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道德治理思想

2018-01-23 09:03向玉乔
伦理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私德公德价值观

向玉乔

道德治理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深入认识、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的道德治理思想,对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一、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道德治理理念

注重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总体特征。国内的大局是内政,国际的大局是外交。十八大之前,党中央的国家治理无疑也具有兼顾内政外交的特征,但重心是内政,特别是经济治理。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最重大变化是在继续重视内政的同时明显加大了外交的力度。用当前流行的话来说,这是指当今中国不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治理,而且开始致力于用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为国际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建设性贡献。

解决国内问题是国家治理的首要任务,但国家治理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不可避免地要在内政和外交两个领域同时用功、用力,因为国家越是强大,它的内政和外交就越是活跃。经过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各项事业突飞猛进,近些年已经进入从现代化大国向现代化强国升级的历史节点。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P10)在“强起来”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也必将跨入强国内政外交新时代,尤其是我国的新时代外交必定会变得空前活跃。

内政和外交是国家治理的两个基本主题,但它们的展开不仅是政治治理问题、经济治理问题,而且是文化治理问题。作为文化治理问题,国家治理的核心是道德治理,其要义是将内政和外交纳入道德价值观念的规范性框架,使它们的运行合乎道德要求。任何一个国家的内政和外交都不可能是随意、任性的,道德价值观念的深度介入在所难免。这就是德治方略的由来。所谓“德治”,就是道德治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国家的道德治理必然以更加活跃的方式在国内和国际层面同时展开。

在国家治理的大框架内,习近平的道德治理理念也同时涵盖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对内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德治和法治方略的融合和统一、公民道德建设的落实;对外重视推进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的传承传播、塑造中国的国际道德形象,同时注重用中国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智慧影响世界发展进程。通过这两个维度的努力,当今中国的内政和外交都被更加深刻地打上了道德治理的烙印,我国推进道德治理的国内效果和国际影响力均得到根本性提升。

道德是引导人们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也是引导一个国家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由于在内政和外交两个维度同时加强道德治理的力度,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目前正将社会主义中国积聚的道德力量越来越多地激发出来,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合理性得到进一步夯实,中国社会内部的道德正能量得到进一步增强,建设“道德中国”的构想得到进一步现实化,中国在促进国际社会健康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所做的道德贡献也进一步扩大。除此以外,当代中华民族的道德自信也被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激发出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当代中华民族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追求和坚守道德真理、敢于伸张正义的道德气节、道德志节都得到显著增强。作为一个正在复兴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当前正以昂扬向上的道德自信应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复杂局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华民族也必将展现出新的道德面貌、道德境界和道德力量。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道德建设思路

党的十八大所取得的一个重大思想成果是提出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工作至今仍然处于探索过程中,但是它对我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凸显出来。在党中央提出“三个倡导”之后,我国社会各界迅速掀起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这不仅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价值,而且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积极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

我国在改革开放时代遭遇的根本性问题是价值困惑问题。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人在物质生活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开始沉迷于物质性幸福而不能自拔,追求精神性幸福的社会风尚难以形成,物欲横流的问题在我国社会各界呈现出日益严重的态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其根源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时代缺乏旗帜鲜明的价值导向。由于没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社会各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难免陷入价值困惑。

价值困惑是指人们因为无法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而陷入的迷惑心理状态。与非人类的存在者不同,人类不能须臾没有价值观念的引导。人类是自在自为的存在者。我们不仅存在着,并且知道自己存在着。最重要的是,我们总是试图按照自己的价值认知、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生存。道德价值观念在人类所能拥有的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位置,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在道德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尽力趋善避恶,并尽力做应该做的事情,从而将自身变成“道德人”。所谓“道德人”,就是能够明辨善恶和做正当事情的人。

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要有明确的价值导航。能够对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进行主导性价值导航的东西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古希腊奴隶制国家以智慧、节制、勇敢和公正作为核心价值观,因而形成了以雅典城邦为典型代表的古希腊政治文明。封建时代的中国具有推崇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的局限性,但它总体上沿袭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因而在国家发展的价值导向上是明确的。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后以自由、平等、民主等作为核心价值观,因而创造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中国也需要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航。没有核心价值观导航的中国只能在盲目中摸索着前进,它的发展必定缺乏深厚的价值意蕴。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P168)

当今中国已经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意味着新期待、新希望、新成就,但同时也预示着新挑战、新问题、新困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推进是一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努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执政党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善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是习近平道德治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它是当代中华民族推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生存价值必不可少的价值导航仪,这不仅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全面价值导航的作用,而且说明它是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价值统领。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能够不断创造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人民能够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还处于培育期、建设期,但党中央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我国社会各界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总结和研究而形成的伦理智慧,说明党中央和当代中华民族在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本质以及国家治理问题方面达到了新高度、新水平和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之所以能够带领我国社会各界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的正确方向,砥砺前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是分不开的。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建设价值目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P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它既承载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深刻内涵,也有特指的涵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历来倡导“善始善终”的思想观念,要求人们为人处事固守“始”和“终”两个善端,做到始终如一。总书记也有特指之意,以其特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P1)显而易见,总书记是在提醒所有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应该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推进道德治理工作的根本宗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诞生,在人民中发展壮大,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才能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是它始终能够欣欣向荣的动力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力量”,因此,“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P21)。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至少强调三个方面的要义:(1)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真正贡献者,应该受到应有的道德尊重;(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道德合理性基础,应该得到道德上的充分肯定;(3)人民不仅具有当家作主的能力,而且是向上向善的主要道德力量,因该受到适当的道德保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但它同时是人民的保护者、服务者、公仆。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1](P61)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真正主体,人民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善恶价值判断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的共同事业和共同理想,但它如果偏离了人民的价值期待,它就可能遭到人民的质疑和否定。说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得失是由人民说了算。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应该始终不渝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应该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要将自身建设好、建设强,关键是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的一边,做人民的保护者、服务者、公仆,而不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做人民的侵害者、盘剥者、统治者。作为人民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党心应该与民心相连、命运与共,才能得到人民的持久支持和坚决拥护。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该更加重视党德建设。党德状况事关中国共产党的道德形象,事关中国共产党能否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否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事实,事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大局,因此,它在整个国家的道德建设体系中举足轻重。党德建设应该与党的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必须“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1](P63)另外,由于“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党德建设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应该坚定不移地反腐败。政治腐败猖獗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德建设必须致力于解决的最重要道德问题。事实上,政治腐败不仅是党员干部道德败坏的表现,而且是他们违法乱纪的表现。坚决反对腐败、惩治腐败,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须坚守的道德防线,因此,总书记强调:“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1](P67)

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治理思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能够实现的价值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总书记近些年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社会背景,坚持从严治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带领全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致力于在党内形成党员干部不敢腐、不想腐的良好风气,这不仅使党同人民的血肉关系、鱼水情谊得以恢复和加强,而且厚植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党德昌隆则民德厚实。由于能够在道德治理中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并且能够围绕它来推进道德建设工作,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在十八大以后取得显著成效,这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道德风气,同时也极大地提振了党心和民心。

四、先公德后私德的道德建设思路

道德建设必须落实到公民道德建设上面。公民道德有公私之分。公德和私德的区分与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划分有关。由于人类社会生活领域可以划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道德才有公德和私德的区分。公德主要指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它是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应该遵循和服从的道德规范。私德主要指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公德和私德的区分不仅将道德一分为二,而且增加了道德建设问题的复杂性。由于有公德和私德之分,我们在推进道德建设的时候就必须考虑一个问题:应该走先公德后私德的道德建设路径,还是应该走先私德后公德的道德建设路径?

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学走的是先私德后公德的道德建设路径。在传统儒家的道德建设思想中,培养个人品德是起点,然后是家庭美德的培育,最后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修炼。这与儒家主张先“内圣”后“外王”的伦理思想高度一致。儒家认为,一个人必须首先修心养性,而后才能具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能力。它特别强调个人品德的修炼,甚至严格要求人们“慎独”,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应该重视道德修为。在儒家伦理思想中,道德建设应该以个人品德培养作为基点,没有这个基点,道德大厦是难以挺立起来的。

在十八大报告里,胡锦涛总书记对道德建设路径的论述就与传统儒家伦理思想有显著差异。与传统儒家主张先私德后公德的道德建设思路不同,他提出了先公德后私德的公民道德建设思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3](P32)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胡锦涛同志的道德建设思想,也主张采取先公德后私德的道德建设思路。他强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1](P43)

上述分析说明党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的思考在十八大之后出现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说明党中央在如何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问题上走的是与传统儒家截然不同的路径。之所以如此,可能与当今中国在道德生活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有关。

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我国在快速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与现代西方国家一样步入了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私人生活领域不断压缩的新时代。与这种社会背景相适应,我国社会对社会公德的要求强度迅速超过了对私德的要求强度。也就是说,这种社会背景客观上将公德推上了首要位置,私德则被置于次要的位置。在当今中国,私德固然不能缺乏,但整个社会对公德的需要更显得紧迫。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展,人们的绝大部分生活时间是在公共场所度过的,与之相关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强调。相比之下,由于私人生活空间日益压缩,人们对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忽略也呈现不断加剧之势。

先公德后私德的公民道德建设思路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在公共生活空间不断扩展、私人生活空间不断压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道德建设理念和思路也应该随之而发生变化,否则就会落后于现实要求。在当今中国,由于没有意识到中国社会生活现实发生的深刻变化,很多人仍然在固守先私德后公德的道德建设思路,这是导致我国道德建设难以奏效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建设应该适应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应该采取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现实要求的道德教育模式。具体地说,现代道德教育模式应该将它的重点放在如何教育人们成为公民和如何遵守公民道德上,而不是着重教育人们“慎独”。当然,这绝对不是要否定“慎独”和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而是仅仅指,在社会生活的公共性日益强化的现代公民社会,敦促人们深刻认知自身的公民身份和遵守公共性社会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社会制度等)是我国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习近平的道德治理思想高度重视德治和法治的结合和统一。它将德治和法治都视为当今中国实现“善治”的必要手段,既要求以德治国,也要求依法治国;既要求推进道德中国建设,也要求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总书记的道德治理思想中,“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一种美德,推动公民守法是道德治理的一个重要任务。他说:“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两者并用。如果人人都能自觉进行道德约束,违法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遵守法律也就会有更深厚的基础。”[4](P138)显然在总书记看来,公民能否守法与其道德修养有关,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公民守法的基础;道德治理必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私德公德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私德教育
太没公德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