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层次跃迁以及语境分析

2018-01-23 09:03李梅敬
伦理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谈论马克思语境

李梅敬

马克思的道德思想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个较为薄弱且充满争论的领域,一是因为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没有道德思想,或者认为马克思有道德思想,但道德思想在马克思那里并不重要,是马克思刻意避免谈论的话题;二是因为马克思的道德研究领域存在一个“马克思问题”,这一“马克思问题”,是指马克思在道德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困难境地,或是说马克思对人类道德持有一种矛盾态度,即马克思一方面把道德视为观念意识形态而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又在批判或谴责资本主义的语境中大量使用道德评价。西方学界围绕“马克思是否为非道德主义者”、“马克思与道德是否兼容”等问题,展开了一场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从正义之争到道德之争,至今方兴未艾。争论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中分化和多样化的事实,这是争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道德主义和非道德主义思潮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影响成为争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理论层次

国内外学界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研究成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需要一种新的研究视角的拓展。从理论层次视角研究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会发现一个丰富的马克思道德世界;同时从理论层次视角对马克思的道德争论进行反观,会发现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的道德矛盾,矛盾的存在源于把不同层次的道德理论从同一平面来审视而造成的理解困境。具体而言,在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中,存在复杂的理论层次问题。就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理论层次的内涵而言,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道德理论本身的层次,二是道德理论在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层次。对于马克思道德理论本身的层次,笔者已经在《马克思道德思想的三个理论层次探析》①(简称《探析》)一文中作了阐释,因此本文则主要讨论道德理论在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层次。

1.道德思想的理论层次

在《探析》一文中,笔者讨论了道德的层次和道德理论的层次,认为依据道德理论对研究对象的具体历史和现实条件的抽离程度不同,道德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关涉具体社会条件的低层次道德理论,抽离部分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中层次道德理论,抽离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高层次道德理论。在这里,我们还要区分道德思想的理论层次。道德思想的理论层次是指面对或者思考的道德问题所处的理论层次,即在什么理论层次上来谈论道德,或者说道德在理论中处于什么位置。比如,马克思在研究宗教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的时候,既不能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层次去研究,也不能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的层面去研究,必须从宗教和资本主义的层面去研究,即对不同道德问题的谈论必须符合它所处的层次。正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在谴责资本家、批判异化的时候,马克思所表现出的道德义愤并不违背他对观念意识形态道德的批判和否定;在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层面、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层次去谈论道德的时候,马克思不对单个的资本家作道德判断、不谴责资本家个人,完全是因为在这一理论层次上,已经超越了“资本家、异化、分工等是不是道德的”这样一些具体问题,因此没必要涉及,也就是说这些问题的谈论与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不在同一道德思想的理论层次上。同样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也是源于不同层次。在马克思那里,资本家是道德的也是不道德,这是在不同条件下得出的不同结论,也是在不同层次下得出的不同结论。

从层次论的角度看,道德的层次是道德本身所具有的层次,道德理论层次是由于道德理论对具体条件抽离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层次;道德思想的理论层次是指面对或者思考的道德问题所处的理论层次,即在什么理论层次上来谈论道德。由于在马克思的道德论述中,对道德理论层次没有着意区分,所以往往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分辨是在什么理论层次上。马克思道德理论体系本身包含对不同语境和不同层面上的道德的批判、扬弃和超越,同时马克思的道德理论具有明显的从个体道德到人类道德,从无产阶级道德到共产主义道德的层次。因此,在马克思那里,道德是具体的、历史的、有层次的,不存在超越一切具体条件的抽象的全人类道德,更不存在抽象的、永恒不变的道德准则。马克思恩格斯驳斥了杜林、费尔巴哈等人的抽象的道德说教,认为任何时代,道德的内容都是具体的。道德的具体性就表现为道德历史性和道德层次性,历史性表现在它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演变,层次性表现在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有着不同的道德要求。

2.道德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层次

从马克思理论体系发展的整体架构来看,道德理论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层次主要有三个:第一层次是对人的生存发展的道德关切;第二层次是唯物史观建构下的道德遮蔽;第三层次是追求人类幸福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未来实现。正是在这三个不同层次上,马克思的道德理论才出现了或明或暗、或显或隐的跃迁。

第一层次主要涉及从1835年《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到1845年前后,马克思的关注点集中于人类的幸福、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存在状态、人的解放与人的发展。关注自由意志和自由理性,批判人的异化生存,设想人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等,有破有立,从不同层面建构起一种关于人的存在的深刻的道德理解。第二层次主要涉及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前后,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从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关注转向对社会历史理论的关注和研究,即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发现使得马克思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将道德理论蕴含在他的理论整体框架中,成为隐性的道德理论。第三层次主要是《共产党宣言》之后,主要涉及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②。在《共产党宣言》中,共产主义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共产主义社会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运动,其实现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废除私有制,建立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此时的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1](P434);第二步是消除分工,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增长起来,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P435-436)!即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在这一思想历程中,第一层次主要涉及马克思早期的道德思想和道德理论,有学者称其为“道德评价优先”的阶段;在第二层次中马克思早期的道德思想和道德理论逐渐积淀在他的学说和理论的底层,成为马克思理论体系背后的深层结构和隐性理论,因而不易察觉,这成为了马克思“道德虚无”或者“唯物史观拒斥道德”论点的直接论据;在第三层次中,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与马克思的人类发展以及共产主义理想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内蕴思想。

综上不难发现,马克思的道德理论包含从单纯的道德理论(具体社会条件中的道德关注)到整体理论中的道德蕴涵(道德理论作为马克思整体理论体系的一部分)的层次提升。在马克思早期的道德思想中,有着显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这与一般的道德哲学基本无异;随着理论层次的提升,马克思的道德思想超越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哲学成为更广义上的道德哲学,从而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和语境。在这一层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不再是研究的主要关注点,高层次的道德以一种非道德语言或命题的方式与人类社会发展、与社会历史进程有机统一。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社会发展理论是他的主要任务,在建立这一理论的过程中,他对道德概念的使用、他的道德观点已经完全融入社会历史的理论建构中,这是一个更高更大的层次架构,从这一角度而言,道德并没有且从来没有作为一个脱离马克思整体理论的、独立的词汇跳出他的社会发展理论之外。

二、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理论层次跃迁

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存在不同的理论层次,同时,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在不同层次之间跃迁的特点。

1.与宗教神学相对立的道德

在早期,马克思对道德的使用是处于元层次的,此时的道德主要是指源于自然威慑或宗教观念的道德。受康德、费希特和斯宾诺莎道德哲学的影响,马克思时刻注意将道德与宗教区分开来,并对没能将宗教与道德区分开来的人进行了抨击:“道地的基督教立法者不可能承认道德是一种本身神圣的独立领域,因为他们把道德的内在的普遍本质说成是宗教的附属物。独立的道德要损害宗教的普遍原则,宗教的特殊概念是同道德相抵触的。……所有这些道德家都是从道德和宗教之间的根本矛盾出发的,因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2](P119)马克思将道德看作是独立的、自律的、不从属于宗教的单独领域。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将道德看作自律,将宗教看作他律,从直观的意义上讲,宗教以一种外在的条文戒律约束了人类精神,是一种他律;而道德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自我约束,是一种自律。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张任何立法都不能裁定什么才是合乎伦理的,“如果说任何立法都不能颁布法令让人们去做合乎伦理的事情是正确的,那么说任何立法都不能承认不合伦理的事情是合法的就更是正确的了”[2](P316)。因此立法者不能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情的本质,“如果一个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情的本质,那么人们就应该责备他极端任性”[2](P347)。“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创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德,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用有意识的实在法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出来”[2](P347),卢克斯将这一时期马克思的道德称为法权道德。

不难看出,马克思此时的道德主要是与宗教神学相对抗,在用词方面也充满了道德、伦理等元层次上的道德概念,以及自律、他律等价值判断。

2.隐含在描述和判断背后的道德

1844年之后,马克思的道德观以一种隐含的方式出现,通常隐含在异化、本质、类存在等概念的背后,也一般不使用道德的、伦理的等道德批判或者道德评价术语,而是使用一些“贫穷”、“不幸”、“幸福”、“贬低”、“退化”、“支配”、“自由”、“享乐”、“满足”、“奴役”、“堕落”、“非自然”、“非人”、“残酷”、“粗鲁”、“恶毒”等道德描述或者价值判断的术语,也不再将道德看作是自律的领域,而更多地是从外在的、描述性的社会学角度谈论。正是在这一阶段,马克思道德思想中的道德理论从个体层次提升到类的层次,从单纯的道德理论发展到整体理论中的道德蕴涵。在马克思看来,如果人的本质的能力受到妨碍或阻挠,如果人类为了自身的健康幸福所必须实现的潜能而无法实现,那么人就异化了。因此,人类最好是作为整体存在,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所以人类最好能发展“社会的”、“群体的”、“普遍的”或“类的”意识并参与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或者说,最好能允许人们实现自身本质的人性或使他们从根本上符合“类存在”。可以说,从这一时期开始,马克思的道德哲学已经开始不同于一般的道德哲学了。如果这时候再用传统的道德观来看待马克思的道德观,就会产生道德矛盾。他在这个时期谈论道德,更多的是从人类解放的角度进行道德描述,或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道德。

3.站在人类历史发展高度的道德视野

在唯物史观形成后,马克思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转向以历史批判为主,他与恩格斯一起,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对现实社会中反人道、不道德的社会现实进行抨击,认为“自满自足、自圆其说和自成一家的批判当然不会承认历史的真实的发展,因为这无异于承认卑贱的群众的全部群众的群众性,而事实上这里所涉及的正是要使群众摆脱这种群众性”[3](P1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4](P87)这一时期,马克思从低层次的道德批判转向于更高道德理想的实现,强调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并强调“人的解放不是禁锢于大脑中的封闭的自我意识运动,而是改变人之现实处境的历史实践活动,人应该从现实世界及其历史发展中去探寻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5]。这一时期,马克思的道德理论相对于他的历史观而言暂时被搁置了,与此同时,其道德理论又向高层次的道德理想迈进了一步。

那么,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如何看待共产主义社会不需要道德说教?或者说,在马克思那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无阶级、无国家的理想生存方式,有没有为道德留下“道德的环境”?马克思阐释的共产主义不需要提出道德要求,根本不需要进行“道德说教”,是否可以作为没有留下道德环境的证据?在这里,我们需要区分“道德没有谈论的必要”和“道德没有存在的必要”两个概念。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谈到:“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6](P46)“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6](P46)。人获得解放之后,作为一种本真存在的人,与社会的发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此时低层次道德的作用已经消解,因此低层次道德成为了没有谈论必要的上层建筑,所以马克思在谈论共产主义时从来不谈道德(注意,这里的道德是低层次道德),因为一旦实现共产主义,强制或强制性威慑对于保证“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成为可能来说将不再是必要的了,此时的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融为一体。需要明确的是,此时的道德是没有了谈论的必要,而不是没有了存在的必要,高层次的道德作为一种自为的存在方式而存在。马克思曾说:“人没有摆脱宗教,他取得了信仰宗教的自由。他没有摆脱财产,他取得了占有财产的自由。他没有摆脱经营的利己主义,他取得了经营的自由。”[6](P45)同样的,人没有摆脱道德,他取得了谈论道德的自由;而一旦摆脱了道德,那么就失去了谈论道德的根基。因此,一方面,共产主义不需要道德说教,另一方面共产主义不需要道德说教不等同于共产主义不需要道德。

三、马克思道德思想理论层次的语境分析

不可否认,我们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解读一定存在重建的成分,那么从何种视域、何种角度重构马克思的道德思想是理解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出发点。从以往的争论来看,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立论角度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一般道德哲学,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我们认为,马克思的道德思想超越一般道德哲学,也并不局限于历史唯物主义。以马克思对正义的论述为例,“生产当事人之间进行的交易的正义性在于:这种交易是从生产关系中作为自然结果产生出来的。这种经济交易作为当事人的意志行为,作为他们的共同意志的表示,作为可以由国家强加给立约双方的契约,表现在法律形式上,这些法律形式作为单纯的形式,是不能决定这个内容本身的。这些形式只是表示这个内容。这个内容,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7](P379)。在这里,马克思区分了作为自然结果产生出来的自然正义和与生产方式相一致的契约正义,对此不少学者认为,马克思是以“是否与其所属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作为衡量正义的标准。对此,本人不完全赞同。马克思对正义的衡量标准是有着具体的语境的,相对于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而言,资本主义社会是正义的,资本主义剥削因为与其所属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因此并非不正义,这是从剥削是否与当下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的角度做出的理性判断。从某一角度上可以说,这种正义包含一种历史正当性、历史进步性的含义。但这并不代表马克思认同资本主义剥削,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而言,从历史正当性和历史进步性的意义上来说,即使资本主义剥削是正义的,这种正义依旧是形式正义,而不是实质正义,因此也依旧是要推翻的,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就是应该被推翻的。

马克思道德思想中存在的理论层次使得马克思对道德的阐述并不主要指向个人的道德养成,而是较多地关注市民社会的社会秩序构建,以及人类理想的实现。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以往的理论具有一种超越性。较之法国启蒙思想家,马克思更看重市民实际利益的诉求,他致力于满足市民合理利益诉求的社会规范研究,并把这一研究贯穿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过程中。对于启蒙经济学家构建的社会秩序,马克思认为对于改善无产阶级生活处境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有道德的虚假和伪善。对于力图使道德原则成为市民社会精神基础的国民经济学家,马克思从现实层面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你的行为并不违反我的规律;但请你看看道德姨妈和宗教姨妈说些什么;我的国民经济学的道德和宗教对你无可非议,但是,我该更相信谁呢,是国民经济学还是道德?”[8](P344)很显然,马克思对道德思想的阐述都是在具体语境中进行的。

1.最初语境:日常生活层面的道德语言

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提及道德很多,但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看,早期马克思对道德的使用基本上属于口语式的泛泛而谈,属于一般的描述类话语,此时的道德字眼在马克思那里是感性的具体的使用,恰恰是这些日常使用,真实地反映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不道德现象的愤慨和谴责。这是马克思对道德谈论的最初语境。

回归马克思的道德概念,在这一语境下,涉及一个具体道德和抽象道德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具体的道德概念是绝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的,而抽象的道德思想、道德问题是可以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的。那这与传统道德观以及马克思反对抽象道德的思想是否冲突呢?传统道德观认为道德不能超出社会经济发展,马克思也曾批判抽象道德,因此从字面看,是有冲突的;但若将其置于道德理论层次的视角下,对于马克思反对抽象道德,可以做这样的具体理解:就道德本身而言,道德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抽象的道德,在这一点上,毫无疑义,马克思反对抽象的道德。但就道德理论或者道德问题而言,“道德”却可以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我们所谈论的“抽象的谈论道德或者谈论抽象的道德无意义”,是指一般地抽象地谈论具体的道德没有意义,同时抽象地谈论道德或者谈论抽象的道德对具体的实际生活、对现实问题没有意义;而在理论或者制度的架构中来谈抽象的道德问题是有意义的,比如道德哲学就是抽离具体条件来谈论的抽象的道德问题。换句话说,在具体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中具体地谈论抽象的道德没有意义,因为在这里只有具体的历史的道德;而在抽离了具体条件的情况下谈论道德理论或道德问题,则一定是抽象的,此时抽象地谈论道德问题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已经脱离了具体条件而无法具体地谈论,这就是更高层次的道德理论。

2.第二语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道德批判

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主要展现在他对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一致的道德范畴的批判上,站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与之前社会形态比较的角度上,理性看待资产阶级道德,由于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致的,因此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及以前的社会形态而言是道德的,具有进步意义。但从更高的层次来看,此时的道德字眼在马克思看来则是虚假和伪善的,具有阶级性和局限性。如果从这一道德出发,依靠这种道德来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现状,推翻不道德、不人道的资本主义制度,显然是无济于事的。对于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同样也是无济于事的。从这一语境来看,道德观是外在于马克思的核心理论的,大谈马克思的道德观并不符合他的本意,也不是理解马克思的重要视域。但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目的不是要建立一种新的道德体系,而是要建立一种更高的理论架构,从根本上超越道德,“共产主义不进行道德说教,没有道德要求”,建立一种超越道德的真正符合人性的道德理论架构,这恰恰是马克思的人类道德理想。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他对正义、对分配的新建构都是彻底的超越性的,比如,他一扫传统正义论的现实立场,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他一改分配的原则,建立按需分配的社会,这就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的按能力、按生产要素等分配概念。这是马克思道德谈论的第二语境。

3.第三语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维度

既然资产阶级道德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一致,那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续期间,就不需要理会道德,不理会的原因,一是它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对于人类解放的无济于事;二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资产阶级道德自然消亡。如果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那么探讨共产主义之前社会的道德与否就是多余而没有必要的了,因为符合人类道德福祉的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道德要求。但马克思对道德的谈论还有第三语境,在这种语境中,道德作为马克思的人生理想、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实现,是不可或缺的,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解马克思的重要路径和有效方式。在这一语境中,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马克思是一位深刻的道德哲学家,尽管马克思强调作为观念意识形态的道德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但道德在调整社会行为、社会关系方面的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资本主义与人类道德福祉背道而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包含一种道德谴责,这种道德谴责本身是道德的。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是需要被谴责、被推翻的。因此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制度,谴责私有制,而没有谴责某个资本家。因为马克思认为资本家的剥削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因此资本家的所作所为没有违背资产阶级道德,也没有违背资产阶级道德对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预期,而这一观点只有作为对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本质的东西的理解才能合法化。

整体而言,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发展对以往道德理论而言,是一种继承、批判和超越式的发展。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形成过程是对人类历史所积淀的优秀文化思想的继承,又是在发现前人理论困境进而不断进行批判和超越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马克思的道德理论中,有着丰富的道德继承、道德批判和道德超越。就知识形态而言,马克思并不存在系统完整的道德理论体系,然而在这个并不完整的道德理论体系中,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这一丰富的道德思想构成了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底蕴,作为一种价值内核沉淀于他全部理论的深层次中,并在他的理论和实践中贯穿始终,这足以可见道德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对马克思而言,在什么理论层次上谈论道德取决于他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对我们而言,发现并研究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理论层次,是为了避免在同一平面上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折叠和忽视,是为了整体地、立体地、时代地理解马克思道德思想的丰富性。应该说,这对道德哲学研究本身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注 释]

①参见拙作:《马克思道德思想的三个理论层次探析》,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6期。

②本部分内容的划分主要是以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时间节点的。同时参考了衣俊卿的《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一文。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余京华.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历史唯物主义之创立是否消解了道德批判?[J].伦理学研究,2014(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谈论马克思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当我们谈论周杰伦时
当我们在谈论“数字新闻”及其研究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