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彬,马莲,吴圣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1-2],70%~80%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是易损斑块破裂基础上血栓形成所导致[3]。根据文献报道,他汀类药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易损斑块作用[4]。ATROCAP研究显示[5],阿托伐他汀20 mg与安慰剂对照,平均治疗4~5个月,具有抑制颈动脉易损斑块炎症和减少溃疡面积作用。匹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3个月,可以增加纤维帽厚度稳定易损斑块[6]。但是目前这些药物治疗均存在着疗效不显著、疗程长、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7],稳定易损斑块需要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这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稳定易损斑块显示出一定的潜力,有研究显示,通心络胶囊可以剂量依赖性稳定易损斑块[8]。临床研究报道,稳消Ⅲ号方可以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9]。目前中医稳定易损斑块多从“痰、瘀、毒、虚”等方面论治,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病机理论和系统的治疗思路。
本课题组从1997年开始系统开展了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研究,认为As应属中医“痰核”范畴,逐渐形成了“脉生痰核”理论[10],构建了理法方药、分期论治框架。该理论框架将As分为六期“痰核始生(内中膜增厚期)、痰核已成(稳定斑块期)、痰核坚化(斑块钙化期)、痰核腐化(易损斑块期)、痰核溃破(斑块破裂期)、痰核复生(再狭窄期)”。易损斑块属于痰核腐化(易损斑块期),我们认为易损斑块属于中医毒邪败坏形质范畴,提出从“毒损脉络”论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思路,本文就此治疗思路,从中医理论角度进行阐释。
中医文献中没有As的概念,据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特征,散见于中医“偏枯”“胸痹”“中风”“眩晕”“头痛”“痰证”“痛证”等病的记载中,现代中医药治疗As多从瘀、痰、毒、虚论治[11-17]。
朱丹溪说:“结核或在项、在颈、在臂、在身皮里膜外,不红不肿不硬不作痛,多是痰注作核不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符合痰注作核不散的特点。《丹溪心法附余》语:“凡人头面、颈颊、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明·杨清叟撰《仙传外科集验方》有云:“人身有痰,润滑一身,犹鱼之有涎。痰居胃中,不动则无病,动则百病生……其常道,则自胃脘达肺脘而出;其失道,自胃脘而流散冷肌肉皮毛之间。”宿痰失道,结于颈部为“颈生痰核”、结于上臂为“臂生痰核”、结于舌上为“舌生痰核”、结于眼睑为“胞生痰核”、结于乳房为“乳生痰核”、结于阴茎为“茎生痰核”。如果结于血脉,则为“脉生痰核”,即动脉粥样硬化。正如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所云:“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10]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之后,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纤维帽变硬变厚,甚至钙化,形成坚硬并稳定的斑块;二是斑块脂质核心加大,纤维帽变薄,炎症反应加剧,甚至出现表面溃疡和裂纹,成为易损斑块。这和中医“痰核”相关疾病的传变规律类似。痰核的发展,有逐渐坚硬而不溃者,如“臂生痰核”,即纤维脂肪瘤;也有痰核逐渐腐化,脓毒内生,逐渐溃破者,如“颈生痰核”,即淋巴结核(瘰疬)。因此,我们认为,易损斑块为“痰核腐化”所致,是痰核类疾病的传变方向之一。“痰核腐化”的根源,关键在于“毒邪内蕴”,毒邪蕴蒸,败坏形质,逐渐溃破,即易损斑块。
毒邪作为致病因素的记载起源于《内经》时代,总结古今认识,毒是有害于机体的、引起机体功能破坏、丧失和(或)败坏形质、导致病情恶化加重的一类特殊的致病因素,多用于阐释温病发热以及疮痈疖肿的发生原因。在中医药学中,毒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指药物或药性(偏性、毒性、峻烈之性);二是指病症,如丹毒等;三是致病因素。
毒作为致病因素,有外毒、内毒之分。外袭之毒有邪化为毒及邪蕴为毒两种变化方式,前者常由六淫之邪转化,后者多由外邪内侵,久而不除,蕴积而成。中医认为外毒乃邪之甚者,如唐·王冰说毒邪乃“标行暴戾之气”;或认为外毒乃邪之深者,如清·尤在泾的“毒乃邪气蕴结不解之谓”。而内生之毒是由于长期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年老体衰或久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使机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蕴积体内过多或过久,败坏形质转化为毒。近代医家对内生之毒多有阐发,如王永炎院士认为邪气亢盛,败坏形体即转化为毒,提出“毒损脑络”学说[18];陈可冀院士认为“瘀毒从化”“瘀毒致变”是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及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内在病机[19]。
我们认为“败坏形质”是毒邪的本质特征。易损斑块属于中医内生毒邪败坏形质范畴,提出从“毒损脉络”论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思路,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欲明治法,当先知病机。
传统中医对毒邪致病机制的认识,最常见于外科痈疽、疮疡、痰核等疾病,可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是毒为核心。《中藏经·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中提到:“夫痈疡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之不流则生矣”。《外科心法要诀》有“痈疽原是火毒生”的说法,认为“火毒、热毒”最为常见,所以由古至今治疗痈疽、疮疡、痰核溃破等以败坏形质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多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法,有显著临床疗效,解毒法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兼有痰结:毒邪败坏形质,多兼有痰结,痰结日久,亦可化生毒邪,形成痰毒交结之证。中医以解毒为主治疗痈疽、疮疡、痰核的方剂,多合用化痰散结之药,如仙方活命饮中有穿山甲、皂角刺、贝母化痰散结;四妙勇安汤有玄参化痰散结;消瘰丸玄参、贝母、牡蛎更是清热解毒与化痰散结并举。三是兼有血瘀:毒聚日久,未有不及血者,血瘀日久亦可蕴生毒邪,形成瘀毒互结之证。《重订广温热论》中说:“毒火盛而蔽其气瘀其血”。中医以解毒为主治疗痈疽、疮疡、痰核的方剂,大部分合用活血化瘀之药,如仙方活命饮中有当归、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散肿溃坚汤中有当归、赤芍、三棱、莪术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金银花、玄参、当归、生甘草更是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并举。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毒邪败坏形质之证,当以“解毒”为治疗大法,以“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辅助之。四是气血衰败:毒邪久蕴不散,耗伤正气,可出现气血衰败之象,所谓“久病必虚”,《外科全生集》有“脓色清淡者,气血衰也”,盖“脓为气血所化”,生肌长肉有赖于气血充足,才容易敛疮收口,慢性难愈的疮疡,古称“久败疮”,必用大补气血、托里解毒治法方能奏效。
具体到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其根本形成机制是毒邪内蕴,与痰瘀互结,败坏形质,痰核腐化所致,与皮肤表面的痈疽、疮疡、痰核虽然病位不同,但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可以互相参考借鉴。所谓“但世以疮形言之,曰外科;治以气血言之,即内伤。”是以外科内伤本自同源,但以病机为要务,病机一致,法则相同。因此,我们认为“解毒”为治疗易损斑块的大法,当兼顾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久病气血衰败,又当大补气血,应用于临床,确有其效。
基于以上易损斑块“毒损脉络”病机的认识,我们在临床上确立了“解毒”治疗大法。根据临床表现和斑块病理特征,我们把“解毒法”细分为“清热解毒法”和“补气解毒法”两类。毒从热化者,四妙勇安汤为主方;气血衰败者,补气活血汤为主方,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四妙勇安汤出自清代鲍相璈《验方新编》卷二,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生甘草四味药组成。方中重用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玄参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臣;当归活血和营为佐;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为使。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活血之效,临床应用,确有其效。
补气解毒汤在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的神效托里散的基础上加减而成,由生黄芪、当归、金银花、生甘草、浙贝母、天花粉、乳香、没药、地龙、白芷、丹参、三七共12味药组成。其中大剂量生黄芪生肌敛疮,健脾胃以充气血之源;金银花、生甘草清热解毒;浙贝母、天花粉化痰散结;当归、丹参、三七、乳香、没药、地龙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白芷燥湿醒脾,排脓消肿。诸药共凑补气解毒,敛疮生肌之功,用之临床,特别是斑块溃疡,疗效显著。
从秦汉时期《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到金元四大家的脏腑辨证,再到明清时期的卫气营血辨证,无不反应了中医理论的创新发展,通过理论创新,研发出了能解决当时历史时期的关键医学问题,为当时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当时的人类健康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方药,也为后来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更加警醒后人,理论创新的重要性。进入二十一世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主要健康问题,时代呼唤中医新的理论创新。
中医“毒邪”相关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由于历代医家和学者的研究与应用,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不断充实与进步,具备了丰富的学术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中医药文献中,蕴藏着许多历经反复实践卓有成效的解毒类方剂,适用于以败坏形质为特点的毒损证治疗,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是治疗现代“易损斑块”等难治病的有力武器。
中医文献中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易损的概念,我们认为易损斑块属于中医毒邪败坏形质范畴,提出从“毒损脉络”论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思路,将中医外科经典解毒类方药加以改进,用于易损斑块治疗,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该治疗方案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值得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