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分析的简单自动控制电路装调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探究

2018-01-15 20:53苑卫娜
职业·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学情分析教学设计

苑卫娜

摘 要:简单自动控制电路装调是北京市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专业中级工的一体化必修课程。本文结合课程学习任务以及对技师院校学生的学情分析,就如何提高学生上课效率、自身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谈谈自己对简单自动控制电路装调这门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简单自动控制装调 一体化课程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一体化课程是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一体化课程工作页为载体,使学生置身于企业工作任务中;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规范性,使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就可以按照企业的要求高效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来设计教學。在技师院校中,做好学情分析,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基于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技师院校中,大部分学生普遍自制力较差,之前学过知识的系统性不强,因此,教师应对全班学生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以前知识的学习情况。

2.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

在技师院校中,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个层级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有较大的差别。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个层级对知识的获取能力,收集信息、提炼学习精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3.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对于北京工业技师院校学生而言,学生主要分为北京生源与在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与阅历,对待问题的观点、看法存在差异。以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智能产业技术系气1601班40名学生为例,北京生源18名,外地生源22名,且全部为男生。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经验,对待社会的看法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对即将进行的课堂学习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4.学生的身心特征

学生的心理因年龄段的不同存在着差异。对于初中毕业,进入技师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值青春期,大部分学生自卑,自制力较差。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教育方法因教育对象而改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加强挫折教育与向上沟通的非专业能力。

5.学生的情感因素

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随着自身知识积累量、学习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对学生学习能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技师院校学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好好学习。

技师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并且在一体化实操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是分组教学,在教学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难点,及时帮学生解决难点。

在实训时,有些学生有的问题没解决,但又碍于面子,不问同学或老师,从而导致对后续进行的工作任务持放弃态度。这一现象在技师院校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老师应在实操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难点,并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答疑难。

在实操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是分组教学,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一名学生的参与。有的学生基础不太扎实,实训过程怠慢,这时老师要积极引导,而且对学生要有信心、耐心、爱心。在实操时,要时刻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技师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很聪明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只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及时鼓励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时,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到企业即可派上用场的技能人才?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企业的要求规范学生的操作,使学生如置身于企业中实习与实践一样。

二、基于学情分析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

基于技工院校的学情分析,中级工的学生97%为初中毕业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上课走神、睡觉、玩手机现象严重。教师应将知识进行转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生动。

以简单自动控制电路装调一体化课程中“TVT99C立体仓库模型”这一工作任务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学习为例,所用课时为2课时,在实训室进行教学,所使用的教学资料为PPT、工作页、教材、A4纸、彩笔等。

1.确立本次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为使学生能够陈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采集—输入、控制—输出的工作过程;能力目标为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理解与接受的能力及沟通表达的能力;情感目标为激发学生对PLC自动控制电路学习的兴趣。

2.分析本次课程内容的重难点

重点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作过程。难点为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PLC(未接触的知识),理解并用图画形式展现出来。

3.确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一方面可以在实训室以实物引出学习任务,使学生有一定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用任务驱动法,为学生设定明确的任务——展现出一幅形象的PLC理解示意图,激发学生学习。

4.教学进程的具体实施

首先是实训室人身安全。安全教育是第一位教育(重中之重),包括实训室设备安全教育、6S教育等。

其次是复习。通过哪里是TVT99C设备的大脑、大脑的重要性等问题,引入本次教学内容(PLC的工作过程分析)。

最后是本次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中级工一年级学生对PLC无直观的认识。首先将学生带到实训室,对照实物,对PLC的整体结构、I/O口(输入输出口)进行讲解,使学生对PLC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知。

在实训室授课过程中,由于中级工一年级学生对PLC知识点未曾接触,掌握起来存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通过实物加动画、图片的方式形象的进行展示。endprint

以上述例子进行讲解,PLC需要有数据的采集来作为输入,PLC分析输入数据阶段,PLC输出实现控制三个过程。其中TVT99C立体仓库模型中有9个单元,将这9个单元进行归类(两类:一类作为PLC的输入,另一类作为PLC的输出)。学生小组讨论,以图片形式进行PLC工作过程的设计,小组内成员均能够陈述图片内容,并能够理解PLC工作过程。组长派其中一名组员在讲台进行讲解。

学生们形象地表达了下述内容:开关电源为PLC提供24V直流电,PLC的输入—键盘(行)输入、按钮、拨动开关输入、信号检测传感器输入,PLC进行大脑分析(PLC软件程序的执行),输出控制信号—三色警示灯、执行器、数码显示器、键盘(列)。

利用自由市场法进行投票,投票规则如下:投票时,每位同学只能投一票;票只能投给非本组的作品;课代表监督投票过程。老师对展示结果进行评价,以激励为主,只要学生认真设计了,都应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技工院校学生的自信心。

一体化授课强调的是要以学生独立动手学习为主,老师要正确带领与引导,并及时指出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及不规范,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一定杜绝自己在上课时忽略学生因一个知识点的不理解而导致整课时的学习消极情绪的产生。

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一体化课程的表现形式是学习领域。一体化课程既不同于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也不同于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CBE和MES課程模式。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一体化课程构建分为四个步骤,即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描述和学习情境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探索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和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

一体化课程的特点在于不仅要有岗位能力,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即除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诸如解决问题、与人交流等核心能力。与此对应,不仅要传授事实性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尽量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三、小结

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学情分析是第一步,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在开放式、多元化、动态的一体化评价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来提高学生的专业与非专业水平,是技工院校教师应加大力度研究的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谢晨,胡惠闵.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15(2).

[2]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作者单位: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体化课程学情分析教学设计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浅谈一体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技工院校礼仪课课程建设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试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