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8-01-16 02:43马玲
职业·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技工院校教育教学

马玲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当前技工院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提出技工院校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强新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技工院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促进技工院校学生道德、技能、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技工院校 教育教学 德技并修

一、在技工院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固本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中华民族历数千年而不衰,临无数危急存亡而不灭,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近代以来山河破碎、民生涂炭到不甘落后、奋力拼搏、砥砺前行,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密码蕴藏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中。以民为本、勇于创新、海纳百川、立己达人、仁爱恕人、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体现着中华精神的无穷魅力和深层智慧,其中,历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热爱、奋斗、奉献、牺牲,渗透到血脉中的家国情怀是民族精神的支柱和灵魂,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动力。

技工教育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担负着为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培养主力军的重任。大力加强和改进当前技工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质和家国情怀的大国工匠是实现技工院校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和迫切任务。

二、技工院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

1.文化虚无主义对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销蚀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际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但持续一百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的弱国心态长时间存在,一个鲁迅笔下的“阿Q”让当时无数中国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尤其严重的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教育、文化、舆论宣传等领域有发展蔓延之势,打着“还原历史真实”的幌子,行断中华文化根脉、抽中华民族精神脊梁、毁灭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之实。出现了为秦桧正名、为李鸿章翻案、为汪精卫洗地的文章和观点,为历史上的投降派披上冷静客观怜悯天下苍生的理性爱国者外衣,而历史上被中华民族一代代尊崇敬仰的民族英雄被大面积全方位进行了解构、歪曲、抹黑,成了不顾大局、不识时务、盲目反抗、冷酷无情、嗜杀冷血的人物,从卫青、霍去病到岳飞、文天祥,从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到雷锋、赖宁,从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到牺牲的消防战士,都在被非崇高化、娱乐化、庸俗化甚至妖魔化。中国知识界、教育界、文化界、媒体界出现不少盲目推崇西方文化贬损本民族文化的“逆向民族主义者”,造成的后果在过去数十年的教育实践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笔者对学校文化创意管理系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约2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的抵御外侮、忠心报国的英雄总体了解偏少,认知模糊,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以及贯穿始终的爱国主义内容了解零散,对伟大爱国者如屈原、苏武、张骞、岳飞、文天祥、袁崇焕、史可法等伟大民族英雄的事迹理解不够,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屈辱史、反抗史了解不多,对中共党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历史了解较浅,有的认知偏颇,有的认识错误。而以抗日神剧为代表的戏说歪曲、娱乐化、庸俗化革命史、抗战史的做法,在消解真实历史的同时,销蚀崇高、销蚀英雄主义、销蚀奋斗精神,对学生正确历史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不利影响。

2.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利益多元、思想多元造成理想信仰缺失、家国情怀淡化、爱国主义教育弱化

享乐主义、不劳而获、萎靡与妄想、暴力和色情等颓废腐朽的东西不断侵蚀着年轻一代的思想。他们对影视明星、流行歌手如数家珍,对低级娱乐享受乐此不疲,小我小资小天地成为一些学生的“潜”人生观、价值观。勤劳勇敢、坚忍不拔、悬梁刺股、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精忠报国、民族气节这些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精髓,在包括技工院校学生在内的相当多的人群中被普遍淡化弱化。

3.西方霸权对中国的加紧渗透破坏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年轻一代的思想渗透、价值引领一刻也没有停止。曾几何时,“普世价值”几乎占据了教育制高点,控制了话语权。一批低俗、庸俗、世俗、媚俗文化教育产品或隐蔽或明显地进入课堂、进入网络,丑化抹黑自己的领导人、保家卫国战争中的英雄,进而抹黑自己的民族和人民,颠覆人们的历史观、是非观、英雄观,影响和改变着技工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国家观、历史观。

4.技工院校相关教育缺失

技工院校偏重技能训练,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熏陶欠缺;重视就业,而忽视学生就业后的全面可持续成长;在专业课程设置、日常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互动方面,有的缺失,有的流于形式,有的效果不佳。愛国主义教育要做到进脑、进心、进生活,进未来工作实践,还有大量工作可做。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思考

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

中华民族文明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是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的宝库。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传统美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两个一百年的伟大事业、宏伟前景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

技工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技兼备、工学结合的“大国工匠”的重任。技工院校思想道德教育要秉持鲜明的中国精神、中国符号的教育观,着力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打造有着中国精神特质和中国文化基因的职业教育。这是一个长期课题。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课上与课下相结合

以德育教学、语文教学为主,大力充实、拓展、提高爱国主义的内容和内涵,积极倡导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篇目、人物、故事都应该成为技工院校课堂上的学习素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可选取内容极多。

中华文化宝库中思想流派、人物故事、名言警句俯拾皆是。要形成课上课下双向运行,激发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在学习中思考,在生活中运用,在工作中实践。让爱国主义正能量反复浸润,点滴入心,让爱国主义浩然正气、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成为青年学子的精神支柱。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学生第一课堂,父母是学生第一个老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体两翼。良好家风家教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和形成至关重要。技工院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家庭的作用,因势利导,弘扬正能量,鞭笞不良风气。倡树好家风好家庭好学生,教育改造不良家风不良家庭教育和有不良风气学生。

3.校园建设与全社会文化建设成果相结合

让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中华优秀典籍文章、历代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武术太极以活泼可亲的形式走进校园和教室,走进学生生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经典诵读、教师推荐书目、实物展览、有声读物、图文展示、网络播放等进行文化氛围营造和影响渗透。同时,适时组织学生走进当地红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传承基地,现场接受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精神洗礼,强化对祖国辉煌灿烂文明的自豪和当代中国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民族自信。

4.育人与达己相结合

教师应强化自身爱国主義高尚情怀和中华文化修养。教师队伍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形成崇尚文明养成、崇尚良好道德情操、崇尚完美人格修养、崇尚好学知礼的自觉意识,以文化人,首先做到以文化己,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学校要把弘扬倡导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在制定校规校纪、评先树优等方面加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核心要素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更好形成正面导向、示范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技工院校教育教学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