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悄然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通过提问方式来进行。可是在进行提问教学时,教师应该对学生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采用正确的提问方式与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教学顺利的开展,并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课堂提问
物理课程与其他人文学科(历史、政治、地理等)不同,物理学科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更强,要求学生有灵活的思维,能够灵活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因此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意识。但是传统的物理教学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在机械的课堂讲解中被动地接受知识,其物理思维、数字思维等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物理教学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继而更好地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物理原理,继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在物理教学中应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提问所存在出现的问题
(一)提问的数量出现两极分化。根据调查问卷中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有一部分教师课堂提问数量过少。通过谈话了解到,由于课时限制,现有的教学时间无法满足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教师只能抓紧时间将主要内容全部教授给学生。还有一部分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太多,使得整堂课教学形式单一,达不到预想到的教学效果。通过观察了解到,这实际上是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表现。
(二)提问缺乏有效性。课堂上的一些提问存在着随意性,诸如“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的一些问题,这样缺少思维含量的问题毫无意义。另外,课堂上常常会存在着一些无效的、低效的提问,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冲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产生了畏惧物理的情绪,削弱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重提问轻反馈。问题提出后,学生刚刚回答,教师就接住话茬一讲到底。学生并不是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是问题太繁杂,容易使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产生麻木感。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回答不出来,最终老师一定会具体讲解。这样反而打消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跟着降低。
(四)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较少。在所听的课中,一部分教师为了赶进度,虽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问题,但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缺乏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生成其他问题。而这种生产问题不仅引发学生思考,还能够帮助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法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准备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提问方法进行教学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提问教学,不单单是采用好不好,对不对等方式,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分析,对重点与关键点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提问。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掌握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通过对重点与关键点的提问,能够有效的展示教学重点,使物理知识从抽象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进行表现,让学生由简到深、循序渐进的的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
(二)教学实施
在提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的实施,这主要是通过时间的控制来完成的。如果教师一味的提问,而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会给学生带去负面的影响。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应该给出不同的等待时间,简单的可以在1秒以下,难的可以在5秒以内,让学生去理解和分析问题,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也许有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完整的进行问题的解答,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案例教学及评价
高中物理教师应用有效提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将问题和实际生活进行更多的联系,同时需要确保问题的衔接合理,通过问题引出后续的教学内容或后续提问,例如将学生喜爱的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和问题进行融合等。此外,教师对有效提问方法进行实施时,需要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及时反馈,将评价结果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可以对自身理解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纠正,进而使提问更加有效,改善高中物理教学效果。
三、注重启发性提问,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发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公,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发,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物理课程。启发性提问与其他提問方式有所区别,启发性提问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诱导,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让学生在思想的火花碰撞中提升自我能力。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有效的问题,学生在问题探索思考中应学会质疑,敢于打破传统框架的束缚,继而在探讨与对话中激活思维,发展创新与批判思维等,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的目的。比如当学生学习到“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性的提问方式向学生进行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想一想,不同的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其下落速度的快慢有何不同?什么因素影响了它们下落速度的快慢?”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一部分学生说:“物体下落速度是一样的”,大部分学生说:“重的物体下落速度更快一些”,小部分学生说:“体积小的物体下落速度更快”……学生们各执一词,为了更好地验证结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得到这样的结论:物体下落运动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若物体体积大、密度小时其下落则比较慢,密度比较大的物体其下落速度的快慢基本等同。而后学生自发思考:若不存在空气阻力,所有物体的下落速度快慢会相同吗?教师导课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对另外一些观点的质疑,为了验证,学生与教师一起探究、合作,最终找出真相,得出结论。
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老师的作用不仅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更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采用上。国家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说过,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能够提出有效的科学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的重要;也许提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可以带动某一领域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峰.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4,32(3):24-24.
[2]艾国忠.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原则[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91-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