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痈疽之探究

2013-08-15 00:54周兴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痈疽病名灵枢

周兴兰

(成都中医药大学 610000)

痈疽是中医外科的主要病症,宋以前尤其如此,故早期外科专书多以痈疽作为书名中的关键词。随着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历代医家对痈疽的认识出入颇大,不利于对外科病症及外科史的探讨总结。本文试从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外科医书进行探讨,拟对演变进行讨论。

1.早期对痈疽病症认识:疽、痈早在周代的《周礼》、《左传》、《山海经》中就有相关名称的记载。文中的痈、疽是根据疾病的特点,给予固定的病名,并无相关疾病的论述。《五十二病方》中疽病和痈各为一题。疽病有骨疽、肉疽、肾疽、血疽、气疽、口疽等之分[1],痈有痈痛、痈肿、痈首、颐痈等病名,该书只对痈疽包含的病种做了粗略的概括,对这些病种的症状、预后也有简单的描述,但对痈疽的病因病机未作出论述。痈疽病症的理论最早见于《灵枢》,对其病因病机已有一定的认识:"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2]。《灵枢·玉版》"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疽"[3]。《灵枢·痈疽》首次对痈与疽进行了辨别,使两者在概念上得到区分:"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烨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4]原文又进一步指出患处皮肤的鉴别点:"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灵枢·痈疽》中痈疽包含的病名有17种,并较详细地描述了其名称、发病部位、症状和预后。晋·《刘涓子鬼遗方》是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对痈疽记载尤详,实际就是痈疽专著。文中引用《灵枢·痈疽》的有关原文分析病机,并对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痈疽病证做了全面的介绍和相关鉴别诊断,提出痈疽病证实际包含了痈、疽、疖、发。记载痈疽病名在《灵枢·痈疽》的基础上新增二十余种,同时还记载了少阳脉、阳明脉、太阳脉等三阳经脉上的肿痈发病部位、症状及与预后。根据发病部位不同给予痈疽各病症命名,对后世影响颇大,以致后世医书中痈疽鉴别要点在于发病部位不同。

《诸病源候论》是一部系统论述临床各科疾病地病因病机和症状体征的理论性专著。卷之三十二、三十三为痈疽病诸候。对于痈疽病因病机的认识在《内经》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痈者,由六腑不和所生也……腑气浮行,主表,故痈浮浅,皮薄以泽……其患在表浮浅,则骨髓不焦枯,腑脏不伤败,故可治而愈也。""疽者,五脏不调所生也……脏气沉行,主里,故疽肿深厚,其上皮强如牛领之皮……血肉腐坏,化而为脓,乃至伤骨烂筋,不可治而死也。"[4]疽候病证命名大多是结合发病部位和病理特征或据疽之颜色来命,如风疽、石疽、行疽、黑疽等。痈疽病名主要是以病症特点命名,故大多数的痈疽病症名并非一个独立疾病,而是泛指病因病机、症状、病程相似的各种痈疽疾病。

宋元时期,中医外科发展迅速,对于外科疾病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佚名《卫济宝书》,可以称为宋代的疡科流派,虽其痈疽医理源于《内经》,但对痈疽病症认识又有所不同。"痈疽"按形态分为"五发":一曰癌,二曰瘭,三曰疽,四曰痼,五曰痈;这里"癌",非恶性肿瘤,是指"深部脓肿"之"无头疽"。陈氏《外科精要》总结前人经验,详细介绍了外科疮疡的病因病机,提出外科疮疡并不是局部的病变,而与人体脏腑气血的盛衰和寒热虚实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最早的把外科局部证治与整体想结合,对后世影响极大。

2.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医外科学发展的高峰,对痈疽病症认识逐渐成熟。《外科正宗》是集明之前外科大成之作。对痈疽病因病机认识较为深入,曰"故成痈者,壅也,为阳,属六腑毒腾于外,其发暴而所患浮浅,因病原禀于阳分中。盖阳气轻清,浮而高起,故易肿、易脓、易腐、易敛,诚为不伤筋骨易治之症也。疽者,沮也,为阴,属五脏毒攻于内,其发缓而所患深沉,因病原禀于阴分中。盖阴血重浊,性质多沉,故为伤筋蚀骨难治之症也。"[5]后以歌诀形式列出痈疽阳症歌、痈疽阴症歌和痈疽半阴半阳歌,体现了对痈疽辩证分阴阳的意识。《外科证治全生集》提出痈疽二证截然两途,不可混称。结束了前世虽有痈疽辨别之理论,但书中上下文痈、疽混用局面。以阴阳辨痈疽:"阴疽,初起之形,阔大平塌,根盘散漫,不肿不痛,色不明亮,此疽中最险之证,尚误服寒凉,其色变,如隔宿猪肝,毒攻内府,神昏即死。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凡患色红肿疼痛,根盘寸余者是痈。"[6]书中还提纲携领地介绍了痈疽的部位论名。在《全生集》中痈疽包括各种疾病分列为阴症门,阳症门、有阴有阳症门,非常明确地列出了这几类门中所属疾病,这样就对痈疽包含疾病范围有了清楚的认识。明清时期,对痈疽病症认识较为成熟,形成了较为统一固定的痈疽病名,后世沿用较多。

3.小结:古人对痈疽的认识是随着中医外科学不断发展而逐渐进步。从最初的固定命名到对痈疽病因病机的论述、痈疽疾病范围的扩大和以阴阳分痈疽,而对痈疽的病证名也从最初的痈、疽混称,各类痈病、疽病划分不清,到后来的明确归类,不得不说是个质的飞跃。只有在对疾病的辩证和范围界定清楚,才有利于对该疾病的正确诊治。古代医书对痈疽的包含的病证命名种类繁多、杂乱,没有统一的命名规则,而且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对痈疽的病因病机认识的变化,有些病名被弃用、有的被替代、有些在沿用中又发生了变化,到底这些病名源流何属,是否所指一致,这还需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1 佚名.马王堆汉墓书(肆). 五十二病方[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目录.

2 张隐菴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455.

3 陈陪丰主编.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 丁光迪主编. 诸病源候论校注(下)[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894,907.

5 陈实功著.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6 王洪绪原著.外科症治全生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18.

猜你喜欢
痈疽病名灵枢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明代温补学派痈疽诊疗思路探微
《痈疽神秘灸经》与《洞天奥旨》学术思想比较探析❋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临床研究进展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支气管哮喘瑶医证候病名的整理与研究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魏晋痈疽和明代梅毒发生与流行的社会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