一种平等状态。其实,人类是从动物界的不平等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平等状态,再发展到阶级社会的不平等状态。较新的人类学、考古学研究成果,已经发现人类从旧石器末期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平等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状况。据考古学者和史学家研究,“经济平等和社会地位相同,是新石器时代的村社的明显特征”[2](P95)。
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的黎明阶段,人类发展经历过大约四次革命性的飞跃和转变。第一次革命是从猿进化为类人猿,标志是直立行走,时间大约是250万年左右。第二次革命是类人猿进化为近代人类,标志是人能够制造工具、协作劳动,有了群体交流,时间是20万年前。第三次革命是从采集狩猎经济转向为农业经济,标志是村落的产生,人类进入到氏族社会,宗教有了长足的发展等等,时间大约在1万年前。第四次革命是“大约6000年前,土地开垦和集约农业的新技术,使一些处于丰饶地域的群体,通过锄耕向犁耕的转化,得以显著地提高了产出。”[5]这四次革命最重要的一次是第三次革命。因为,人类在第三次革命中进入了氏族时代。
氏族共同体是人类原始社会发展的高级状态,国家是躁动于氏族共同体之母腹的婴儿。学者笼统称之为“初民时代”。其实,学者常说的初民时代不是猿人时代,而是氏族时代。
需要探明的一个问题是,文明的历史长一些,还是国家的历史长一些,或者二者的时间一样长?这既是一个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问题,更是一个高级学术问题。其实,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已经证明,文明的历史要比国家发展的历史要长一些。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这是从五帝算起,还不是从三皇算起。从公元前三千多年的炎黄时代算起,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根据《夏商周年表》确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中国的国家历史是4200多年。很显然,中华文明的历史远比中华民族的国家历史要久远得多。
中华文明源于中华初民的伦理文明。中华伦理发展的历史不可能在国家之后,一定在国家产生之前。国家产生之前,有两个大事变。一是氏族社会产生在国家社会之前。另一个则是宗教产生于氏族社会之前。由于那些年代,人类还没有创造文字,因此对这些历史大事变并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具体的时间考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据宗教学家吕大吉对以往考古人类学的考察,认定最早的宗教历史可能有4-6万年左右[6](P464),却未能确定氏族的历史时间。史学家不敢轻言氏族社会的历史。从体质人类学角度看,与现代人接近的是一种“新人”或“智人”。“距今约四、五万年前,人类的体质结构已发展到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差别,称为新人或智人。”[7](P18)旧石器中晚期,智人进入母系氏族社会。
原始社会末期才产生了伦理。虽然伦理基于人的群体性产生的,有群体性才有伦理。但是,人类的群体性是从自然或天然本能的群体性提升为社会群体性的。氏族社会之前的原始人所结成的“群体是靠单纯的本能聚合起来的群体,共同狩猎、共同捕鱼、共同采集、共同抵御毒虫猛兽的侵袭等等几乎仍然靠的是动物的合群本能。这种本能,我们从许多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动物那里可以发现其中有惊人相似之处。”[8](P38)
在人类早期的几百万年中间,人们所过的男女生活,性交无度,群婚而居,没有家庭,毫无伦理可言。因此中国古人说,“古者未有夫妇匹配之合,野处群居”(《管子》),“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列子》)。那个时代还没有产生乱伦的禁忌。因此,马克思说,“在原始时代,姊妹曾经是妻子,而这是合乎道德的”[9](P32)。
血缘铸就氏族,但没有婚姻禁令的伦理就不会有家庭,没有伦理没有家庭便不会产生氏族社会。因为,“氏族诞生于血缘家庭,是一个有明确血缘关系的、内部成员之间不得通婚的集团。”[8](P38)性的禁忌成为伦理产生的一个关键。“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人类自我约束和自我协调的规范,它具有加强内部团结、巩固外部关系、约束个人行为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人类最早的道德规范之一。”[8](P43)
最初的社会群体性是基于宗教观念产生的。氏族产生的时间一定在宗教产生之后。因为,有了宗教才会产生群体意识,进而人类才会走向氏族社会。可以断定,宗教是人们结成氏族社会必要的群体纽带。另一方面,人类有了宗教才会产生伦理规范。伦理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主要准则。宗教伦理是人类伦理的最初表现形态。这在后面将深入探讨。
最初,约从1万多年前,人类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因此产生以女性为主导或重心的社会伦理。母系氏族时代,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女人在生育、繁衍种族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女性被尊为氏族群体的祖先。女性祖先崇拜有两种形式,“一是女始祖崇拜,二是女性祖先崇拜”[6](P475)。妇女的中心地位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一,体现在血缘关系纽带上,女性是血缘关系的重要纽带。其二,女性是氏族繁衍的决定性力量。其三,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占有主导地位。总之,“妇女普遍享有比男人更高的地位。特别是女氏族长和生育了众多子孙的女性祖先,生前受到爱戴和尊敬,死后的灵魂则成了整个氏族祈求福佑、禳祛灾祸的对象”[6](P498)。
在中华文明地带,约前5500年至前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为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之后,男女社会地位发生了逆转。男子不仅在生前占据社会中心地位,死后也同样居于中心地位。如山东大汶口墓地(公元前3500—前2500年)的男女合葬,按照男左女右位置排列,随葬器物更多靠近男性。再如,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公元前2000左右)中的24号墓为一男两女,男性仰卧居中,左右两侧为女性,均为侧卧屈肢、面向正中[6](P502)。中国远古五帝时代就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于是,开启了中国男权伦理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山东的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下游的良渚文化等均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文化的代表。
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社会被尊重的伦理中心也从女子转向男子。再后来,氏族社会从父系氏族制社会发展到部落联盟制社会,社会伦理重心便从父系转向王系。随着从父系氏族制发展到部落联盟制社会,氏族的祖先崇拜逐渐发展提升为部落英雄崇拜。这是初民伦理最初发展的规律。
最初的宗教观念是“万物有灵论”,进而发展为自然力崇拜。即便到了母系氏族制时代,人们还是往往把氏族的祖先与自然物混为一谈,产生了最早的图腾崇拜遗迹,有半人半图腾的女始祖崇拜,表现为女阴崇拜和早期自然崇拜。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多,父权制氏族代替了母权制氏族,祖先崇拜也就从女性祖先发展为男性祖先[6](P498)。到了部落联盟制时代,男性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整合,于是提升出来“天神崇拜”。其实,“天神崇拜”兼具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双重神性[6](P476)。
氏族伦理的重心是神灵崇拜,解决的是人与神的关系,追求人祭拜神灵而神灵保佑它的祭拜者。那个年代,全民都是神灵崇拜者,无一例外。氏族社会的神灵崇拜形式最终凝聚为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最初表现为自然崇拜,后是祖先崇拜,最后是族群图腾神灵崇拜。族群图腾崇拜虽然都是神灵崇拜,但信奉的神灵各有特色,总的来讲,抑或是不同动植物,抑或是一座山或一条河,后来创造出一种自然界并不存在但却分别存在的综合性神物,如华夏民族的龙凤崇拜。闻一多在其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
社会最早的伦理规范来源于宗教禁忌。宗教禁忌都是禁止性行为规范。宗教伦理首先是对神灵不能做的行为规范,如不可对神灵不敬、不可亵渎神灵等等,用伦理学的术语就叫作禁止性行为规范。图腾崇拜首先教人对神灵产生敬畏之情,“随之而来的就是有关氏族成员在图腾物面前的一些限制性规定;此即宗教学者所谓的禁忌规定。被禁忌规定的对象因此而成了‘神圣’,人们对之自然不能为所欲为。只能限制自己的言行以示尊敬。图腾禁忌的事项不止一端,但主要的是不许杀害、不许食用图腾物种,更重要者不许图腾族内发生性关系。”[6](P489-490)
氏族宗教伦理中仅次于禁忌伦理的是遵守神灵的旨意,是命令性行为规范。前两种行为规范简称为令行禁止规范。由于这都是对神灵履行的义务,所以也叫作义务性宗教伦理规范。
由于听从了神灵的话,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应该做,然后才可能得到神灵的恩赐,哪些事情可以做。这是神灵对人的奖励或恩赐,可称为授权性宗教伦理规范,也叫作权利性宗教伦理规范。
因此,本书的著者通过上述研究发现一个伦理规范发展规律性的结构:从动态看,初民伦理的发生往往是禁止性行为规范先发生,然后才是命令性行为规范,最后才是授权性行为规范。从静态看,初民的伦理规范就是由禁止性行为规范、命令性行为规范和授权性行为规范构成。这种伦理构成的顺序是有道理的。在氏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剩余产品,因此调整社会成员的伦理必须首先考虑的是令行禁止的义务性伦理规范,然后才可能有权利规范的容身之地。
可以说,在氏族社会的年代,没有阶级、国家、法律,但必须要社会伦理来制约人们的行为规范;伦理是氏族社会的文化纽带和调节器。到了氏族社会晚期,社会伦理开始从氏族伦理向古代国家伦理转变。
如果从氏族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角度看,氏族伦理分为对内伦理规范和对外伦理规范两种。这两种社会功能是不同的。
氏族伦理一旦产生就具备了对内聚凝族群和对外识别族群的两种社会功能。氏族宗教是氏族伦理的文化象征。部落神是氏族宗教的核心理念。一方面,部落神成为号召和凝聚族群意识的纽带。另一方面,部落神也是识别不同族群的文化标识。所以,部落神具有对内凝聚族群和对外区别异族的两种社会功能。
氏族社会晚期的两种伦理是极端不同的。对内充满了平等、博爱和友谊。可以说,族群同袍的疾苦就是自己的疾苦;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同仇敌忾,成为族群伦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对外部落的伦理则是相反景象,不仅部落之间的爱恨情仇截然不同,而且一旦发生战争沦落为俘,则完全丧失了人的尊严,那种来自同袍的平等、博爱和友谊丧失殆尽。
氏族社会的两种伦理恰恰是后来产生国家之后的两种政治伦理,对族内伦理发生了质变,社会成员从平等型伦理发展到不平等型伦理,成为古代国家伦理。对外政治伦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氏族社会早期吃人(异族战俘)、杀人(异族战俘)的存在是以产品根本没有剩余为前提的。一旦产品有了剩余,吃战俘、杀战俘的现象就消失了。战俘变成了奴隶。吃人和杀人的兽性野蛮行为消失后,代替以比较文明的奴役奴隶的伦理行为。于是,人类从野蛮迈进了文明的门槛。
氏族社会晚期出现了等级分化。这种等级分化是从氏族伦理到古代国家伦理转变的根本原因旨意。这种等级分化首先是个人财产的分化与等级化。其次是崇拜的神灵的等级化。
经济上的不平等是等级分化的原因。经济上的不平等是不平等伦理产生的经济基础。一方面,在氏族社会末期,由于产品有了剩余,因此导致了个人财产的私有,从而造成了父系氏族公社的解体或分裂。于是,以父系为家长的个体家庭逐渐成了氏族社会的基本单元[6](P525)。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从狩猎经济、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型,极大地扩大了氏族成员的活动空间,人们可以离开森林和草原,依靠农业建立一个又一个村落。哪里有水源,哪里就可以建立村落。于是,大河流域成为村落遍布的好去处。
由于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家族人口的多寡,富有而众多的家族在氏族社会联盟中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战争中的俘虏变成奴隶。贫穷而人数很少的家族慢慢也沦落为奴隶地位。于是,氏族社会逐渐走向阶级社会。社会平等的伦理也随之打破。
氏族社会开启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其中氏族伦理是氏族文明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宗教禁忌则是氏族伦理的重要内容。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人类主体发展经历了多次质的飞跃,人类宗教和伦理的发展形态也相应发生大的飞跃。
把初民凝聚在一起的文明纽带是多种标识的,在物质文明形态上是城市,甚至包括文字,而在精神文明标识上才是宗教。
古代文明发生以前,人类有没有伦理规范?那么,古代文明发生时,自然也就产生了伦理现象?深入地追问,伦理与古代文明的什么元素直接相连?是不是宗教?为什么是宗教?各种文明的发生能否离开宗教?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文明的初民社会伦理是不是起源于宗教?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宗教不是与人类相伴而生的,在人类早期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没有任何宗教活动的。难怪宗教学家吕大吉提出,“人类产生之处不可能有任何宗教观念的”[6](P461)。旧石器文化之前的类人猿只是半人半兽,因此这段历史再长,也是没有文化意义的。因为,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是没有宗教文化的,因此也就没有伦理。因为,最早产生伦理的是宗教文化。
人类进化大约经历过猿人(距今约55万年到100万年)、直立人(距今约30~200万年)和智人(30 万年前)三个阶段[10](P24-25)。当然,据人类学家的考证,人类少说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多说有上千万年的历史②。但是这么久远的历史对于研究宗教、伦理的产生没有多大意义。由于“宗教观念是一种相当复杂而高级的思维活动”[6](P461),宗教和伦理观念不可能产生于更为久远的历史,也不可能产生于猿人阶段。最早的宗教遗迹产生于智人阶段。据宗教学家吕大吉的研究,“智人的智力水平已能进行抽象思维,有稳定的想象和联想。在他们的幻想世界里,形成某种灵魂之类宗教观念已成为可能发生的事情。事实上,这已不是单纯的推测之词,而是有考古事实可证。”[6](P463)据考古证明,最早的人类文化是尼安德特人创造的文化,正是智人阶段。考古学家在法国南部圣沙拜尔附近的山洞遗址中,发现一具男尸骨旁放有加工的燧石、石英块、野生牛骨和驯鹿的尸骨,说明当时可能有丧葬会餐的礼仪。这个“圣沙拜尔遗址距今约有4万余年。”中国的宗教痕迹发现于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6](P464)。“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当时的原始人已形成某种与死后生活相联系的灵魂观念,并产生了氏族成员埋葬死者尸体的仪式活动。原始人已开始建构集体从事宗教仪式活动的中心场所,为此而雕塑了‘维纳斯’、‘女神’之类崇拜对象的艺术作品。”[6](P468-469)
人类最早的宗教形态是图腾崇拜,最早的图腾崇拜是动植物崇拜。这种崇拜最初在原始绘画中可以看出端倪。“旧石器时代的绘画绝大多数是关于动物的。……这种绘画与当时人类的狩猎活动有关,表现了狩猎经济中人与兽的关系。”[6](P465-466)
宗教和伦理意识是一种社会群体意识,而不是人的个体意识。离开社会群体,个人就不可能产生宗教观念和伦理意识。宗教是社会群体对主宰集体命运的神灵的崇拜。伦理是二人以上的社会群体之间的行为规范。
宗教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群体性飞跃性有关。当人类有了明显性的群体性意识的时候,宗教就产生了。人类群体性飞跃是氏族社会的产生。因此,宗教最早出现于氏族社会,也可以说宗教和氏族是同时产生的,具体的年代可能是旧石器时代中后期和新石器时代,主要表现形态是墓葬。据宗教学家吕大吉的综合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不是个人意识;宗教崇拜活动是一种集体性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人自发进行的,它的产生必有其社会基础”[6](P469)。“宗教发端于原始时代的氏族制社会,是随着氏族制的形成而产生的;人类最早的宗教是原始氏族的伴生物,是作为氏族制的上层建筑出现的。”“宗教遗迹与氏族形成遗迹同期出现”,“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宗教遗迹是灵魂观念和亡灵崇拜活动的原始墓葬。墓葬开始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普遍化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时期时代。”[6](P469)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从宗教和伦理的关系上,从发生学意义上讲,宗教伦理滋养了早期人类伦理,或者确切地说,早期人类伦理是从宗教伦理发源的。在这种意义上讲,伦理与宗教是共生的。此外,在国家伦理产生之前,支撑人类精神文明的是氏族宗教,早期宗教成为早期人类一切文化的母体或文化起源。从伦理发生学意义上讲,没有早期人类的宗教禁忌,就不会产生前国家伦理和后来的国家伦理。早期人类的宗教戒条远比国家伦理产生的要早得多。
很多宗教伦理的合理成分成为人类伦理的必需的内容,这具有很大的共性。如中国传统宗法制宗教的忠孝,佛教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摩西十戒中的后六条即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和不可贪恋人的房屋妻子,以及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各大宗教中都含有大爱精神,包容了世界各族伦理的最大共性,都是人类伦理的来源。
伦理出于宗教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也是不同学科发展的规律,这两个规律从不同角度上证明了伦理出于宗教的本质。从文化学原理以及哲学史原理看,人类早期文化形态是宗教,成为人类所有文化的母体;最先从宗教母体中派生出来的是哲学,哲学成为理性学术的母体,只是把不可理喻的问题留给宗教,于是开启了宗教与哲学并存发展的时代;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说》的问世,标志着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后来科学逐渐从哲学母体中纷纷独立出来,把可理喻但不可实证或不能证伪的学问留给哲学,同样还把不可理喻的问题留给宗教,于是开启了宗教、哲学和科学并存发展的时代,确切说是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并存发展的时代。其中,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中,伦理学和道德学脱离了宗教而进入了哲学的母体。最后一个时代,伦理学或道德学进一步从哲学母体中游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可以说,宗教对于人类伦理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从发生学意义上,宗教伦理成为人类伦理的来源。这种认识已经成为宗教学界的常识。
[注 释]
①对此,霍布斯、洛克、卢梭、马克思都有不同的设想。由于缺少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证实,思想家们只能停留在猜想阶段。
②据考古学考证,人类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最早繁荣于欧、亚、非洲大陆,是现生各种猿类的祖先。腊玛古猿是人类学公认的森林古猿。腊玛古猿生活的时间有多长历史,有的人类学家认为有450万年,后来新的考古研究又提前到距今800~1500万年前。
[1]李默.话说中华文明[M].广州:广东旅行出版社,2006.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杨共乐,彭小瑜.世界史·古代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尼尔.福克纳.世界简史:从人类起源到21世纪[M].张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
[6]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周一良.世界通史·上古部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8]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0]林耀华.原始社会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