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
摘要:本文主要从民办高职混合所有制创新发展理论内涵、民办高职混合所有制创新发展模式、民办高职混合所有制创新发展的价值等方面分析了民办高职混合所有制的相关改革趋势,在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混合所有制办学是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創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民办 高职教育 混合所有制 经费 投入
2006年以来,我国高中生的数量每年都呈现下降趋势,民办高职院校要想走出困境,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而混合所有制具有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可使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发挥市场效率,使资产能够从停滞状态转化为运动状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我国已经有许多民办高职院校进行了先行先试,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
一、民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理论内涵
所谓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性质所有者的产权共同存在于同一经济体内的经济形式,其本质是股份制经济或以股份制为基础的经济形式。
我们在教育领域内创新发展混合所有制,其理论内涵就是办学主体的资金来源渠道是多方面的、多样的,一般包括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其产权主体结构特征是多元的。民办高职院校应当由不同属性的主体一起来办学,一是具有两个以上办学主体,二是至少有一个公有(国有)制资本的主体。当然也可以是在民办高职学校二级学院或具体项目层面实施,但要必须是以法人资格出现。
教育领域探索混合所有制的目的是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经验,从而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对于处在金字塔底端的民办高职而言,大多数院校现在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升“本”成为唯一条出路,通过学历层级提升,生源链位置才得到前移。民办高职升格为本科后,学制由3年变为4年,生源数量、质量和学费收入得到大幅增加。所以升本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求生存、走出办学团境、增强办学能力、创新发展的一条改革途径。
而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升本,国家是支持的,但对校园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人均图书数量、师资队伍等有着严格的考核指标。民办高职想要达到标准,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民办高职才能实现升级改造和创新发展。
二、民办高职混合所有制创新发展模式
1.民办院校注入国资
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对民办高职院校在生均拨款、科研经费、教师薪资等许多方面的支持都比较少甚至没有。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成立教育发展投资集团,对优质民办高职院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注入国有资金、购买社会或科技服务、减免利息、低价供地等实质性方式进行援助,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帮扶民办职业院校发展的作用,还可以带动其他资本的投入,产生放大作用。
南通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原是一所民办高职院校,2012年江苏省教育发展投资集团对该校投入了1000万元国有资本,占股5%,使之成为了一家混合所有制民办高校。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南通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南通理工学院”。该校生源、师资、资金都得到了稳定,学校进入稳定发展新阶段。总的来说,混合所有制办学由于兼具政府资源和市场优势,其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办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公办院校委托接管民办院校
对缺乏生源、经营不善、快要倒闭的民办高职院校,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其进行资产清理,并将资产折合成股份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优质公办高职院校投入公有或集体资金,并接管该民办院校,这样就解决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存亡问题,使之恢复办学。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公办学校的品牌、师资、教学管理经验、财政资助,兼具二者优势发展民办教育。
3.中外合作办学
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应当放眼全球,主动寻求境外资本注资办学,或吸引一些跨国职业教育机构、行业、企业参与合作办学,形成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民办高职院校,也可以是中外双方共同成立独立法人的二级学院。
有的民办职业学院与德国工商总会或者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成立中德培训学院,从战略层面统筹引进德国职业标准,并进行中国本土化设计,完全按照德国职业标准来考核。学生接受全新理念的职业技能教育,经中德专家委员会考试合格者除了获得毕业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可获得欧盟企业广泛认可的IHK证书,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其招生火爆,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4.民办高职院校引入社会资本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
也可以是指学校内部二级办学机构或具体项目层面的,主要包括二级学院、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研发中心、经营性公司等的混合,并具有法人资格。这样可以进行多方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特检院、容安公司三方共同投资1400万元共建具有独立法人的电梯培训中心,企业占股60%,学校占股30%,特检院占股10%,实施市场化运行模式。
5.民办高职院校探索实行职工持股
调动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学校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通过赠送和购买,鼓励教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高级技师、高级管理人员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持有职业院校股份,调动教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稳定优秀师资。
三、民办高职混合所有制创新发展的价值
1.解决民办高职院校生源的问题
在现有体制下,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学生学费较高、社会认可度较低,所以招收的都是成绩最低的学生。近年来生源总的数量又大幅度下降,以学生学费收入为主的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生存问题。民办高职院校进行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通过与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通过升格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提高生源数量、改变生源结构,或者提供服务、增加社会培训,从而解决生存危机,这样民办高职教育通过混合所有制转型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2.解决民办高职教育师资流失的问题
留住优秀师资、稳定人才队伍事关民办高职院校的转型升级。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相对公办院校来说,教师的工资、各种保险、福利等都较少,教师缺少安全感,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流动性大,民办高校成为公办高校师资、公务员、企业技术人员等的培训地。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混合所有制,学校可以成为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高校,教职员工就可以与事业单位一样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教职员工还可通过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获得股份,这样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师资队伍就能得到稳定。
3.解决民办高职院校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由于职业教育需要进行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训基地建设,生均培养成本高。但是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对民办院校缺少支持,民办院校主要通过学费等自筹资金,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是制约我国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
如果民办院校通过引入国资或集体资金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就能扩大融资渠道。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注入国有资金、购买服务、减免利息等形式对民办高职院校进行实质性援助,同时还可以创造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对职业教育投入更多社会资本,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缓解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短缺。
4.解决民办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生源大幅减少、办学体制方面单一等原因,出现了招生团难,生源质量严重下降,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行业、企业人才的要求,民办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转型和技术升级。
民办高职院校通过混合所有制建立就可以依托股份来集聚企业,在院校法人层面实现混合,也可以是学校内部二级部门层面或具体项目来进行混合,通过产权、股份和收益来形成新的政校行企关系,形成命运共同体,从而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5.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民办职业院校实行混合所有制,有利于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民办高职院校通过利用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術能手、生产设备、先进技术来改进教学与实训条件,按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制订相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按行业、企业工作规范、工作职责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行业标准、产业升级相对接。因此民办职业院校在没有生存危机的前提下,可以集中精力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6.创新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丰富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是民办高职院校破解目前困境、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借鉴经济改革经验,通过在教育领域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推动民办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理论与实践,同时丰富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四、小结
实践证明,借鉴改革经验发展混合所有制民办职业院校,是一次有利于我国办学体制创新发展的重大转折,在民办职业教育领域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