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军
【摘要】目的:为提高疗效和使用方便研制用于疮疡、痈疽红肿急性炎症期的中药软膏剂。方法:制备并应用复方黄芷膏对疮疡、痈疽红肿急性炎症期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临床观察47例,总有效率97.87%。结论:复方黄芷膏对疮疡、痈疽红肿急性炎症期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复方黄芷膏;疮疡;痈疽
本院地处西南边疆,属亚热带气候,本地人大多喜食辣椒,腌制的韭菜花、腐乳、藠头以及烧烤,所以疮疡发病较多,较为常见。为了提高中药的临床应用水平和疗效、使用方便,结合临床。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如意金黄散”⑴的基础上研制了复方黄芷膏。方中姜黄、白芷、天花粉、赤芍、重楼等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⑵,用于疮疡、痈疽红肿急性炎症期的患者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处方及制备
1.1处方:复方黄芷粉200ɡ、凡士林加至1000ɡ
1.2制备:复方黄芷粉组成为姜黄200ɡ、白芷200ɡ、天花粉200ɡ、赤芍200ɡ、重楼200ɡ、红花200ɡ混合研细过100目筛。
取复方黄芷粉200ɡ加凡士林加至1000ɡ即得。
2质量标准
2.1性状:本品为棕色的软膏,具有特殊的油腻气。
2.2鉴别
2.2.1取本品适量,置显微镜下观察:花冠、花丝柱碎片多见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直径至6um,具3个萌发孔,外壁有齿状突起。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2~6 um。石细胞绿色,长方形,椭圆形、类方形、多角形或纺锤形,直径27~72 um,壁较厚,纹孔细密。
2.2.2取本品约0.5ɡ加乙醇与乙醚各1㏕,搅拌使溶液显黄色。取澄清液2滴滴于滤纸上,待干滤纸染成黄色。加热硼酸饱和溶液1滴则渐变为橙色,再加氨试液1滴则变成蓝黑色,后渐变为褐色,久置则又变为橙红色。
2.2.3取2.2.2项下的滤纸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2.2.4取本品0.5g,加乙醚3ml,振摇5分钟后,静置20分钟,分取上清液1ml,加75%盐酸羟胺,甲醇溶液与20%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各3滴,摇匀,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4,再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2滴,显紫红色。
2.2.5取本品乙醚提取液2份,挥干,一份加醋酐1ml溶解,加硫酸2滴,显黄色后变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另一份加冰醋酸1ml溶解,加乙酰氯5滴与氯化
锌少量,稍加热,显淡红色或紫红色。
2.2.6取本品1g,加70%乙醇10ml,浸渍。倾取浸出液,于浸出液内悬挂一滤纸条,5分钟后把滤纸条放入水中,随即取出,滤纸条上部显淡黄色,下部显淡红色。
2.3检查:应符合软膏剂项下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R)
2.4稳定性试验:取本品3批,分别于0、1、3、6个月作性状鉴别检查均符合规定。
3功效主治与用法用量
功效主治: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炎、消肿散瘀的作用,用于疮疡、痈疽红肿急性炎症期。
用法用量:直接涂擦患部,一日2~3次。
4规格、贮藏于有效期
规格:每盒装30ɡ,每克相当于原药材6ɡ。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暂定半年。
5临床观察资料
收集我院门诊因疮疡、痈疽红肿急性炎症期使用复方黄芷膏患者资料47份,2周后痊愈34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7%
6讨论
6.1疮疡广义的说是一切体表浅显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的说是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它包括了体表上的肿疡及溃疡。痈疽、疔疮、疖肿、流注、流痰、瘰疬用及有关皮肤病的内容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病证。疮疡的致病因素为外感(外感六淫邪、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和内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损伤等)两大类。其发病机理,《医宗金鉴》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⑶。由此创制了“如意金黄散”,方中含有天花粉、大黄、白芷、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具有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止痛消肿,用于疮疡阳证。由于散剂使用不便而且生南星为毒性中药,皮肤溃破处禁用,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为提高中药的应用水平,保证药品安全有效,易于患者使用故研制“复方黄芷膏”。《滇南本草》说重楼“治一切无名肿毒,攻各种疮毒、痈疽发背、痘疔等症最良,利小便”,赤芍“攻痈疽,治疖癞疮”,天花粉治“痈疮肿毒”(4)。由此本方使用姜黄、白芷、天花粉、赤芍、重楼、红花取其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互相协同用于疮疡、痈疽红肿急性炎症期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深受患者欢迎。
6.2本品制备时,应用黄凡士林,因为白凡士林对皮肤有刺激性。因姜黄、白芷等含挥发油,所以温度应控制在50℃左右,不能过高,否则成分易于挥发,成品易粘结成块影响质量。
6.3因为含有挥发油本品应用辐射灭菌法灭菌,否则容易导致卫生学检查不合格。
6.4 本品为外用药,切勿入口。用药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6.5本品操作简单易行,原料均为常用中药品种,经济实用,不受设备和技术条件限制,乡镇挤涔基层医院亦可使用。同时可内服抗生素,外用本品搽檫患部,缩短病程,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吴谦等编,医宗金鉴(第四分册外科心法要决)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5
[2]凌一揆主编,中药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53.
[3]顾伯康主编,中医外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5.
10~12.
[4]滇南本草整理组,滇南本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5. 4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